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习惯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习惯初探

贾中兵

河南滑县白道口镇第二初级中学贾中兵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无疑就落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肩上,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呢?这的确是一个引人深思且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

无论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还是教师地位,教师角色上都应有所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教育创新是指对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做整体性、深刻性而重大的变革……因而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路都应做相应的调整。彻底革除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陈词滥调’。保留并创造性的继承传统教学中的精萃,用新的教育观念来武装自己的大脑,经常学习先进的理论,因为这些文献都是专家智慧的结晶。对教材的改革就是一项非常有创新精神的举措。尤其是初中课本中对生活的链接,不仅使学生能更好的感悟生活,而且对教师更新观念起了推动作用。而创造性教学就是以追求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发展能力的人为宗旨:”追求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取向,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的现代教学”。可见创造性教学关注的是人的发展,尤其是人格、心理品质、思维习惯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受之于鱼”更重有的是“授之于渔”,关注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的挖掘和培养,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思维,对学生一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

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应处于平等地位。教师应当与学生一道建立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发挥的条件是民……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这一人类特殊活动的双方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教学活动离不开人所固有的情感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语文是人文学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应把握好知情交融的契机以完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有的教师却喜欢在上课的开始对学生的作业、考试成绩或近期的表现进行评价,对表现不佳者要进行狠狠地数落,有时教师竟然越说越激动甚至到了怒不可遏的程度。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让学生改正不足,更加努力,岂料这样做,只会挫伤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主动性。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在责骂和训斥中,心理必然是沉重和脆弱的。在这种心理条件下,不要谈创新活动了,可能连一般的接受都存在着障碍。

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学设计要具有创新性

一是对学生活动的设计要深刻、细致,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有兴趣接受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是让学生充分质疑提出疑问才能激发学生智慧潜力,才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分析的精神。李政道说“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如教《专题-长城》后,可以引导学生查找介绍长城的各类文章,反映长城某些景点的图片,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传说、成语、谚语、民歌民谣等,在班里交流。这样一延伸,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深化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我的叔叔于勒》,对小说主题的理解,传统的观点认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一下:课文主题究竟有没有其他的理解?一番思考之后,学生提出,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这是“同情说”。有学生还指出,作者通过几件琐细的小事揭示了菲利普夫妇的那种虚荣得近似滑稽的丑态,正是这种强烈的虚荣心使得菲利普夫妇连多看于勒一眼的勇气都没有,这是“虚荣说”。这样的思考活动,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是辨证的、全面的,学生的创新思辩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如此的一节语文课,不仅扩展了同学们的思维,而且也激活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可见,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是不可估量的,他们观念之新,信息量之广,个性之张扬在一节语文课中得到了发挥。

三、把握课堂这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各项教学改革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才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的创新质量,与学生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教学的实际,创造出适应社会需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方法。在课堂结构安排上也需要有创新精神,根据时间学的观点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课文的需要大胆设计,使课堂结构既严谨有序,又生动活泼。

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要求学生研究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模仿不同的角色,表现不同的语气、语调和神态。我身先士卒加入到活动中去,与学生同思考、共合作,从而消除了学生惯有的紧张心理,看到教师放松的表情,学生们大胆表演,都能体会出不同人物形象的表演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同时也有这样的不足或者缺陷。通过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大胆尝试,能扩展学生的思维,又能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的机会。在学习《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四人分成一小组,讨论孔子不能决的问题:“两个小孩判断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谁是谁非?”同学们兴致勃勃,大胆想象,扬长避短,积极发言,最后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男生甲:“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是一样的。”女生乙:“早晨和中午的太阳大小也是相同的,而看起来早晨的太阳比中午时大些是因为眼睛的错觉。”教师要带头敢于不拘泥于教材,不因循守旧,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回答。我曾经看到一句话“善教者启思导疑,以思突破启智”,我认为很有道理。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的呼唤,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需要。而在未来大显身手的人必定是富有创造性人格和创新发展能力的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把握好了今天的课堂教学,也就为明天的祖国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