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服务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关于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服务模式研究

赵兰芝

崇左市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532200

摘要: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和落实全民阅读政策的重要推手。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也越来越追求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图书馆就成为了社会公众获得精神食量的主要场所,也由于图书馆环境静谧、图书种类繁多而备受关注,加之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总分馆制度也由部门行为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也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此,文章着重对总分馆制进行了讲解,分析了它的优势,并提出了县级总分馆的服务模式,以此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总分馆制;优势;服务模式构思

1.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为了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需求,2016年底文化部等五部委出台《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由图书馆界的推动,上升为国家政策。总分馆制的实施,不仅能够在固定的区域内对各图书馆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形成系统体系,也能让各馆同步发展,从而有效的缓解了同一地区不同区域的文化差距,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进而推动了区域公共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2.总分馆制概念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是在西方国家运用较为普遍的图书馆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从学术意义上讲,它是指在一个合适的地域单元内,由一个或多个建设主体建成一个“公共图书馆群”,形成图书馆服务体系,提供普遍均等服务。在这个体系内,一般是总馆以主导者的身份来协调其他各个分馆之间的关系,让它们处于一种共建共享共发展的同步状态。不仅体现在所有的资料文献、图书典籍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以及它们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也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服务政策来开展对外开放活动的。

3.图书馆总分馆模式的优势

3.1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势。信息资源共享是图书馆的永恒追求。与出版物数量的持续增长相比,图书馆的经费永远是不够的。信息资源的无限性使图书馆的收藏面临巨大压力,在总分馆的模式下,各成员馆可以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包括纸质文献及数字文献,发挥了购书资金的最大效益,缓解了馆藏建设的压力。

3.2服务共享的优势。总分馆模式下,各个图书馆的馆藏信息集成在一起,在一定区域内读者可以通借通还,享受各成员馆的借阅服务,也可通过网上联合参考咨询共享信息服务。

3.3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优势。实行总分馆制的图书馆,购书经费由总馆统一管理,统一采购和编目,所以在馆藏资源建设上总馆和分馆之间就可以从全局出发统一协调安排,使得资源建设更加合理化,避免资源建设的重复。总分馆服务模式还可以使信息资源能够在总馆和分馆之间自由流动,防止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3.4服务全面化和专业化的优势。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理念就是“为所有人提供平等服务”,总分馆建设将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读者身边,使读者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而且总分馆按照统一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对读者提供服务,总馆定期对分馆的工作进行指导,对馆员进行培训,使分馆的服务更加专业化,从而满足读者更高层次的需求。

3.5经济优势。总分馆模式可以共享资源、服务、设施,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方便读者需求,也为图书馆节约大量维持相同水平服务所需的经费。

4.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服务模式构思

4.1搭建起统一的业务管理平台,形成上下联通的服务体系。市级图书馆要大力支持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加强业务指导,建立起以市级图书馆为中心馆,县级图书馆为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及有条件的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总分馆服务网络。县级总馆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统一调度分馆和服务点业务工作,指导开展县域图书借阅、阅读推广以及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分馆和服务点统一标识“XX县(市、区)图书馆XX乡镇(街道)分馆”或“XX县(市、区)图书馆XX村(社区)服务点”名称。通过一卡通系统实现图书通借通还、电子资源查询与下载以及手机移动图书馆服务等。让广大群众在乡镇、村(社区)内就可以方便地借阅县图书馆的图书,在家里的电脑上就能下载和阅读图书馆的电子文献,利用手机就能阅读图书馆的各类电子书,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真正体现出图书馆公益性服务和文化惠民的效果。

4.2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总分馆服务落到实处。市级中心馆职责:对本市区域内总分馆建设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全市推进总分馆建设的总体方案,因地制宜,科学统筹,规范实施。县级总馆职责:制定业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县图书文献的统一采购、编目、分类、标引、加工,并配送到分馆;在做好本馆借阅服务和阅读推广活动的基础上,负责策划全县范围内的阅读推广活动,联合乡镇分馆及村级服务点开展活动,扩大乡镇分馆及村级服务点的影响力,提高分馆服务效能;负责对分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业务活动和读者服务工作。乡镇(街道)分馆职责:负责配送图书的登记、上架、借阅,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和读者借阅、文献服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并负责服务点人员业务培训及图书配送等工作。村(社区)服务点职责:按时开放,负责图书文献日常管理维护和借阅服务等工作。

4.3建立图书流转机制,丰富基层阅读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为公众提供阅读服务,是建立在丰富的图书、报刊等阅读资源基础之上的。但在我国县城,阅读资源保障投入低、能力弱,而且由于城乡二元的长期发展,普遍导致优质阅读资源集中在城市图书馆,而农村基层阅读资源数量少、质量差,长期得不到更新,基层群众阅读需求无法保障。建立合理的图书流转机制,可以在经费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盘活图书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县图书馆作为本区域公共图书馆流转总馆,负责组织乡镇分馆图书的流转,乡镇分馆负责村级服务点的图书流转。流转的周期及册数可根据各县实际情况来定。

4.4建立考评机制,不断完善总分馆服务,提升服务效能。建立中心馆对总馆、总馆对分馆、分馆对服务点的逐级考评机制,以及分馆、服务点对总馆,总馆对中心馆的反馈机制。通过双向考评反馈,不断完善总分馆服务,提升总分馆服务效能。

5、结语

群众文化需求的增加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为了提升全民素质,改变社会精神面貌,图书馆事业应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总分馆构建模式全面普及,让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孕育在文化的氛围中,从而改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的精神需求得以满足,实现图书馆服务的优质和高效。

参考文献

[1]邱冠华.新世纪以来国内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回顾与思考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4):18—31

[2]金武刚.论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3):42-57.

[3]张行.图书馆总分馆制的特点及建设方法[J].图书馆学刊,2012(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