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例甲真菌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393例甲真菌病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姜亚芳王霞沈红明王忠明

姜亚芳王霞沈红明王忠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皮防所检验科江苏苏州215128)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甲真菌病人群分布情况,分析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的直接镜检阳性且真菌培养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39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结果其中男性155例(39.4%)女性238例(60.6%)。病原菌分布为皮肤癣菌295(75.1%)株,酵母菌75(19.1%)去株,非皮肤癣霉菌23(5.89%)株。我们研究还显示女性人群中穿高跟鞋频率越高则趾甲发病率越高。农村务农手工业者指甲真菌病比例高。结论本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为酵母菌。年龄段为2150岁多见。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穿高跟鞋是造成趾甲真菌病的易感因素之一。苏州地区的农村务农人员指甲真菌病比例高。

【关键词】甲真菌病流行病学易感因素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7-0211-01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真菌病,常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其他丝状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所致。自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上市以来,特别是有可用于口服用药的伊曲康唑以来,为真菌病的治疗提供很有效的手段[1,2]。为了解本地区甲真菌病的人群分布,病原菌的种类和构成情况,同时为临床治疗指导用药,本人对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的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具有甲真菌病典型临床病状,病甲屑直接镜检阳性并且真菌培养结果阳性患者393例入选。

1.2方法

直接镜检:以10%KOH为载液将病甲屑制片,直接镜检观察真菌形态,并判断致病菌。真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甲屑分别在两种培养基(含与不含放线菌酮和抗菌素)的两种培养基同时做多点接种25℃27℃培养24周,连续4周无菌落生长判定为阴性。

2.结果

393例患者中男性155例(39.4%),女性238例(60.6%),指甲与趾甲按年龄段分布见表1,病原菌菌种构成见表2

表1各年龄段指(趾)甲甲真菌病例情况

χ2=23.817,DF=1,P值=0.000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甲真菌病是常见的真菌病之一,占皮肤真菌病30%左右[3],我院甲真菌病临床分离菌株中皮肤癣菌、酵母菌、非皮肤癣菌所占比例分别为75.1%、19.1%、5.8%,与全国其他地区报道基本一致[4]。本组资料显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可能与甲板的脂质结构含量及职业有关,也可能与女性注重自身仪表要求而使就诊率增高有关。从年龄结构来看,21—50岁人群患者占69.7%,与青岛王凤华[1]等报道基本一致,可能与就诊人群出于工作、美容等需要,有较强的治疗欲望有关。调查还显示,在21-50岁女性组中,患趾甲真菌病为该年龄段女性患者的74%,与男性该年龄段人群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和女性其它年龄段趾甲真菌病占其年龄段的38%相比也明显高出不少。这一结果与本次女性穿高跟鞋的频率一项调查相符。调查中显示平均每周穿高跟鞋≥2天的女性占56.3%。人群较集中于21-50这一年龄段。这也提示较高频率穿高跟鞋是诱发趾甲真菌病因素之一。提醒女性朋友要想保护好趾甲应该尽量少穿高跟鞋。可能与穿高跟鞋导致人体重心前移足趾被过度挤压,趾甲末梢循环不畅,使趾甲受损易病变所致。就诊患者中50岁以上人群甲患病率与≤50人群相比有显著差异,见表4。调查中发现这一人群的主要工作为务农,占这一人群的78.6%。苏州地区农村主要盛产茶叶,太湖莼菜,南芡实(鸡头米)。这些农作物的种植、采摘,加工均为纯手工业。工作环境潮湿,工作过程中手指甲极易受到伤害。提示他们工作时要尽可能做好对手指的保护,能有效减少指甲的损伤患病。同时随年龄的增长诱发甲真菌病危险因素(如外伤、糖尿病、免疫力降低)增高,出现甲真菌病的机会增大有关。

甲真菌病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了解分析甲真菌病流行病学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避免过度用药。同时我们日常工作中,要针对甲真菌病患者不正确的认识,主动向患者宣传甲真菌病的知识,以带动整个社会正确认识皮肤癣病,从而控制皮肤癣病的传播[5]。

参考文献

[1]王凤华,王青等,青岛地区甲真菌病流行病学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4月,23(4):213-215

[2]傅媛媛,王亮等,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的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8),37(8)

[3]吴绍熙,郭宁如等现代真菌病诊断治疗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34

[4]程培华,陈晓等,桂林地区甲真菌病病原菌的检测,临床皮肤杂志,2003.32(7):397

[5]FletcherCL,HayRJ,thedevelopmentofaclimicaldiscriminatinghistoricalandclimicalfeatures,BrJRermatol,2004,150:7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