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山羊的饲养管理与防疫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7
/ 2

试析山羊的饲养管理与防疫措施

曾照骞

广南县五珠乡畜牧兽医站

摘要:山羊是一种采食性广泛、爱干燥、合群的动物种类。食用羊肉的好吃有很多,其不仅有着丰富的营养和膳食纤维,同时适口性佳,味道细腻。但是新买的羊仔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可能造成羊仔身体和精神压力的增加,这时如果饲养者不能对山羊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或是防疫消毒,很可能对产肉率造成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山羊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作为研究基础,希望对山羊饲养水平提升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山羊;饲养管理;防疫措施

在山羊饲养过程中,要注重对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如果防疫工作存在问题,无法进行必要的环境控制措施,山羊体质健康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诱发山羊疾病。此种背景下,合理落实“一防二控三消四保”综合防治手段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对于山羊健康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为此,本文就将针对山羊饲养管理和防疫措施进行详细研究。

一、养羊前的准备方案

首先,需要对购羊途径进行了解,确保所买羊不存在疫情威胁,保证羊体健康性,确保免疫接种工作的有效开展,防止购入携带病菌的羊体。其次,在对羊进行短途运输过程中要加强羊的保暖、遮风处理,如果是长途运输则要适当对羊补充饮水、饲料,抓羊过程中也要轻拿轻放,防止羊出现损伤[1]。在引羊入圈前要保证环境温度的舒适性,这样羊在入圈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环境,调节身体状态。

二、预防疾病

这一工作主要就是对羊的重大疾病进行有效防控。当前我国对山羊痘、口蹄疫等疾病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并实施强制免疫计划,因此在养羊过程中也要定期进行疫苗注射,预防疾病,每年的3月和9月在完成两次普防后,还需要定期进行日常补防,确保防疫密度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2]。对于一些烈性传染病感染区域,还要加强对防疫措施的制定,比如在炭疽病病史区域中,要加强对炭疽病的防疫工作,每年春秋两季,都需要进行疫苗注射。常见的多种羊病为羊梭氏杆菌病,这类病症感染特征为发病快,很多时候还没来得及治疗,羊就已经死亡。在这类疾病常感染区应该借助羊三联苗和五联苗进行免疫,保证一年进行一次疫苗注射。

三、加强对环境的控制

(一)外部环境的管控

在对羊舍进行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防暑、防寒措施的开展,保证羊舍光线充足,并定期对羊舍通风换气,科学养殖羊的密度应该在每只羊1m²以上。羊圈温度也应该进行合理控制,保证在15-25℃之间,确保羊舍的干燥性和清洁性。

(二)内部环境的管控

由于山羊自身体质会受到环境或是饥饱劳逸的影响,所以很可能出现营养不良、厌食、体内环境失调的问题,因此更需要加强对其体内环境的调整,从而在改善环境作用下实现对疾病的有效预防。在营养控制过程中还要积极进行科学饲养,针对羊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营养补充和控制,从而科学进行搭配,实现标准化喂养。在这一过程中还应该对羊的运动量问题进行管理,比如放牧变圈养后要适当降低羊的运动量,但是每天至少要让羊进行1-2小时的左右[3]。I喂养过程中要避免羊对其他异物的食用,比如玻璃碎片、铁丝等,为避免羊体出现问题,要杜绝食用腐烂或变质的食物。

四、有效消毒

在饲养羊的过程中,对环境需要进行严格消毒,重点是对圈舍消毒,并对羊体表面进行消毒处置,进行卫生消毒的主要意义在于控制病源传播,避免山羊疫病问题的发生。在圈舍搭建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人畜分离,圈舍的进出口位置应该设置一个消毒区域,饲养者也要配备相应的消毒室和更衣室,一旦羊或是人在进出过程中应该及时进行消毒处置,非专业饲养者不可进入。每周还应该对消毒池进行消毒药物的更换。为保证羊舍环境,地面每天都需要进行至少一次的清扫,每月地面消毒要在一次以上,在消毒前要保证对地面羊粪便或是其他异物进行有效清除[4]。

在进行环境消毒过程中,常用的有漂白粉、强力消毒灵、生石灰等。漂白粉一般为粉末状,因此可以兑水配置为浓度百分之五的溶液进行环境消毒。生石灰可以兑水配置为浓度百分之十的溶液,加上清液和石灰乳消毒效果更佳。在对羊的皮肤进行消毒过程中,就需要用酒精百分之七十五浓度进行。如果羊体出现创伤,最常用的就有双氧水、高锰酸钾等进行处理,双氧水配制成百分之三十浓度溶液后,可以对受污染的创伤进行冲洗。

五、有效落实保健措施

在实行保健措施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羊的内环境进行调整,从而更好的实现疾病预防和治疗目标。目前最常见的保健措施就是帮助羊体进行胃部保健,积极进行预防性驱虫治疗,实现羊体微生态的平衡性。

(一)预防性驱虫保健

山羊寄生虫病是山羊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病羊多呈现体型明显消瘦趋势,繁殖能力和生长能力都会明显下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羊的死亡。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积极进行羊群检查,定期为羊进行预防性驱虫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在配合体内驱虫的同时,还要进行体外驱虫,这样驱虫效果才能得到最大化发展[5]。

(二)助胃部消化保健

山羊主要以外界饲草和饲料作为体内营养获取基础,古语说道:得食者昌,绝食者亡。因此要想对山羊进食问题进行处理,就要有效进行保健措施。传统饲养过程中会在羊饲料中掺入花椒、食盐,意在提升适口性,增加羊的入食量。在饲养山羊过程中还应该对饲草的搭配方式进行关注,比如饲料老嫩、精粗搭配不合理,山羊就很难对其进行消化,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人工进行消化辅助,这对于羊体消化机能提升也有着重要影响。最常使用的消化药物为苏打粉、消食平胃散等,这些药物可以对食口性不佳的羊进行服用,在提升山羊自身胃肠机能的同时,实现对消化环境的完善,增加山羊饮食量[6]。

(三)微生态保健方案

在山羊体内有着大量微生物菌群,正常菌群组织结构并不会对山羊胃肠道产生影响,但是一旦患病,山羊体内菌群就会出现变化,需氧菌增加后,厌氧菌含量就会明显下降,这一过程就需要借助微生物制剂进行必要的体内环境调节,实现对病菌的合理控制,这对于山羊肠道菌群的平衡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目前经常使用的是调痢生,也就是酵母菌制成的干酵母和乳酸菌等复合制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肠道中实现增殖生长,在发挥生理效应的同时,可以实现对病原菌的控制,这对于微生物菌群治疗效果也将起到有效提升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山羊饲养过程中,应该保证多角度对问题的研究和分析,通过管理方式的提升,更好的开展山羊防疫、消毒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饲养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稳定提升。在山羊饲养过程中,要有效进行环境消毒、粪便清理和山羊体内环境控制。在完成上述工作后,还应该对山羊身体状况和健康情况进行有效研究,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山羊疫病问题的出现。因此希望在本文研究下,能对这项山羊饲养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起到更显著的积极影响和帮助,进一步实现养殖行业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覃浪流.石山地区山羊的饲养管理与防疫措施[J].兽医导刊,2017,25(14):238.

[2]徐启涛,王磊.试论山羊的饲养管理及防疫措施[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7,39(8):284.

[3]王光德.山羊的饲养及综合防疫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9):125.

[4]程昌金.提高肉用山羊规模养殖效益的综合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28(7):60-61.

[5]张斌,侯以强,胡建新,等.浅谈波尔山羊改良地方品种的高效繁育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2007,28(2):21-22.

[6]杨申.浅谈绒山羊场的防疫与保健[J].中国畜禽种业,2015,17(10):8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