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暖通空调业的可持续发展周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1
/ 2

浅谈我国暖通空调业的可持续发展周晶

周晶

身份证号:23012519861201XXXX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可持续发展其实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不能只注重数量的增长,而应该考虑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大量数据说明了我国的能源资源并不能满足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环境容量已达极限,CO2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估算出暖通空调在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中的贡献率约为15%。针对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绿色建筑等方面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暖通空调

前言

尽管暖通空调专业仅是为建筑业和其它工业部门服务,但它却是与能源和环境结合得最紧密的专业之一,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展得最迅速的行业之一[1]。有必要认真地思考我们专业今后的发展,未雨绸缪,促进暖通空调专业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1.我国能源和环境态势对暖通空调业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煤炭生产量自90年代以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能源建设为我国经济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年均2位数的速度增长,令世人瞩目。即使在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的GDP增长率仍然达到7.8%,在世界各国中一枝独秀。

但是,中国的能源供应并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①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耗能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是经合发展组织OECD国家平均数的1/8),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是我国台湾省和韩国的1/4。

②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80%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而60%的能源消费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和南部地区。

③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仅49亿t,如果维持现在的原油产量,恐怕到下世纪的20~30年代就将开采殆尽。我国已从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我国的煤炭储量尽管很丰富,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75%是煤炭,这一以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作为能源主体的格局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造成我国环境和运输的巨大压力。

④我国能源利用率不高,能源平均利用率只有30%左右。每1美元GDP的耗能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节能潜力很大。

⑤尽管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如果要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加上巨大的人口基数,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耗能国耗能的迅速增长,带来沉重的环境压力。

2.21世纪我国暖通空调业的可持续发展

2.1暖通空调在温室气体排放中的“贡献率”

由于统计方式的不同,我国建筑耗能在总耗能中的比例有多种统计数字。按笔者的统计,我国建筑能耗(终端使用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平均值为19.8%。

这一数字与世界银行的统计(19.3%)十分接近。因此,建筑耗能引起的CO2排放也占总排放量的19%。就全国而言,建筑耗能中主要部分是采暖耗能(几乎占建筑耗能的85%)。由此可以推算出,暖通空调在全国温室气体排放中的贡献率约在15%以上。

2.2关于“绿色建筑”

回顾人类建筑发展历史,从远古时代到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建筑仅是遮风避雨的掩蔽所。工业革命之后,新材料、新设备不断进入建筑业,照明、电梯、空调等标志现代文明的设施使西方国家富裕起来的人们有条件去追求建筑的舒适性,进入所谓“舒适建筑”阶段。进而出现了全封闭的、完全靠空调和人工照明来维持室内环境而与自然界隔绝的、人造生物圈式的所谓“现代化”建筑。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反思,此前的建筑发展历程实际上是人类在不断地与自然界抗衡,是人类以不可再生的能源作为武器与自然界作斗争。其结果是人与自然两败俱伤。于是,学者们提出“绿色建筑”(或曰“可持续建筑”)的概念。这种建筑是充分利用可再生的材料和能源、亲和自然(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尽量不破坏环境和文化传统、保护居住者的健康,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回归自然的理念。在国外,已建起一些绿色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的示范建筑和样板房。更有甚者,有些欧洲人视空调为“不可持续”的技术而加以摈弃。我国目前尚处于从“掩蔽所”向“舒适建筑”过渡的阶段。在中西部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没有解决“居者有其屋”的问题,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心城市里,也还存在着大量的危棚简屋。另一方面却又在片面追求建筑的豪华气派和过高的室内环境标准。我国的家用空调普及率上升势头很猛,据统计,城镇居民的空调普及率已达38.27%(2018年),在32个大中城市中,2018年空调器的家庭拥有率平均达到90.78%。

这里有两个关键的问题。首先是老百姓的接受能力和承受能力。老百姓希望见到实际的效果,而不相信说教和广告。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推行“能量之星建筑(EnergyStarBuilding)”计划的经验。“能量之星建筑”计划是美国环保署(EPA)推出的。这一计划面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在政府(EPA)和建筑业主之间建立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参与该计划的建筑业主须与EPA签定一个谅解备忘录(MOU),EPA便向业主提供无偿的咨询服务,开通了专家咨询热线和电脑网页。业主可以按照“能量之星建筑”计划的5个步骤一步一步地改造自己的建筑。这5个步骤是:第一步,绿色照明;第二步,建筑物调整;第三步,降低暖通空调负荷;第四步,风机系统改造;第五步,改进暖通空调设备。由于执行“能量之星建筑”计划始终可以得到专家的指导,因此,业主完成改造的投资并不多,却可以“立竿见影”地节省能源费支出。公共建筑业主原来每年花去能源费约11~33美元/m2,而执行“能量之星建筑”计划后可以减少到6.5~16美元/m2。因此,老百姓从建筑节能中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不再认为节能只是政府的事,而是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产品制造厂商也积极拓展建筑节能市场。例如现在很多市售的电脑都贴有“能量之星”的标记,就是配合“能量之星建筑”计划中降低空调负荷而设计的节能型产品。这种电脑在无人使用时很快进入“休眠”状态。既减少了耗电又减少了散热。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能量之星建筑”计划将全国工业建筑和商业建筑每年1100亿美元的能源费减少250亿,每年减少CO2排放量510万t,每年节省254亿kWh的能量[2]。另外,美国在推行绿色建筑时,把整个建筑物甚至整个地区(城市)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统一规划。力求达到建筑的功能、环境、特性与建筑节能的高度统一。例如,将窗的光学特性和热工特性结合、将窗际环境与照明系统节能结合、将照明节能和空调节能结合、将空调节能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结合,使建筑达到最佳状态。

可见,要使人民群众接受“绿色建筑”的概念,决策者必须建立节能意识和环境保护的紧迫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水平和大局观。

3.结语

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应当对全人类、对地球家园、对子孙后代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中国发展所必需的资源,没有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那样,靠攫取和掠夺殖民地国家的资源来建立自己的原始积累。因此,中国的能源只能长期依赖成本高污染重的煤炭。在这样的前提下当代中国暖通空调的可持续发展,看来我们必须要调整思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星庆,张林霞,孙建华,叶建良.浅谈我国暖通空调业的可持续发展[J].空调工程,2013,(1):123-124.

[2]殷关虎.浅谈我国暖通空调业的可持续发展[J].空调工程,2016,33(2):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