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辽阳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龙泉

龙泉(辽宁省辽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1000)

【摘要】目的了解辽阳市卫生应急能力的现况,查找应急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改进工作措施,做好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更好地应对辽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格对辽阳市市本级和一市一县五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标准赋分,汇总后作为最终结果。结果市本级和两县五区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整体情况较好;除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应急装备达标率为100%外,其他类别应急装备储备尚需加强;培训演练及宣传科研尚需提高。结论通过对全市卫生应急能力的全面调查评估,找出了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改进完善措施,达到了提高全市整体卫生应急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卫生应急能力评估

【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2-0049-02

辽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现有面积4744平方公里,人口181万,辖1市1县5区。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0家,其中医院52家、社区服务中心(站)60家、乡镇卫生院34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4家。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卫生应急事业的重视,辽阳市不断加大对卫生应急工作的投入,先后有一区获得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一市两区获得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为了进一步了解辽阳市卫生应急能力的现况,查找应急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做好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更好地应对辽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对辽阳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整体情况开展了调查和评估。

1材料与方法

1.1评估对象市本级及一市一县五区,涵盖所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社区、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学校、餐饮机构。

1.2评估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格对评估对象进行调查,每一项内容均有赋分,最终计算汇总的分值作为该县(市)区的最终结果。

1.3评估内容共对8个方面内容进行评估:体系建设、应急队伍、装备储备、培训演练、宣教科研、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评估。

1.4统计分析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录入及核对。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

2结果

2.1体系建设情况评估对象中75%的政府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并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领导组织,将卫生应急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书。所有评估对象均建立了预案体系,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但仅有34%的机构能对预案进行定期评估、及时修订并有修订记录。卫生应急专项工作经费均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能根据卫生应急处置需要及时安排临时经费。卫生行政部门及疾控机构均设有独立编制的卫生应急办公室,其余机构均有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均已建立。但全市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及其决策辅助系统尚未建成。

2.2应急队伍各级均建立了卫生应急专家库,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下设卫生应急管理、突发急性传染病控制、鼠疫防治、中毒处置、核和辐射事件处置、医疗救援、卫生应急保障、心理救援等8个小组。专家库和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专业结构合理,信息、成员更新及时。但仅有市本级及57.14%的县区级能按照所建立的专家库管理制度开展各项卫生应急工作。

2.3装备储备各级疾控机构仅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卫生应急处置队伍装备齐全,装备达标率达100%。中毒事件处置、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等事件处置的应急装备储备为60-80%不等。

2.4培训演练市卫生局依托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急救中心建立了本级培训演练中心及卫生应急事件处置案例库,每年制定培训及演练计划,组织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人员、专业队伍、管理干部和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培训及考核,针对相关机构开展实战演练及桌面演练。演练方案和效果评估材料完整齐全。县区级的培训演练中心均未建立或建立未启用。

2.5宣教科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均制定了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年度计划,印制了卫生应急公众系列宣传单,内容涵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义、报告、地震紧急避险知识、洪涝灾害期间传染病防控知识、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防治知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相关知识、手足口病防控相关知识等,并利用媒体适时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手足口病防控、狂犬病防控、肠道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知识讲座、发放和张贴宣传资料。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及重点场所开展了相应的卫生应急健康教育课程。但我市卫生应急科学研究工作本年度尚未开展,没有应用性研究课题立项。

2.6监测预警市卫生局制定了《辽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判定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辽阳市市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规范》、《辽阳市传染病自动预警工作制度》等工作规范及制度。各监测报告专业机构按要求制定了定期分析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系统、救灾防病网络直报系统、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良好,开展舆情监测,能及时获取、分析、反馈数据信息。并且发生过由预警系统预警而及早发现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完整率、网络直报率、评估率均达到100%。在市卫生局建立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基础上,各级疾控机构均能按时开展突发事件及大型活动公共卫生日常风险评估和专题风险评估。

2.7应急处置选取5个年度处置案例进行评估发现,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能在事件发生后迅速组织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和人员到达现场开展先期处置。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主要依赖市级相关机构,县区级相关技术机构的应急处置能力如实验室检测能力及医疗救治能力尚有待提高。

2.8善后评估各级政府均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纳入因公致病、残、死的补助和抚恤等制度保障范围,建立征用物资归还和补偿制度。但多年来未发生制度保障范围内的事件,所以制度执行情况不得而知。75%的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了卫生应急处置、医疗救援(大型活动保障)的个案评估制度和卫生应急工作年度总结制度,并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3薄弱环节及改进措施

3.1预案体系要定期评估及时修订

虽然各部门都建立了预案体系,但仅有34%的机构能对预案进行定期评估、及时修订并有修订记录。

应急预案是应急工作的依据与基础,但没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无异于一堆废纸,要严格执行应急预案的定期修订的管理制度。

3.2卫生应急装备储备尚需加强

尚未建立物资储备系统及管理平台。突发中毒事件处置、核和辐射突发事件医学应急等装备配备未达到《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参考目录(试行)》标准。

整合全市卫生应急物资资源,建立储备系统及管理平台,做到日常统一制度、自主管理,应急时统一调度、资源共享。积极争取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基础建设和卫生应急日常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卫生应急管理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的经费。积极探索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社会各方面投入相结合的卫生应急资金保障机制,拓宽投入渠道,为卫生应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3.3县(市)区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尚需规范

虽然市级卫生应急培训演练中心已设立,县区级培训演练中心尚需建立启用。

充分利用、合理整合我市现有卫生培训资源,加强和充实功能建设,依托市级培训演练中心,紧密结合各县(市)、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和实际,并根据受训对象的层次不同,建立并启用县区级培训演练中心,分别实施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相结合,达到培训与应急实际需求的高度统一。立足提高应急意识、操作能力和实战水平,探索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培训演练手段,探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演练工作新模式。

3.4卫生应急科学研究有待填补空白

全市卫生应急科学研究工作尚未开展,没有应用性研究课题立项。

由市卫生局牵头,尽可能的给各医疗卫生机构创造参与国际、国内与卫生应急理论、实践有关的交流合作的机会,加强与省级的科研交流与合作,通过不断学习提高全市卫生应急的科研能力,从而组织市级专家开展本市卫生应急应用性研究课题立项,填补我市空白,并力争达到以科研工作带动日常工作,日常工作保证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