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实施于胎儿畸形产前诊断控制的价值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实施于胎儿畸形产前诊断控制的价值探析

席小红

(成华区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畸形胎儿产前诊断中采用Ⅲ级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孕妇,所有孕妇临床证实为畸形胎儿,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为常规超声诊断方案产妇,观察组产妇为Ⅲ级产前超声诊断方案产妇,比较两组产妇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诊断准确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产妇诊断准确率为90.0%,对照组产妇诊断准确率为50.0%,观察组产妇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畸形胎儿产前诊断中采用Ⅲ级产前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效果,相对于常规超声诊断而言优势显著。

【关键词】畸形;产前诊断;Ⅲ级产前超声诊断;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143-02

畸形在新生儿中发病率达到9%,是目前胎儿期常见疾病。在临床诊断中常用超声心动图诊断方式,但是由于该诊断方式对于诊断人员技术要求较高,并且诊断结果受诊断人员影响较大,并且在检查过程中对于产妇孕周的要求较严格。而Ⅲ级产前超声诊断技术相对而言较为成熟,在胎儿先天性疾病诊断中应用较为广泛[1]。本次研究对本院40例采用不同诊断方式进行产前诊断的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探究Ⅲ级产前超声诊断方式的应用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本院40例畸形胎儿。研究时间:2016年12月—2018年2月。诊断标准:所有胎儿均经本院临床病理诊断并参照《先天性异常诊断标准》确诊。分组方式: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基本资料: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1~31岁,年龄均值为(25.1±2.3)岁,经产妇11例,初产妇9例;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2~31岁,年龄均值为(26.2±2.1)岁,经产妇12例,初产妇8例。纳入标准:(1)同意本次研究产妇、(2)年龄在18周岁以上产妇。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疾病产妇、(2)伴有其他遗传病史产妇、(3)认知功能障碍产妇。两组产妇从一般资料方面分析,差异不构成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为超声诊断方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控制在2.0MHz到5.0MHz之间,针对胎儿进行对应检查。

观察组产妇采用Ⅲ级产前超声诊断方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胎儿胎头头围、双顶径、脊柱、腹围、胎盘、羊水量等指标进行检测。观察胎儿的脏器、肢体等结构与形态。采用Ⅲ级超声检查,采用超声软件进行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胎儿的头颅、唇部、鼻部、颈部、脊柱、胸腹部、四肢等。确认排查致死性畸形、致残性畸形、智力障碍性畸形。

1.3观察标准

诊断准确率(准确例数/病理诊断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准确率

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诊断准确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产妇病理诊断结果为20例,实验诊断结果为18例,诊断准确率为90.0%,对照组产妇病理诊断结果为20例,实验诊断结果为10例,诊断准确率为50.0%,观察组产妇较为优异(P<0.05)。见表。

表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根据文献分析,畸形在新生儿中发病率达到9%,是目前胎儿期常见疾病。在临床诊断中对产妇进行产前诊断需要根据不同的疾病诊断来区分诊断时间[2],一般对于畸形胎儿的诊断而言,胎儿心脏从受孕后的第3周开始发育,到第8周热爱而心脏基本到了发育的形成期,在Ⅲ级产前超声诊断过程中,诊断范围较为广泛,I级超声检查确认胎儿的存活状况[3],对其双顶径以及股骨长度进行检查,确定羊水量以及胎盘的位置。Ⅱ级超声检查在I级的前提下对胎儿的心脏、膀胱、腹壁等形态进行检查,排查实质性畸形。Ⅲ级检查对胎儿进行全面的检查,除致死性畸形外还对致残性畸形进行检查以及智力畸形进行检查[4]。

但是采用Ⅲ级产前超声诊断同样有着一定的限制,比如采用Ⅲ级产前超声诊断无法对胎儿心脏瓣膜的细节进行显示,并且对于孕周较小的胎儿,常出现漏诊现象。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2例漏诊,两例产妇孕周均为15周以上[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诊断准确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产妇病理诊断结果为20例,实验诊断结果为18例,诊断准确率为90.0%,对照组产妇病理诊断结果为20例,实验诊断结果为10例,诊断准确率为50.0%,观察组产妇较为优异(P<0.05)。

在胡晓夏等[6]研究中,将100例进行畸形诊断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产妇采用Ⅲ级产前超声诊断,对照组50例产妇则采用常规超声诊断,诊断完成后研究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诊断准确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研究组产妇诊断准确率为90.0%,对照组产妇诊断准确率为80.0%,其中观察组产妇较为优异,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在畸形胎儿产前诊断中采用Ⅲ级产前超声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效果,相对于超声诊断而言优势显著。

【参考文献】

[1]李胜利,陈秀兰,欧阳淑媛等.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25(3):312-315.

[2]苏堇.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产前诊断控制的临床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202-203.

[3]缪斌.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21):121-121,122.

[4]申健,王桃英.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中的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4):2676-2677.

[5]覃敏,何莉燕,张承芬等.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对中孕期胎儿畸形筛查的临床应用分析[J].西南军医,2016,18(1):43-44.

[6]胡晓夏.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7):231-23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