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防汛措施与抢险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水利工程防汛措施与抢险对策

张铠伦

穆棱市祥河水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水利工程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水利工程如果不能做好防汛措施和抢险工作,将会对水利工程周边的居民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水利工程的防汛措施与抢险对策,对保证水利工程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汛;抢险;措施;研究

前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在能源不断消耗、环境破坏及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是时代所需,有效调节了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优化灌溉农田模式以及城镇日常人民生活用水排水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1.水利工程发展现状及作用

我国修建水利工程历时悠久,早在秦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就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经过时代的发展,建国以后国家调整农业方向,实现自给自足的战略发展目标,由此带来以调整当地水文条件及灌溉农田为需求,一大批的水利建设工程兴起。经历改革开放时期后,水利水电工程新兴项目不断扩大,实现两方面目标:第一,保证供应地区生活发展所需的水电资源;第二,实现控制自然水资源灾害,主要体现在抗旱防汛方面。水利工程具体特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开发

水的利用价值很高,存在潜在的待发掘资源,我国修建水库水坝来提高水位势能,利用水利工程将潜在的势能转化成动能,提供更多的能源供人们使用。另外,一部分水利工程的修建只为促进当地渔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1.2解决农田灌溉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的修建水利工程我农村生活给排水和农田灌溉提供了很大便利。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修建往往规模较小,位置选定大多在地势平坦、水量丰富的区域。

1.3大型水利设施功能在于调控地区用水量

在我国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洪涝多发地,今年来,洪涝干旱发生范围逐渐扩大,严重影响到城镇人口生活质量和农业生产,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及人民正常生活。因此,大量修建大型水利设施,如:南水北调工程,陕西大坝等。

2.水利工程具体防汛办法

2.1修建水库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大型水库有黄河小浪底、三峡等项目,其对于汛期防汛防洪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高强度大范围降水区域,修建水库可以在洪水降临之际提前采取应急措施,针对错峰、削峰在洪峰发生状况下,使得重大洪水险情平稳度过,避免了洪涝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2修建水坝

以东北华北地区为主,内陆河流在夏季多雨季节将汇集水量,造成河道水位大量涨幅,容易发生洪流险情。作为防汛常见措施,将水坝修建选址定位于低洼地势或明显河道水位上升的位置,为了避免河道水情上涨涌出导致沿岸百姓生命财产受到危害。

2.3蓄滞洪区

作为防汛措施中最为重要策略之一,发生洪流洪涝灾害期间,上游出现水流急、水量大的现象,此时,水库已经丧失控制洪峰的能力,这是采取蓄滞洪区措施,通过蓄滞部分洪水来避免下游洪涝险情的发生。

3.如何有效开展防汛抢险对策

3.1根据历年水文资料和气象预警,开展防汛抢险预案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设置防汛抢险预案,对于历年水利工程在上下游水文气象资料时刻关注,制定数据分析图表,统计近几年的气象状况及近期气象走势,有效开展气象预警工作。此外,在中下游设立相应水利设施,如:水流量检测仪、足够量水位,结合以往水文资料信息,在最大限度上做好避免爆发洪涝灾害的前期准备工作。

3.2提升气象预警机制和水文资料管理机制的科学性

科学的对水利工程手边地区的气象条件尤其是大型降雨进行预测是保证抢险人员制定科学抢险方案的基础,抢险人员要在可能出现汛情的河道设置足够数量的水流速度和水位高度监测装置,随时对河道上游的水流体积和水位进行测量。抢险团队要改良水文资料管理机制,引进信息化手段对水文资料进行整合,以便抢险人员可以尽快了解水库周边地区水文信息,并根据以往水文资料的信息对洪峰的时间和大小进行合理的估测,提前做好抢险准备,要在洪峰到来之前及时排出水库中的水,保证水库具备足够的削峰能力,在进行排水之前,要对水库下游的堤坝进行质量检测,必要的情况下要对堤坝进行加固维修,保证下游居民的安全。

3.3在洪峰到来前做好水利设施维修工作

抢险人员在维修工作开始前需要明确维修重点,水库周边的堤坝是承受洪峰压力最大的部分,要予以重点关注,水闸是保证水流及时排出的重要设施,必须保证水闸的稳定运行,泄洪通道是保证水库中的水及时排出的重要通道,必须保证泄洪通道的畅通。抢险人员要认真参考当地水文信息,并对本次洪峰可能造成水库较大压力的部分进行维修和改良,保证防汛方案顺利进行。

3.4政府加强资金投入,对融资渠道进行扩宽

水利工程项目同一般的项目不同,其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因此,具有经营性的项目通常都具有投资大、收益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在运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在投资上面临的风险较大。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国家在水利工程融资中,政府投资占有较大比例。政府的资金可以是财政拨款,也可以通过融资的方式获取,增强资金投入力度。因此,要想使水利的修建能够满足我国的使用需求,国家就必须加强投资。即使现在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的来源渠道有很多,但修建水利工程的第一责任主体仍然是中央政府,政府在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不仅要承担组织、规划的责任,同时在资金上也要承担主要责任。

结语总之,我国的地理条件较为复杂,防汛工作比较繁重,科学的制定防汛工作方案并配备相应的应急对策,可以有效保证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民财产安全。防汛措施主要分为修筑堤坝和修建水库,而修建水库并合理的利用水库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防汛人员要妥善的处理水库进水和排水的关系,有效保障堤坝周边人民群众的生民财产安全。抢险对策的制定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气候预测系统信息和水文信息制定抢险方案,并做好抢险前期准备工作,切实避免洪水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王吉辰.探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水利工程防汛措施和抢险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5(07)

[2]魏远.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中防汛抢险工作的开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