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配式建设方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建筑装配式建设方案探讨

胡炯荣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00)

摘要:依据装配式建筑优势,提出了建筑装配式建设的技术方案;根据装配式建设的实践情况,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为后续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建筑;装配式建设;方案

前言

为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快标准化建设进程,进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建筑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陈政高指出,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建造方式的重大改革,要充分认识发展装配式建筑对建筑行业的重大意义。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问题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如果一个建筑企业想在竞争激烈的装配式建筑市场中获得较大的上升空间,加强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工作则尤为重要。

1装配式建筑优势

与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突出的优势。

1.1保证工程质量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上很多传统建筑工人素质程度较差,经常出现质量事故。如果同时加上装配式建筑在预制构件厂的生产及生产途中的温度控制与湿度控制的约束下,那么构件的质量就更容易被管理保障了。

1.2提高生产效率

预制厂批量运用钢铁生产装配式建筑构件,这样做可以减少脚手架及使用模板的数量其优势更能体现;与此同时,节约了施工工艺,最大程度上加强了时间的利用率。

1.3节能环保,减少污染

装配式建筑的循环经济建设特点相对来说较为明显,因为钢模板可以回收,所以节省了大量的脚手架和模板,节约木材资源。此外,在工厂生产的构件,施工现场湿操作少,大大减少噪音和灰尘,对环境的影响与之前相比更小。

1.4降低人力成本

今天,我国的建筑行业劳动力大量减少,技术人员也处于缺乏状态,运用传统化作业,成本造价越来越高,整个工人队伍向老龄化道路推进,这些问题都是导致传统作业方式无法进行的原因。如果是装配式建筑现场组装及施工机械化的利用率都进行反转,这样使得施工及现场管理人员缩少10倍,从而真正减少人工成本造价,将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1.5模数化设计,延长建筑寿命

装配式建筑的建筑设计,选择要优化的户型布局,以模数化设计和制作生产为选定户型基础操作方式。所选户型布局设计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适合大型标准化施工。

2钢框架施工

钢构件在工厂生产后运至现场进行组装。钢构件进场时需核查数量,检查外质量、几何尺寸,钢材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报告,钢构件合格证、无损检测报告等。并对连接用的高强螺栓、连接板进行见证取样送检。钢构件安装时主要检查柱底板下的垫块是否垫实、垫平,钢柱是否垂直和位移,梁的垂直、平直、侧向弯曲、螺栓的拧紧程度以及摩擦面的清理。钢框架安装完成并验收合格后,钢柱地脚螺栓需用膨胀混凝土二次浇筑密实。

3楼面及屋面施工

楼面及屋面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底模采用1mm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及面层施工工艺同传统施工工艺,压型钢板安装时重点控制压型钢板与钢柱连接位置及楼层四周翻边连接位置的密封处理,可采用施打密封胶的方法,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现象,对下部结构造成污染。楼面预留孔、预埋管的位置应避开钢梁位置,避免管道、桥架安装时发生冲突,出现返工的情况。

4外立面造型

装配式方案外墙面采用复合夹芯板,颜色为浅灰色,板材间横向拼接。窗户设计为茶色玻璃竖条形落地窗,等距离间隔排列。建筑整体配色典雅大方,墙板与窗户之间形成强烈的横竖对比,条板与条窗间隔布置形成富有韵律的虚实对比,视觉效果突出。装配式方案在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的契机上,对建筑立面造型的处理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通过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对比手法创造出一种更具现代建筑气息的立面风格,对工业美学也做出了更好的阐释。

5内墙面形式

5.1轻质实心条板+乳胶漆

轻质实心条板是以水泥、EPS聚苯乙烯泡沫颗粒、粉煤灰等轻质材料一次成型的一种轻质节能板材,经济实用,施工工艺成熟,优点明显。缺点是墙面需刮腻子、刷乳胶漆,条板接缝处后期易出现裂纹。

5.2金属面绝热夹芯板

金属面绝热夹芯板作为内墙材料,具有同外墙面一样安装方便快捷、无湿作业等优点。根据面板材料不同,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彩钢夹芯板,价格适中,但防腐性能较差,螺栓连接处易锈蚀;另一种是镀铝锌夹芯板,防腐性能较好,但价格偏高。

6主变防火墙施工

主变防火墙由于高宽尺寸较大,墙面受风面较大,墙柱的受力作用明显,且防火墙上需固定主变构架,因此防火墙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柱,墙体采用预制混凝土实心板.考虑到墙板吊装的原因,防火墙压顶梁需墙板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施工,防火墙柱浇筑时,在顶部压顶梁位置预留主筋.防火墙柱由于增加了预制墙板插槽、柱角倒圆角及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等原因,对模板的要求较高,应选用质量较好的新模板进行支模.模板安装应由熟练工人进行施工,仔细核对尺寸,对角、拼接应严密,固定牢固.模板固定时应仔细核对轴线尺寸,并用经纬仪校核垂直度,每2米增设斜向支撑.墙板吊装时做好柱边防护,避免磕碰.

7建筑装配式建设未来发展和重点研究方向

7.1BIM技术

BIM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技术,预防在虚拟空间中实现三维空间信息的阶段。建筑设计专业的协同数据管理建筑生命周期为BIM技术的优势,管理系统的建设需求,基于组件的数据为核心,集建筑生命周期管理等形式为一体,组件和装配体的所有数据进行相关的管理,与此同时提供了一个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接口,方便导入数据的建模和分析计算软件,还可以实现一些耦合的软件,做分析整体与部分构件之间。

7.2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追溯机制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质量追溯机制,要求所有组织内部的成员以施工流程和施工顺序为导向,制定相同的质量管理目标,通过上下级的协调、沟通、努力来提高施工组织队伍的合作力和凝聚力,这是为施工项目的组织企业带来隐形效益和直观效益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运用TQM将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问题在源头上进行控制,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施工项目后期不必要的修改,进而降低成本,还可以大幅促进建筑施工各参与方的及时沟通与交流,使项目利益最大化,最终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现代建筑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要做到全面质量管理,首先,要推行PD-CA循环工作方法,按照先计划、再执行、其次检查、最后处理的4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在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将各项工作按照严格的要求进行实践检查并检验其质量结果,以便最后将成功的方案纳入标准。除此之外,还要将不成功的方案留到下一个PDCA工作循环当中去解决。其次,要加强4M的管理,即人、设备、材料、施工方法的管理,其中,要加强对工人的技能训练,要求工人充分理解质量标准和作业标准,进行个别而具体的指导,还要加强对作业质量的控制,以及对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宣传教育。

总结

装配式建筑技术日渐成熟,装配式建设技术方案选择必须综合考虑现阶段

的建筑材料情况、当地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只有后续可持续关注建筑材料发展和区域内装配式施工技术提升情况,进一步改进屋面、内墙面做法,以降低工程投资,真正实现建筑全装配式建设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文林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意义[J].建设科技,2016(Z1):36-37.

[2]徐雨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

[3]肖向东,等.预制装配式变电站设计和建造技术研究[J].建筑技术,2008,39(12).

[4]丁勇.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03: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