婴幼儿用药安全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婴幼儿用药安全指导

苗占红

苗占红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关键词】婴幼儿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96-01

随着医药科技的大力发展,新药研发的速度、药品的种类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药物滥用现象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婴幼儿这一特殊人群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婴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神经、内分泌、肝肾功能、生理、生化指标较成人相对较差,药物进入婴幼儿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相对特殊,因此婴幼儿合理用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1、药物对婴幼儿的影响

1.1药物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婴幼儿,由于特殊的体质,在选择药物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种情况。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类药,会抑制婴幼儿的骨骼正常发育,导致骨质疏松而诱发骨折,还会引起体内三大营养(蛋白质、脂肪、糖)代谢紊乱,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引发婴幼儿机体消瘦;雄性激素会引起骨骼闭合较早,严重影响小孩的生长发育;还有一些激素的补品会引起小儿性早熟;喹诺酮由于自身化学结构的特殊性,会导致幼儿骨骼发育障碍,故应慎用;四环素可与牙本质和牙釉质中的磷酸盐结合,形成稳定的钙化合物,8岁以下的小孩禁止使用。

1.2药物对婴幼儿消化道的影响:婴幼儿肠道为体长的6-8倍,而成人仅为体长的4-5倍。故肠道相对面积较大,吸收较好,通透性相对较高。另外幼儿胃排空相对时间较长,因此,由于自身胃肠道结构特点,故药物剂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如肾上腺素皮质激素会引发肠粘膜坏死、溃疡、穿孔,故应禁止使用。一般水杨酸类药物化学结构的酸性会与胃粘膜屏障作用,导致胃穿孔。

1.3药物对婴幼儿体内代谢酶的影响:由于婴幼儿代谢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一些酶分泌不稳定,另外细胞色素P-450、细胞色素C还原酶等肝药酶作用较成人较低,如地西泮、阿米妥、苯巴比妥、茶碱等药物代谢相对较慢,半衰期延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相对较低,使与该酶结合的药物失活较慢,相对作用较强,如氯霉素由于体内浓度过高,会导致灰婴综合征。

1.4药物对婴幼儿泌尿系统的影响:婴幼儿泌尿系统不成熟,易受到药物的伤害。对电解质、水、酸碱平衡的药物影响较敏感。如大量使用酸碱类药物,易引起失调,出现低钠、低钾现象,应停止药物使用,待症状消失后继续给药。

2、婴幼儿如何合理使用药物

婴幼儿不良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药物使用不当造成的。因此,就诊的医院应详细询问患儿的过敏史,用药史,家族史,机体异常情况之后,进而针对性使用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药理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遵循给药最少化对症治疗原则,避免重复使用药物,进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2.1选择合理的治疗药物:针对感染性疾病的患儿,首先应明确病因,是由于细菌性还是病毒性造成的感染,进而有针对性的选择合理的药物;对于细菌感染较严重的患者,有必要做细菌敏感实验,进而制定出最佳的抗菌药物。另外需要注意,儿童患者禁止使用四环素、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1]。

2.2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的病情,给药目的以及药物自身特点进而制定出合理的给药方式。静脉给予抗生素较口服或者其他给药方式起效较快快,但随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安全性较差。因此正确给药方式对患者的疗效,安全具有重要意义:①通常经胃肠给药不良刺激相对较少,用药相对安全,因此口服给药深受大家的欢迎②精神类药物硝西泮、水合氯醛直肠灌注比肌肉注射给药吸收较快,起效较快;③皮下注射给药方式不适合婴幼儿使用。这是因为该方式会损伤皮肤组织;④皮肤黏膜给药不推荐使用,会引起中度现象。用药时加以注意。

2.3选择合适的剂量:剂量的大小也是引发婴幼儿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患儿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等方法换算得来。另外临床医生常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经验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虽然根据患儿血药浓度确定最佳的给药方案是最科学的方法,但是临床实施相对较困难,尤其是基层医院非常难以达到。此外,蛇毒抗毒血清、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等药物一般与体重和年龄无关,临床应用时均可按病情轻重决定其用量[2]。

2.4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剂型的选择从某种方面决定的患儿用药的依从性,原则上患儿能够口服的尽量口服用药而不进行注射治疗。目前,医院儿科用药也得到了大大改善,一般采用口服制剂、缓释制剂、或者添加口味剂来改善患儿用药的状况,提高患者的用药的依从性,减少给药频次,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2.5选择合理的用药时间与次数:为维持患儿治病的血药浓度,通常遵循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原理。另外,根据药物在患儿体内的作用规律和停留时间长短来决定给药时间和次数。值得关注的是给药的过程中,应避细菌耐药、药物依赖性、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根据病情应及时停药避免严重的不可逆性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由于婴幼儿正处于各器官和功能发育阶段,药动学和药效学较成人差异较大,因此儿科医生应应根据患儿的生理特点、患病情况合理选择给药途径、用量、剂型、等方案,严格控制药物的掌握药物的禁忌证,进而实现用药合理,发挥药物治疗,以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治疗作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用药水平,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3、不合理用药及危害

3.1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据文献报道,婴幼儿在呼吸道或感冒时,抗生素使用率高达99%。另外患儿感染性腹泻62.8%~63.4%为轮状病毒和肠产毒性大肠杆菌感染[3]。不易给予抗生素治疗,否则将会延长病程,增加耐药或者二重感染的发生。一般婴幼儿抗菌药物应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该类抗生素对人体细胞毒性很低,另外有效抗菌浓度对人体几乎无影响。

3.2解热镇痛药不恰当使用:婴幼儿在选择解热镇痛药应注意以下情况;阿司匹林一般会引起瑞氏综合征;非那西丁毒性较大,对患儿肾脏损伤较大;氨基比林复方制剂会引起粒细胞减少;含吡唑酮类很容易使婴幼儿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紫癜,因此不适合婴幼儿使用,一般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毒性较少,相对较安全。

3.3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过量使用:过量使用微量元素锌(15mg/L),巨噬细胞功能受限,杀灭真菌能力较差,是脓疮病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在补锌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情症状。维生素A、D剂量多高时,会出现胃酸反应、高钙血症、头痛、关节疼痛等慢性中毒症状。若过量使用钙剂则会刺激胃肠道、损伤肾脏,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便秘、肾结石等。

3.4丙种球蛋白滥用:通常婴幼儿抵抗力与机体免疫力有关。丙种球蛋白,会抑制机体免疫能力,使患者免疫系统紊乱进而抵抗力下降,甚至会产生过敏反应。这是由于丙种球蛋白为生物制剂,虽然具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但是一些免疫原性物质不可避免的出现,一般情况下,只要不是严重疾病或特殊疾病需要相关的药物,不建议推荐使用。

3.5中西药的配伍禁忌:中成药含麻黄和氨茶碱的药物,一般均具有平喘功效,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但是当两药联合应用时疗效不增加,反而毒副作用明显增加,可引起恶心、运动失调、呼吸困难、高血压危象、脑出血、血压升高、呕吐、头痛、甚至死亡等中毒反应。因此,给药时一定加强严格管理。

总之,为了给婴幼儿安全、有效、经济地合理用药,根据患儿机体特点,代谢方式,选择最佳的给药途径,开展药学监护,加强婴幼儿管理制度,提高患儿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婴幼儿用药安全,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药物,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治疗作用,杜绝不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张营,王永铭,陈斌艳.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6,12(1):39.

[2].任冠桦.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2005,17(6):183.

[3].叶永年.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