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把双刃剑——漫谈《鸿门宴》中的项羽形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道德是把双刃剑——漫谈《鸿门宴》中的项羽形象

赵熙春

道德是指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这里的所谓德,是指理想信念、政治立场、法纪观念、理论修养、人品道德等。在人的思想深处,都或多或少的打上了这一伦理观念的烙印。在项羽身上,更不难看到这一影响。

关于项羽,人们谈得更多的是他的失败,很多人认为他有勇无谋导致失败,的确,项羽没有刘邦那种政治家的气度和雄才大略。在用人方面,刘邦知人善任,将帅各得其所,他手下的三个得力助手:张良、韩信、萧何,原本皆在项羽的阵营,未有壮举,投奔刘邦后却功绩斐然。就连一直对他忠心不二的范增,也因其不听忠言而郁郁告退。这些都给他失败提供了“条件”。但导致项羽失败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性格上的弱点。

人们心中的项羽粗暴、残忍。可以坑杀降卒,进行屠城。但这些残暴只是在表面,只限于血腥的战场,他大肆屠杀宣泄他的愤怒,在当时,暴秦确实为天下所恨,他觉得大力杀戮是英雄所为。而思想深处,孔孟倡导的“忠孝仁义”却根深蒂固,为他的失败埋下了导火线。

在“鸿门宴”上,以当时的军事力量,双方力量悬殊,刘邦战战兢兢来见项羽,如果这时项羽要杀刘邦,易如反掌。尽管范增一再暗示,项羽却下不了决心。这个动辄可以坑杀几十万人的英雄,竟对一个人的生死踌躇起来,他表现出来的是对于弱者的宽容和对友情的重视。另一方面樊哙闯帐说的话也正击中要害:“怀王与诸将有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项羽听后竟无言以对,他是孔子“信”的教徒,没有想到这是刘邦早就设计好的。反过来说,即使所言属实,“义帝”仅仅是一个傀儡,刘邦和各路将领真正听命的还是项羽,他即使背叛了义帝,也无人敢说什么。但如果杀了刘邦就毁约了,把自己置于“不仁不义”的地位,进入了他自设的“道德法庭”。此刻,阻挡他的是他自己内心的道德。于是他放虎归山,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刘邦死里逃生,羽翼渐丰,是项羽给了他休养生息的时机。这充分暴露了项羽的性格弱点,作为一个政治家,这种弱点是知名的,但这也是项羽作为悲剧人物的可贵之处。

而另一方面。刘邦和他形成鲜明对比。项羽为了要挟刘邦,把刘邦的父亲抓起来,以为刘邦会为尽孝道,定会让步。不料,刘邦不为所动,反而从容答道:“吾翁即尔翁,必欲烹吾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反被刘邦所制。刘邦是个够格的政治家,他始终让理智驾驭感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况且他深知项羽,他不会落下“不孝、不义”的罪名,刘邦把道德作为工具,对人不对己。

历史有很多让人回味的地方。失败自刎的项羽却比大功告成的刘邦更让人称道。连一向清高的易安居士也为之慨叹,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人们惋惜他,怀念他,不仅是因为他推翻了暴秦的功绩,更因为他的英雄气概,项羽没能成就他的帝业,却成就了他的声誉,这也是道德的力量。人们对刘邦反感和蔑视,他虽然建立了强盛的大汉王朝,但英雄的称呼却始终和他无缘。刘邦鄙下的人格给他的成功染上了一种嘲讽的色彩。人们更赞赏的是项羽,这是对“胜者王侯败者寇”这一普遍说法的否定。这也体现了大众的伦理打道德观念,人们所看重的并非是功绩和胜利,而是人格的刚直和美好。刘邦和项羽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留给后人的是不尽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