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管理解析

李瑛

李瑛

摘要:最近几年世界不少国家经济出现一定程度滑落,经济增长步代放缓,我国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缩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硬伤,需要采取有效办法加强工程项目经济管理。本文对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措施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理管理;方法

一、现代建筑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主要包括经济预决算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现场施工管理和技术经济管理等内容。从近年工程项目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经济预决算编制粗制滥糙

1、工程预算项目残缺不齐。不少建筑工程项目尤其是能源、环保和市政等工程项目在招投标活动中问题突显,存在隐患和遗漏。建筑企业采取不当手段获取工程项目,以低价或压价中标,工程尚未开工就有可能面临亏损,再则预算编制缺乏严谨性,马虎,粗糙,对未知事项估计考虑不充分或者预测失误太大,加之没有认真仔细复核,存在重大漏项、漏量,如果采取按工程量清单一次包死结算方式则建筑企业极会遭受严重损失。

2、工程竣工结算悬而未决。建筑工程大多建设工期长,项目增加、签证多,建设和施工单位人员变动频繁,结算环节多,工程竣工结算复杂,耗时久远,工程结算收入短期内难以确定,工程项目增加和签证资料手续残缺不全,缺少向建设单位索要工程造价的有力依据。

(二)工程项目管理顾此失彼

1.施工手续不全。在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前先期进场,如果建设单位信誉良好如期签约尚可,如果建设单位手续未能按期顺利获批不能拨付工程进度款,或者建筑单位自身生产状况异常、资金发生断流将会造成致命打击,即使通过法律手段,但因没有签订建筑工程合同而败诉。

1.2、管理人员配备不合要求。工程签约后没有配备符合标准的项目管理队伍,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偏低,能力不强,职责分工不明,工作相互推诿,工作质量和效率低下,导致工程项目管理效果差,经济收益不好。

1.3、管理制度不完善。工程项目部缺少规章制度,以个人经验和喜爱来管理项目,没有形成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科学管理模式。同时个别建筑企业对管理规章制度和程序认识不到位、运用生疏、自以为是,这些都会造成制度难以真正落实。

1.4、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不科学。施工组织设计是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重要保证。编制缺乏科学,必将造成盲目施工和各类浪费,不能确保全过程、全方位降低成本。

(三)现场施工管理杂乱无章

1、施工工具和设备利用率低。缺少前瞻性和合理规划,设备购置、租赁时点与工期有时不符,闲置浪费或者租赁费用偏高,增大工程成本。

2、材料管理缺乏规范。采购缺少计划,很少采取招标、询价等手段进行采购,导致采购成本高;实物管理不规范,存在以购代耗、零库存现象;物资核算不规范,工程耗用材料数据失真等;材料管理工作马虎,加之缺乏监督约束。

3、劳务队伍管理混乱、人工费结算不及时。分包队伍管理混乱,非正常进场、退场分包队伍之间缺少完备顺畅的交接手续,工程量重复计算、施工内容界定不清;计划管理不强,造成人工费结算不及时、不完整,成本底数模糊。

(四)技术经济管理效能低下

1、成本分析肤浅。由于认识偏差,片面追求产值规模的高速增长,忽视项目经济利润,成本分析深度不够,盈亏原因查找不准,难以提出针对性的降本增效措施。

2、缺少成本控制依据。目前建筑规模、建筑结构和施工环境存在差异,工程和工程之间的成本有时难以有效比较,施工单位制定的工程目标成本过于简单和表面化,没有充分考虑现场施工情况和建设工期等相关要求,而项目经理又将目标成本按照工程成本的构成按比例套算,没有对企业利润认真计算,不能针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控制。

3、缺少考核奖励制度。建筑单位权、责、利不对应,各部门、各岗位之间模糊,导致工作干多干少都一样。国有建筑企业受大锅饭传统思想影响,对于企业中先进典型和作出重大贡献需奖励的行为仅仅口头表扬,对本该严厉处罚的行为却碍于情面不了了之,加巨不正之风蔓延。

4、控制体制存在弊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局部管理,难以产生较大的实质作用和根本影响,局部管理容易产生造价失控。有些建筑单位为拿到工程项目编制虚假信息的概算,不利于整项工程成本控制。

5、建设单位随意压价。我国目前投资体制建设仍不完善,一旦出现供求失衡,建设单位主导地位就会加巨,违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执行建筑工程合同,随意压低造价、压缩工期,对建筑企业造成严重不公,影响工程进度和造价。

二、优化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策略

(一)强化工程经济管理体系建设。施工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经济管理工作总体目标,建立完善的组织框架和管理体系。注重管理层、作业层之间分离与合作,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

(二)强化成本效益预测。从企业战略高度制定发展目标、项目经济管理目标,组织施工、预算、财务人员深入做好成本效益预测,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进行对比评价,选取最佳施工方案和投标预算方案。成立专门的工程预决算机构,制定科学、合理、客观的预决算控制方案。

(三)强化合同评审会签。严密防范未签合同提前进场施工,做好大额、特殊施工合同管理,组织专门的法律、预算、财务人员对建筑工程合同内容审核,形成合同评审、会签制度,确保合同条款严密性和合法性。

(四)组建高素质管理队伍。选用专业知识广、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团结奋进的工程项目经理并组建项目部,有效掌控项目进度、质量和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五)加强施工进度控制。项目管理人员要结合工程项目实际以及施工企业自身资金、技术、管理力量合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做好施工人员、周转材料、机械设备合理配置,并对进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管。

(六)完善内部考核和激励机制。施工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和建立规章制度,理顺项目内部管理、监督、制约流程,引入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全体人员自觉参加项目的经济管理中来,对先进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

(七)加强成本考核。成本控制理念广泛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大型工程项目经济管理的有效开展和进行,成本考核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阶段性经济管理成果项目的系统评价与总结。要对经济管理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进行系统、客观检查,深入分析,认真总结,客观评价。

(八)加强材料费全面控制。落实专人编制材料采购计划,选择质优价廉的供货单位;配备专人进行物资实物管理,建立实物收发登记台账,按实际记录日清月结,履行严格的实物验收制度,签发验收入库单,履行严格的发出审批手续,签发出库领用单,严格执行定期实物盘点制度;防范小团队小利益思想,避免违法违纪事项发生。

(九)严格控制人工费开支。选择信誉良好、施工能力强的分包队伍建立分包队伍合格名录,对不符合要求需要撤出的分包队伍由专人监督办理交接,加强施工任务管理,从量、价上找出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十)合理购置和租赁设备。选择恰当时间购入施工设备、工具,加强现场设备维修保养,避免不当使用,降低修理费;多方面搜集设备工具租赁信息,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降低租赁费用。

结束语:多管齐下做好建筑工程项目经济管理能够节省大量资金,赚取足够利润,确保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达到满意的施工工艺,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朝晖,赵宏利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管理中的经济管理[J]国外建材科技,2008(1)

[2]刘惠兰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和管理[J]科技风,2011(11)

[3]龚华勇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