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蔬菜——救心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1

保健蔬菜——救心菜

李树航

1救心菜特性

救心菜学名费菜,俗称土三七、土人参,是一种特殊的景天科保健蔬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营养丰富,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株高20~50厘米,丛生,分孽力强,根部肉质较肥大,叶匙形,对生,翠绿肥厚多汁,叶缘锯齿状,花黄色,星芒状集生顶部,成片状分布,花期6~9月,果熟期8~10月,种子极细小。

救心菜性喜土壤湿润肥活,气候凉爽,极耐旱、寒、瘠、盐碱,怕夏季高温时长期积水淹渍。费菜在热带不利休眠、品质差、长期高温多湿不利生长;其他气候均适合种植费菜。费菜不喜粘重酸性土壤,在沙质肥活中性壤土生势、品质最佳。

2栽培及繁殖技术

在大田种植条件下,对费菜的扦插成活率及繁殖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一年定植的费菜第2年可繁殖2~3次,每次繁殖系数7~8倍,一年可扩大面积15~20倍;当年第一季扦插的费菜可繁殖1~2次,每次繁殖系数4~6倍,当年扩大面积5~10倍。前一年定植的费菜和当年扦插的费菜扩繁,一年共可扩大面积70~100倍。费菜扦插成活率极高,可达99%。育苗种植技术如下:

2.1选地。露地和保护地栽培均可。在花盆种植,既是盆景,又可食用。土壤以排水良好的沙质肥沃中性土壤最佳。

2.2整地施肥。播种或定植前每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及多元素复混肥20公斤,深耕细耙整畦。

2.3播种定植。可采用播种育苗或扦插育苗。

2.3.1播种育苗。每100平方米用种子50克,可供1亩地用苗,播期3月底至4月初,4个月左右即可移栽定植。

2.3.2扦插育苗。剪取8~15厘米枝条,扦插入土3~5厘米,浇足水,20~30天即可移栽定植,也可按定植密度直接扦插,定植密度为行距25厘米,穴距15厘米,每穴2~3株。

2.4田间管理。当嫩枝生长至20厘米、茎粗0.6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每收割一次后,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氢钾2公斤,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2.5病虫害防治。救心菜叶片表面有蜡质,大田生长无病害,注意防治蚜虫,发现后可用低残留农药喷洒1~2次。

由于种植救心菜投资少、见效快,在栽培过程中虫害少、无病害,在贫瘠的土壤里也能长势强壮,极少喷洒农药,不必大量施用化肥,加之其易种、易管、易加工、高产、高营养、高效益、食用方便、口感好,发展潜力优于芦荟,食用仙人掌,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理想品种。

3食用方法

救心菜主要食用嫩茎叶,无异味。可素炒,可蛋、食用菌炒,可用于火锅、炖蒸、清蒸、烧汤,也可拌。叶片梢茎揉搓晒干即成茶叶。

凉拌:将救心菜用开水焯2分钟,捞出用冷水浸泡后用手挤去1/3的水分,用刀切成长段,放入容器,加入适量精盐、酱油、姜丝、蒜泥、味精、香油等佐料调拌均匀即可食用。色泽翠绿,脆嫩爽滑,清香适口,食后食欲倍增,精神旺盛。

炒菜:先将洗净的菜用开水焯2分钟,捞出用冷水浸泡,再捞出挤掉水分,切成段状,素炒或配肉类炒食,方法如同炒一般蔬菜(少放食醋)。

炖菜、烧汤或加入火锅。直接将救心菜洗净放入锅中,分别与瘦肉、猪心、牛肉、羊肉、鸽肉、鸡肉等炖食,久煮不烂,风味独特。

泡茶:用鲜菜50克,开水洗净,沸水冲泡,加少许糖(也可不加)即可饮用。嫩尖芽可加工成茶叶,泡出茶水色、香、味俱佳,饮用后可高度抑制失眠、心悸、烦闷,亦可解酒,且效果显著。加糖饮用,口味更佳。

另外,茎叶与块根均可榨汁作为配料做成救心食品、饮料、啤酒等,是心脑血管病患者难得的保健食疗佳品。同时还可开发做成中药饮片等,全株也可晒干入药。

4种植效益

种植救心菜是“低投入、高产出”。常规蔬菜多年生品种较少,救心菜一次定植,可连续收获20年新鲜嫩茎叶,地下块根是难得的中药材;救心菜的生长适应性很强,不择土壤,全国各地都可种植,且易活、易管理。一般采用分株扦插繁殖,春夏与早秋扦插即活,成活率高达99%。当年定植,当年丰收,次年便进入盛产期,一年亩产可食鲜菜8000至10000公斤,设施栽培,冬季照样采摘鲜菜。

救心菜极耐寒,能在零下30℃过冬,零上5℃照样生长。由于救心菜口感好、功能优、市场缺、价格高,特别是救心茶叶,纯天然、疗效好。因此,大面积栽培救心菜不论是供应市场还是加工,都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很高的效益。

城市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只要栽培多个花盆的救心菜,就可供一名患者全年服用。4~6月份为生长旺季,有服用不完的鲜菜,可采下晒干以备发病频繁的冬季服用。

(作者单位:16100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经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