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园林绿化中垂直绿化技术的应用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市政园林绿化中垂直绿化技术的应用实践

吴钦城

(广东金雄诚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指数平稳上升,社会总体生产力与国民生产总值都有着极大提升,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污染恶化。此外,随着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而城市旧有的园林绿化系统并不适用于城市当下发展,在这一总体时代背景下,虽然我国加大了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力度,但却仍旧存在着市政园林绿化面积不足等问题,因此笔者选以垂直绿化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为本文切入点,开展以下分析。

关键词:市政园林工程;垂直绿化技术;应用实践

在当前我国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以及竣工使用期间内,虽然政府近年来极大提升了对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视程度与扶持力度,但在部分城市中仍旧存在着城区建筑物过于密集,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总体绿化面积较为狭小、各绿化区域处于零散分布状况等问题。因此,虽然我国政府极大提高了对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力度与重视程度,但仍未实现对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大幅提升。而笔者认为,针对这一问题,应通过提高对垂直绿化技术的应用力度,利用好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零散化绿化面积。

一、垂直绿化技术概述

(一)垂直绿化技术的定义

垂直绿化技术主要指,充分利用好不同地形、情况下的立地条件,选用攀爬类绿化植物进行栽种,从而提高在特定区域内绿化植物的覆盖率。例如,垂直绿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体、花架、建筑屋顶、阳台、坡面、立交桥等地形情况下,并适当栽种如爬山虎、金银花、牵牛花、丝瓜、啤酒花等绿化植物。总而言之,垂直绿化技术主要指在旧有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理念以及绿化植物栽种形式的基础上,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区域的空间感、层次感与艺术观赏性,并大幅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化覆盖率。

(二)垂直绿化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必要性

首先,在当前我国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矛盾为,被选定划分的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绿化区域较为狭小、且时常出现诸多小型绿化区域组合成整体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绿化面积的现象。而在这一情况下,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很难通过小范围的绿化区域来展示整体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理念与设计风格,其艺术观赏性无法充分保障。而随着垂直绿化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不但可以从平面角度来展示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理念,还可以从立体角度提高整体绿化工程的空间感与整体结构感。总而言之,垂直绿化技术的应用,为市政园林绿化工程辐射影响范围内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为优美、艺术观赏性更高的休闲娱乐区域。

其次,在当前我国部分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对于立体地形下绿化植物的栽种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从而导致所建设的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化植物覆盖率仍有一定的优化提升空间。此外笔者上述提及,当前我国部分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化区域分布较为零散、诸多绿化面积过于狭小的区域并不具备在土壤表层栽种大量绿化植物的条件,因此这一类绿化区域在实际上出于长期闲置状况。而随着垂直绿化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也提高了对面积较为狭小的绿化区域的实际利用率,并没有在整体层面上提高了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化覆盖率。

二、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垂直绿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实践情况

(一)垂直绿化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模块化应用

虽然垂直技术在市政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极大提高了整体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化覆盖率,但是这一工程在追求提高绿化覆盖率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要求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性与艺术观赏性,因此应用垂直绿化技术,在立体地形下所栽种的绿化植物往往也需要分布呈现出特定的艺术形状,例如菱形等形状。因此垂直绿化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主要应用方向为模块化应用。其应用原理为:施工人员将牵牛花、啤酒花灯适宜立体地形下栽种的绿化植物进行捆绑固定,并在各类图形模块中加以栽种、整形修剪,确保绿化植物在模块中的生长状况良好稳定,以及整体形状的协调搭配。其次,在绿化植物生长至一定时期后,施工人员将各类图形模块安装至建筑外墙体、房屋屋顶等立体地形中。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模块化方式安装栽种的绿化植物,其生长存活周期较长,也具有适用范围广等优势。而在绿化植物生长过程中,对于水分以及各类营养物质的汲取,主要依赖于相关工作人员加以人工浇灌。

(二)垂直绿化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中的铺贴式应用

垂直绿化技术铺贴式应用原理为:施工人员直接在房屋屋顶、建筑外墙体、室外阳台等立体地形下垂直绿化植物栽种的地形表面上直接加以设计、栽种以及管理。例如施工人员直接在建筑外墙体中,根据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设计风格以及建筑外墙体实际情况,针对性设计出几何图形等艺术审美形式,并在建筑外墙体上直接铺设垂直绿化植物的栽种模块,并向模块中栽种绿化植物,以及开展后续的模块固定、整形修剪等工作。

相较于模块化应用方式而言,铺贴式应用则具有工序简略、提高建筑外墙体防水功能,所栽种绿化植物管理简单等应用优势。

(三)垂直绿化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对于所栽种配置绿化植物的应用选择

在不同的立体地形下,垂直绿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配置栽种的绿化植物种类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化,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立体地形来针对性配置绿化植物。例如,在建筑外墙面立体地形下,,所配置选择的绿化植物应根据不同朝向建筑外墙体的平均气候温度、日照强度系数来加以针对性制定,在向阳的建筑外墙体上,应栽种耐寒性弱、抗旱性强的绿化植物,如凌霄;而在不向阳、日照强度系数较低的建筑外墙体方向中,则需要栽种耐寒性强的绿化植物,如络石。

此外,在注重不同立体地形下气候温度与日照强度的前提基础上,施工人员与设计人员也应针对不同立体地形建筑、物体的实际用途加以配置绿化植物栽种方案。例如在阳台立体地形下,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应优先选择配置色彩鲜明、花期长的绿化植物,如牵牛花、金银花等,更侧重于选择观赏性较高的绿化植物加以栽种。而在房屋屋顶立体地形下,则应选取枝干分布较为密集、可以起到一定程度遮阳效用的绿化植物加以栽种,如南瓜、丝瓜等绿化植物。

(四)垂直绿化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布袋式应用

笔者上述所提及的模块化应用与铺贴式应用的工序都较为繁琐,且需要购置模块,其造价成本较高,更适用于绿化植物栽种难度较高的立体地形下,如建筑外墙体。而在围墙等地形高度与绿化植物栽种难度较低的立体地形下,施工人员应优先选择布袋应用方式,其主要应用原理为:施工人员将所需栽种的绿化植物以及其生长土壤埋入布袋中,并将布袋放置所需栽种立体地形下,而随着所栽种绿化植物的生长,枝干会逐渐攀爬、延伸至立体地形中,如爬山虎攀爬至围墙墙体上。

相较于笔者上述提及两类垂直绿化技术的应用方式而言,布袋式的应用具有工序简单、造价成本低、管理粗放等诸多应用优势。

三、总结

为提高我国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绿化覆盖率、工程性价比,充分利用好城市中广泛分布的零碎化绿化区域,因此笔者对垂直绿化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应用必要性、不同立体地形下绿化植物的选择开展深入分析,并详细阐述了垂直绿化技术的模块化应用、铺贴式应用以及布袋式应用三类主要应用方法,为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建琴.攀援植物在北方地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园艺,2017(04):150-151.

[2]李国栋.城市园林绿化中基于垂直绿化的两种施工技术及方法[J].黑龙江科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