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含量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凝胶层析法测定蛋白含量方法研究

刘国辉

哈尔滨市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50025

【摘要】目的分析凝胶层析法对蛋白含量的测定过程和测定效果。方法将蛋白浓度以及蛋白出峰面积,分别作为坐标系的横、纵坐标轴,绘制BSA浓度标准曲线。并以BCA试剂盒法作为参照,对凝胶层析法在蛋白含量测定效果做出评价。结果BCA法与凝胶层析法的相对误差,分别处在7.3%到121.2%,以及0.85%到42.31%之间。凝胶层析法的测定精准度,高于BCA法。结论凝胶层析法,在蛋白含量的测量上,具有测定方法简单、操作便捷、测量精准度高等优点。建议广泛采用。

【关键词】蛋白含量;凝胶层析法;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97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23-02

在医学以及生物化学等学科中,蛋白质含量的测量准确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吸收法、双缩脲法、凯氏定氮法等[1]。然而上述方法大都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以及繁琐的操作步骤,加之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化学毒素,对实验者也会造成一定危害[2]。所以无法广泛采用。本次研究,则针对凝胶层析法的测定效果进行分析,并获得较为理想的测定精准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材料与仪器

材料选择2mg/mL牛血清白蛋白(BSA),采用AKTAPrimePlus蛋白纯化系统,并以UV-2600(PC)扫描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层析色谱:在室温下,以1.0mL/min的流速,选择超纯水作为流动相,以215nm进行检测。

取10mL离心管共16支,分别以A-H与1-8进行数字编号。采用不同配比,对牛血清白蛋白进行稀释。其配比方法,见表1。

去蛋白检测试剂盒(BCA),将1mL的B工作剂与50mL的A工作剂进行混合。

1.2方法

1.2.1标准曲线

于37℃水浴下,加入2mL工作液。并在1-8以及A-H号配比中,分别取出0.1mL的溶液,将其滴入5mL试管内。以562nm可见光照射,对比观察1-8以及A-H溶液的光吸收度,并将前者浓度,作为纵坐标,后者作为横坐标。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1-7号溶液,对回归曲线,进行准确性检验。

1.2.2测定方法

将1-7与A-H号溶液,使用进样器送入蛋白纯化系统。而后对各不同浓度下,BSA的峰面积进行测定。此一过程,采用A-H号为横坐标,纵坐标则为峰面积,同样以1-7号溶液,对回归曲线,进行准确性检验。

2.结果和讨论

2.1BCA标准曲线

BCA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根据曲线可知,R²值应为0.985,且y=1.012x+0.0705。结合1-7号浓度溶液,所表现出的不同吸光度,可对其理论浓度进行计算。并对准确度进行检验。其具体结果,可见表2。

2.2凝胶层析法BSA标准曲线

曲线绘制结果见图2,根据曲线图可知,R²值为0.981,且y=1379.2x+78.36。1-7号溶液的理论浓度,可采用BSA峰面积进行计算。并且对回归曲线,进行准确度检验。其检验结果,可见表3。

采用BCA法以及凝胶层析法,对BSA溶液进行测定,其相对误差,在表2与表3中有所体现。结果显示,BCA的相对误差范围较大,处在7.3%到121.2%之间。其测量准确度较差。而凝胶层析法,的相对误差范围,处在42.31%以下,误差相比较小,测量精准度较高。

3.结论

凝胶层析法,是一种采用具有网眼的凝胶衍生物进行检测的方法。在测定过程中,可充分发挥孔径分布特点,根据分子大小不同,将物质分子分离。由于蛋白中较大分子一般以正态分布,所以层析过程中会最先流出,最终形成蛋白峰[3-4]。而在蛋白纯化系统中,可根据蛋白溶液进样,对蛋白浓度进行计算。

由本次实验过程可知,凝胶层析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准度,同时测定过程简单,操作容易,获得结果时间较短,所用设备、仪器造价较低。因此,在一些基础设施配置薄弱、测定条件较差的领域和机构,采用凝胶层析法是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王霞,刘金玲,高硕.聚乙二醇沉淀法与凝胶色谱层析法检测巨泌乳素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2013,28(9):824-827.

[2]孙浩思,王莉娜,林智平,等.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测定啤酒中混浊活性蛋白质的研究及应用[J].啤酒科技,2015,6(12):22-30.

[3]李晶,苑方园,程速远,等.PEG化重组尿酸氧化酶蛋白含量测定方法研究[J].生物技术通讯,2014,21(4):542-546.

[4]张俊,吕小东,于伟,等.水解珠蛋白粉中寡肽含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法研究[J].饲料与畜牧:新饲料,2013,12(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