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导学”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预习导学”之我见

顾忠良

一、预习导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预习是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准备,是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进行课前自学的过程。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上教与学的针对性。预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预习中能自我指导实践,逐步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进一步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课前的预习就像体育比赛前的热身准备活动一样重要。而预习的效果当然要取决于预习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的正确选择,教师有必要给学生设计预习的方案。预习的内容一般要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这样,预习的过程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铺垫,因为有了预习,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与习得能力的过程显得顺理成章。学生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去预习,才能有效解决预习中碰到的困难,提高预习的效率,取得应有的预习效果。预习应该是一种学习的习惯,良好的预习习惯当然包括了用正确的方法去预习。作为英语初学者的初中学生迫切需要教师的引导。为了能够实现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有必要对学生预习的目标、过程、预习的内容及其重点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课前预习过程与相应的课堂教学有机地构成一个系统工程,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二、预习导学模式实施的实效性

要使学生的预习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的导学策略非常重要。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1.预习的目标性

我们实施预习导学模式重要目的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预习导学应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预习导学案的设计应是课时计划设计的一部分。预习的目标应围绕课时教学的目标。指导学生预习时,应有意识地突出重点,有计划地突破难点。学生在预习后明确了课时教学的基本内容,解决了一部分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当然也留下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疑惑有待于课堂教学中解决。所以,预习后的学生应对参与课堂活动已经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参与的积极性应该是很高的。为此,教师在设计预习导学案时,应认真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准确、合理地设置预习目标。

2.预习形式的多样性

根据目前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情况,每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均有很大的不同。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的不同当然使得预习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如阅读课的第一课时的预习当然就是以阅读为主,配以一些guidingquestions,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先适当给学生提供有关话题的语言背景或文化知识。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在语法课的预习导学案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先有系统地整理该语法有关的语言现象,然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总结出语法规律。其实预习的内容未必全部是新的语言知识,而应该是通过积累、归纳,将已有知识与新的知识连贯起来,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预习内容的层次性

由于学生的原有基础、自学能力的差异,我们对学生预习的要求应该因人而异。如果我们采用统一的标准,单一的目标来要求全体学生,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因达不到目标而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产生失败的心理定势。预习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充分体现导学案的层次性。导学案中必须设计围绕本课时重点的基本预习项目,也要设计一些思维要求较高的选做项目。教师可以根据可行的程度,设计需要学生协作完成的预习项目,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特别要引导优生与学困生协作完成一些预习任务。

4.预习的促进性

预习的促进性就是教师为促使学生预习而采用的措施及手段。教师除了要精心设计导学方案,还有必要研究出一系列的预习过程的管理手段及措施,以确保预习的顺利进行。促进预习的基本的手段之一是教师应认真设计课堂教学中的“预习检测”环节,善于发现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第二是教师应适当进行预习作业的批改,以发现问题;第三,应充分发挥课代表、组长的作用,构筑预习作业控制网络;第四,教师要正确使用评价手段,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结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中体现学生日常预习情况;最重要的还应该是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预习方案时,应控制好难度,并注意预习内容的趣味性,努力让学生积极投入预习,养成良好的主动预习的习惯。预习导学模式的实施不应该加重学生的负担。由于预习导学模式将巩固知识环节落实到了课时教学中,教师没有必要设计大量的复习练习。教师应严格控制预习作业和复习练习的数量及预习和复习的比例,尽可能将复习和预习融为一体。

三、预习导学模式实施的主要困难及对策

随着“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不断推进,预习导学模式必然会推广到我们的英语课堂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预习导学模式在推进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首先,教师的观念亟待更新。多年来,在以考试为中心的激烈竞争中,很多教师积累了一系列的应试技巧和夺取高分的宝贵经验。而预习导学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模式,原有的“绝招”很可能无处可施,使很多老师不得不重新开始摸索。导学案的设计要远比设计几个课后复习练习题复杂得多,由此,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会更大。另外,虽然多数教师能认识到预习导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的优势,但对能否有效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持怀疑态度。

第二,如今的初中教学培养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很弱的。预习导学模式要求学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作业观,变被动为主动。而这一变化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更需要教师付出较多的努力。

另外,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方案也不得不发生较大的变化。预习导学模式实施后,教师的作业批改量会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且预习导学案的设计将成为教案设计的主要任务,这些都要求学校对教师的“六认真”中的作业量、教案书写情况重新做出客观的评价。

鉴于上述问题,预习导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们积极参与试验和研究,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平台的功能,加强合作,共同开发预习导学案,并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样才能让预习导学模式创造出更加高效的课堂。

(作者单位:海门市能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