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心电监测在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实时心电监测在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的应用

陈红霞

陈红霞

(武汉市汉口医院心功能科湖北武汉430012)

【摘要】目的:研究实时心电监测在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间72例通过左室造影确定给予堵闭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并在术前心电图检查显示为基本正常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堵闭手术中以及手术后3至5天实时进行心电监测,观察患者有没有发生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的心律失常,对此做出相应的治疗或者停止手术,并跟踪随访患者心电情况一年。结果:所有患者在堵闭术中及术后共16例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2.22%。其中8例出现在股动静脉轨道建立的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三度房室阻滞、2例患者出现完全性的左束支阻滞、1例患者出现三度房室阻滞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2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评估堵闭术后患者发生较严重并发症风险的可能性后选择是否放弃堵闭手术。另外8例中,6例手术中发生完全性的右束支阻滞,在释放堵闭器后均无处理自行恢复正常;2例手术后发生不完全性的右束支阻滞,及时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后2至3天心律恢复正常。在随后的跟踪随访中未出现异常。结论:堵闭术治疗室间隔缺损中,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较高,利用实时心电监测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在术后或术中有无发生心律失常,引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堵闭术;实时心电监测;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07-02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疾病,由于在胚胎时期室间隔发育不全,导致异常交通,使心室水平中出现左向右分流[1]。目前堵闭手术是室间隔缺损的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室间隔缺损尤其是膜部的室间隔缺损在人体心脏结构中相邻的关系复杂,导致手术发生的心律失常包含恶性心率失常的几率较高,而务必及时发现及处理该类并发症,不然会对心脏造成长期损害与严重不良后果[2]。利用实时的心电监测可以同步动态呈现手术后及术中患者心电的变化,能够给临床提供实时的数据[3]。本文对我院72例患者研究实时心电监测在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72例通过左室造影确定为给予堵闭手术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并在术前心电图检查显示为基本正常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男45例,女27例;年龄3至15岁,平均年龄(5.8±0.7)岁;体重10至48kg,平均体重(22.8±3.3)kg。

1.2方法

72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在堵闭手术治疗过程中以及手术后的1至3天内,使用多导联的心电监测系统对患者全程监测,特别是在股动静脉轨道建立过程中或释放堵闭器前后,细致观察是否发生手术源性的心律失常,根据实时动态变化,可以及时有效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所有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做一次多导联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周期为1年,随访跟踪患者有无发生手术源性的心律失常。

2.结果

72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在堵闭术中及术后共16例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2.22%。其中8例出现在股动静脉轨道建立的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三度房室阻滞、2例患者出现完全性的左束支阻滞、1例患者出现三度房室阻滞伴完全性左束支阻滞、2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上述异常情况通过利用实时的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后立即把导丝或导管撤出,基本在15分钟内异常消失。而在随后的随访跟踪中再无心律失常出现。另外8例中,6例手术中发生完全性的右束支阻滞,在释放堵闭器后均无处理自行恢复正常;2例手术后发生不完全性的右束支阻滞,及时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后2至3天心律恢复正常。全部患者均堵闭成功,手术3天后实时心电监测显示2例左束支阻滞,手术6天后实时心电监测显示1例三度房室阻滞,显示后及时采用甲基强松龙冲击及异丙肾上腺素对症治疗,用药3天后均恢复正常。在随后的一年随访跟踪里均再无心律异常发生。

3.讨论

使用堵闭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是目前临床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实效、预后、微创等效果好,但是手术源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实时[4]进行心电监测可以动态显示记录心电情况,同步监控患者有无发生心律失常或心肌损伤等情况及发展趋势。功能使其在手术中使用心电监测渐渐常规,对于使用堵闭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手术中更是不可缺少的。本次研究显示,该手术导致心律失常的几率较大,并在手术后也会出现。所以进行实时心电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轻微的心律失常,不用特别处理就会恢复正常;若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显示损伤较重,必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激素治疗、终止手术等。而前提是利用实时心电监测提供同步动态信息变化作为措施的依据[5]。

许多手术性心律失常能够在手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但是如没有及时发现、处理不当,导致不可逆的伤害,使用药物医疗无效,患者将安装永久的起搏器,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而使用实时心电监测,则大大降低了这一概率。因此,在堵闭术治疗室间隔缺损手术中实时心电监测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陆颖,盛锋,吴琳等.实时心电监测在室间隔缺损堵闭术中的应用[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19(2):109-111.

[2]周达新,葛均波,陈灏珠等.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5):330-333.

[3]胡海波,蒋世良,徐仲英等.应用新型Amplatzer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初步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3):237-240.

[4]朱琦,王莹,华益民等.超声心动图指导室间隔缺损堵闭术[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8):1213-1215.

[5]娄云霄,刘书勇,李芳等.室间隔缺损介入堵闭术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z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