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压力分析与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急诊护士压力分析与应对

蒙利萍

蒙利萍(广西区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广西南宁530003)

【摘要】随着人们在健康观念和对健康需求的变化,护理人员被赋予了更多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使护士感觉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动摇了对护理事业的信念。面对现在的压力,针对压力来源采取适当的调节对策,讨论其解决办法,对维护护士权益,更好地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压力来源

1.1工作压力:工作时间没有规律,“三班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的正常规律,加上护士编制不足,经常加班,造成护士心力体力过度支出。很多护士出现头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情况。新的医疗业务不断开展,势必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知识,才能适应医疗业务发展的需要,给护士造成了工作、学习的双重压力。

1.2工作环境:急诊科室医院抢救病人的第一线,病种繁多,各科危重病人集中,工作较其他科室复杂,急诊科抢救病人时,还不能够做到完全封闭,护士的各种操作处于家属、陪人的直视监督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

1.3社会压力:工作的不到社会的理解,对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不尊重忽视的劳动,没有正确看待护理工作和护士的劳动付出,认为护士是医生的腿,只是遵医嘱打针发药,使护士在医院地位处于最底层,千差万别的病人对医疗的不满情绪都会发泄在护士身上,其实遇到严重的歪曲事实、被误解及冤枉的情况,甚至言行伤害,也得从职业的角度保持自身的平和和冷静,以宽容大度继续承担应负的职责,做出精神妥协,挫伤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劳动成就感。

1.4接触人群:急诊护士每天接触的急诊病人或家属由于疾病承受着肉体、精神和经济的多重负担,在工作中易于和病人和家属发生冲突,无故受到辱骂及不礼貌行为侵扰,护患关系紧张,护士易产生心理压力。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医院急诊护士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原因是急诊护士是最早接触病人的人员,接诊又都是急、危、重及突发事件的病人,病人接诊时间没有规律,病人或家属求医心切。

1.5急诊疾病特点:急诊科疾病急、危、重,并且就医时间特殊,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必须保证自己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迅速,正确判断,决不允许技术及操作上出现任何差错,否则后果将会很严重,正是长时期处于这种高危险与压力中,容易使急诊护士的机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继而经常出现紧张、恍惚、过分担忧,保持不定等心理。另一方面,重症病人随时有死亡的可能,也带给护士一种不安全感和重大责任感。

1.6自身原因:急诊护士本身为女性,由于生理特殊性,外加长期处于高应急状态下,很容易导致身心疲惫,表现为焦虑、紧张、易怒、脾气暴躁等。

2应对措施

2.1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设备、工具先进性,省事、省力、优效,才能更好的发挥护士的积极性。提供多渠道的继续深造机会,提高护士的知识层面,有利于提高护士社会地位及工作能力。

2.2自我调节:压力是现实生活中必然存在的,应该勇敢面对,把压力变成进步的动力。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在工作中学会自我控制、自我安慰,以良好的心境投入到护理工作中去。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各种压力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和职业的发展,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加剧压力程度,当护士面对职业压力时采取积极行动,可缓解情绪的疲惫感及工作的冷漠感,也可增加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2.3调节护患关系:急诊护士针对就诊病人的特点,在就诊中把护士对病人的关爱通过真诚的语言交流传递给病人,用恰当的语言向病人进行解释和精神安慰,尊重和爱护病人,做好健康教育,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护患之间能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减少个人工作压力,有助于工作时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

3小结

随着急诊工作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研究。急诊科因工作量大,工作性质紧张,工作节奏失衡,面对许多的突发事件和各种危重患者,医护人员精神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因此,要重视对影响护士心理健康因素的研究,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张艳.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分析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7(23):2126.

[2]黄燕.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8(6):521.

[3]陈建化,何文.心血管病房护士心理素质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1998,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