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

朱信周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病理科江苏靖江214500)

【摘要】目的:对病理检验中合理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靖江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接受病理检验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常规组53例接受常规切片方案,而研究组57例则以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进行检验,并对两种技术检验质量进行对照。结果:常规组53例“固定”操作时间是(8.60±2.08)min,研究组57例是(1.69±0.18)min,(P<0.05),且两组“第一次浸蜡”、“透明脱水”以及“第二次浸蜡”等流程的操作时长相对照,(P<0.05)。结论:临床病理检验工作中,选择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可行性高,可缩短各环节操作时长,同时还能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可推广。

【关键词】检验科;病理检验;快速石蜡切片;操作时间;常规切片

【中图分类号】R4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104-02

快速石蜡切片方案不仅操作十分简单和迅速,而且能取得良好检验效果,其应用价值非常突出[1]。为总结该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重点观察110例于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靖江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接受病理检验的患者,选择不同切片方案予以检验,期待提升检验质量,缩短操作时长。

1.对象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从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靖江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接受病理检验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1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常规组53例中有女性24例及男性29例,22岁至79岁,中位值(59.2±8.22)岁,接受常规切片方案。研究组57例中有女性27例及男性30例,23岁至80岁,中位值(58.8±8.16)岁,以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进行检验,两组资料对照,(P>0.05)。

1.2方法

常规组53例接受常规切片方案,而研究组57例则以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进行检验:(1)此次研究所用设备有染片机、包埋机、烤片机以及切片机等;试剂有af液、石蜡、硬脂酸以及丙酮等。(2)启动快速处理仪,予以预热,使其温度达到72摄氏度后,对病灶组织进行合理修整,使其呈现出薄片状,厚度以1.0mm至1.5mm为最佳,以甲醇固定液对其进行浸泡,约10分钟左右。(3)将标本组织取出后,予以水洗,约10秒钟后,置于滤纸表面,使其水分被充分吸尽,再用丙酮进行浸泡,并予以超声处理,时长约15分钟即可,确保其上浮。(4)调制石蜡以及硬脂酸,两者间比例是3/1,将组织放入混合液中,约20分钟后,组织会逐渐沉底,再以镊子对其进行清压,确保无气泡出现。(5)予以常规包埋以及常规切片,使其快速冷却。(6)将切片的厚度控制在3.0um至4.0um之间,于载玻片表面均匀摊铺切片后,将其置入烤片机中,予以烤片约10秒至15秒即可,且将烤片温度控制在80摄氏度以内。(7)予以HE染色,时长控制在43分钟左右,并以中性树胶对其进行封固。

1.3数据分析

研究数据导入SPSS19.0版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均数±标准差(x-±s)代表计量资料,率(%)代表计数资料,P<0.05时具备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常规组53例“固定”操作时间是(8.60±2.08)min,研究组57例是(1.69±0.18)min,(P<0.05),且两组“第一次浸蜡”、“透明脱水”以及“第二次浸蜡”等流程的操作时长相对照,(P<0.05),此外,研究组57例落实快速石蜡切片方案后,其细胞组织的形态特征可清晰显示出来,不仅胞核以及胞质具有较高清晰度与完整性,而且切片较薄。见表1。

3.讨论

朱启淦[2]等发现,病理检验工作中,病理切片技术是否精良,不仅会影响检验时间,而且还会对检验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重视。就目前而言,临床检验技术以冷冻技术以及石蜡技术为主,但是在病理诊断工作中,冷冻技术往往无法进行继续切片,同时无法对切片厚度进行有效把握,而石蜡技术操作程序呈现出复杂性特征,可能会使机体病理组织异常收缩,或者是在短时间内变硬,影响其诊断质量,以至于出错率异常升高。鉴于此,快速病理检验工作中,落实快速石蜡切片方案体现出重要价值,该检验方案除了不会受到地域因素、气候因素的影响外,同样不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价值操作程序具有方便性特征,因此实践性较高[3]。

不仅如此,该检验方案所用设备以及仪器的普及性较高,予以切片镜检,除了能提升组织结构的整体清晰度外,还能确保细胞组织形态的完整性,因此有助于提升检验工作质量,进一步控制“固定”操作、“第一次浸蜡”、“透明脱水”以及“第二次浸蜡”等程序的操作时间[4]。此次分别落实常规切片方案以及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发现常规组53例“固定”操作时间是(8.60±2.08)min,“第一次浸蜡”操作时间(8.53±2.29)min,“透明脱水”操作时间(9.60±3.07)min,“第二次浸蜡”操作时间(7.82±5.19)min,研究组57例分别是(1.69±0.18)min、(1.79±0.40)min、(1.79±0.28)min和(2.29±0.47)min,(P<0.05)。

为提升快速石蜡切片方案实践价值,在具体操作程序中,还需重视:(1)对脱水机中水槽的温度进行合理调整,以70摄氏度-72摄氏度为最佳,避免过高;(2)在取材中,需对病灶组织厚度进行合理把握,以1.0mm至1.5mm为最佳,避免过后影响检验质量;(3)石蜡以及硬脂酸的质量比设定为3/1,对硬脂酸整体浓度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浓度过高导致掉片问题出现,而浓度过低在可能影响切片透明度;(4)烤片之前,为控制烤片时长,需以滤纸对余液进行有效吸除[5]。

综上所述,临床病理检验工作中,选择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可行性高,可缩短各环节操作时长,同时还能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莫居容,梁开地,杨春,等.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在基层医院术中病理诊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1):144-145.

[2]朱启淦,孟加榕,戴太监,等.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在胃肠镜活检黏膜中的应用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46(12):1245-1247.

[3]王晗,高薇炜,王道军,等.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在术中诊断乳腺肿瘤中的临床应用有效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18):35-37.

[4]何昌桓,杨建均,聂峰,等.超声波快速石蜡切片用于捐献供肾零点活检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5,22(08):503-504,509.

[5]包文.联用超声快速石腊病理切片制备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法诊断肿瘤性疾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8):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