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配药器的临床研制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护理配药器的临床研制及应用

王会张莉莉殷淑君

王会张莉莉殷淑君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277000)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护理配药器的临床研制及应用,并了解其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研制由底板、支杆和弯臂三部分组成的护理配药器,其特征是在弯臂上设有穿刺针,穿刺针上设有吸囊,底板上设有配伍表。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使用护理配药器,在医院静配中心同一个操作者随机选择常规配药方式配制200组液体和应用配药器配制200组液体所需时间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注射器的使用效果。结果护理配药器经我院200例的临床配药应用,与传统的配药方法比较,缩短了配药时间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配药器临床配药操作简便、安全、省时省力。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配药器临床研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072-02

Clinicalresearchandapplicationofnursingdispensingapparatus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anursingdispensingdevice,andtounderstanditsclinicaleffect.Methods:developedbythebottomplate,arodandabentarmiscomposedofthreepartsofnursingdispensingdevice,whichcomprisesapunctureneedlebentarm,thepunctureneedleisprovidedwithasuctionbag,thebottomplateisprovidedwithacompatibilitytable.Onthebasisofclinicalpracticeinnursing,theuseofdispensingdevice,staticdistributioncenterinhospitalwithanoperatorrandomlyselectedconventionaldosageformulationandapplicationof200groupsofliquiddispensingdevicewith200groupsofliquidrequiredtimecomparison,the"2check,useeffectwascomparedbetweentwogroups.Results:theclinicalnursingdispenserdispensingapplicationinourhospital200cases,comparedwiththetraditionalmethodofdispensing,dispensingtimeshortenedpvalue<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clinicalpharmacyissimple,safe,time-saving.Reducetheworkingstrengthofthenursingpersonnel,facilitate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caredispensingdeviceclinicalresearchapplication

我院开展了优质服务示范病区工作,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竭尽全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为了能更安全的服务于患者,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工作中我们不断思考,制作了护理配药器,明显缩短了护理人员配置药物的时间,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污染率,减少了药液在注射器内的残留,从而保证了用药剂量的准确性。该设计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120578447.9。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制作方法

1.1设计思路:传统配药操作步骤是:手持注射器向大输液瓶中注入适量空气使之形成正压,顺势抽出多余的溶液,并使输液瓶中预留出加药的空间;重复上述操作,再抽出适量溶液作为溶媒,注入粉剂药物小瓶之中,拨出注射器,轻轻摇动(或置震荡器上)助溶,再用同一注射器向小瓶中注入适量空气,并顺势抽出药液,注入大输液瓶中,轻轻摇匀。操作中,传统配药操作注射器的反复推、吸,使注射器本身受污染的机会较多,微粒脱落进入输液瓶的机会也较多,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配药时大多是观察配伍表,再用注射器抽吸药物,推注到输液瓶内,这样操作起来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护理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1.2技术方案:护理配药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支杆和弯臂,其特征是在弯臂上设有穿刺针,穿刺针上设有吸囊,底板上设有配伍表。我们利用10mm厚不锈钢板做底板座(220mmX1500mm),底板座面上并设置配伍表及注意事项,底板座上安装直径12mm不锈钢管做支杆,支杆上设有弯臂及操作夹子并放置一次性穿刺针,穿刺针体上安装无菌吸囊。工作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伍表提供方便,穿刺针刺入输液瓶,再挤压吸囊,减少吸药推注次数,给医务人员提供方便。

1.3护理配药器结构:包括底板1、支杆2和弯臂3,其特征是在弯臂3上设有穿刺针4,穿刺针4上设有吸囊5,底板1上设有配伍表6。在给病人进行配药时,观看配伍表6,吸囊5抽吸药液,穿刺针4刺入输液瓶,再挤压吸囊5即可。如图所示:

1.4护理配药器获实用新型专利:于2012年08月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120578447.9

2临床应用

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在静配中心使用新研制的护理配药器,显示出了良好的优越性,它能明显缩短护理人员配置药物的时间,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污染率,减少药液在注射器内的残留,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性。

3统计学方法:同一个操作者随机选择常规配药方式配制200组液体和应用配药器配制200组液体所需时间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注射器的使用效果。

4结果:护理配药器应用临床观察,在工作时效上对比见下表

临床应用配药时间对比表

组别例数总时间(小时)平均时间(分钟)P值X2

对照组20051.5<0.050.41

观察组2003.31.0

5讨论

护理配药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可以改善护理条件,促进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和科学发展[1],也是保证中国医疗器械工业积极稳妥发展的重要途径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板、支杆和弯臂,其特征是在弯臂上设有穿刺针,穿刺针上设有吸囊,底板上设有配伍表。适用于大剂量药液配制,改善了普通注射器配药时的频繁抽吸、推注过程,既降低了污染率、护士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药液在注射器内的残留,保证了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减少了注射器的应用数量。我们研制的护理配药器,于2012年08月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201120578447.9。制作工艺简单,经济实用,结构合理,污染率低,解决了给病人进行配药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问题。

静脉输液配药是临床治疗中静脉滴注前的一项重要环节。传统配药操作注射器的反复推、吸,使注射器本身受污染的机会较多,微粒脱落进入输液瓶的机会也较多[4]。资料显示,在配药过程中,注射器污染的细菌种类与治疗室空气、物体表面及操作者的手带菌基本一致。同时,药液微粒污染与穿刺橡胶塞次数成正比[2.3]。该配药器为封闭式无菌通路,配药全过程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减少了注射器在配药过程中反复穿刺次数。避免不溶性微粒经静脉输入人体后,由于其不能在体内代谢,因而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微小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产生静脉炎、水肿和肉芽肿,甚至引起肿瘤,超出患者个体耐受的超量微粒还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和热源样反应[5],本产品的面世标志着配药设备技术性的变革,制造工艺和技术的创新是关键。体积小,用料少,造价低廉,极易为护理人员和病人所接受。评估技术领域等配药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问题。同时该配药器大大减少了药物与空气的接触,减少了外界环境对药物的污染;降低了抗癌药、肠外营养液等药物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危害[6]。

结论

护理配药器的成功研制及应用,将大大提高病人的用药安全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体现出意义广泛的实用技术,实现配药器代替注射器配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达到最理想的应用效果,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元,刘平,安全配药器的研制与应用,护理学杂志,2012,27,(17):96.

[2]杨淑芬,杨金风,快速配药器的研制与临床应用效果观察,实用护理学杂志,2002,18(12):49.

[3]郭忠英,唐枝媛,新型配药器的设计与研究,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交流会,2011,08(1):195-198.

[4]常精华,孙利华.发达国家疾病管理的实施状况及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07(11):24-26.

[5]李觉,张丽娟.疾病管理———疾病防治的综合模式[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8,23(5):16-17.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临床管理规定》[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