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李杨宋辉于富森

聊城市立方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充分利用构件工厂化生产的优势,实现了预制构件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运输物流化以及安装专业化,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减少了施工废弃物的产生。

关键词:装配式;预制构件;标准化;吊装

1前言

装配式建筑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

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就开始引起人们的兴趣,到六十年代终于实现。英、法、苏联等国首先作了尝试。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2技术的特点

1)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2)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而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3)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4)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5)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3应用范围及分类

装配式建筑主要适用于楼板跨度在8米以内,能广泛用于旅馆、办公楼、学校、住宅、医院、仓库、停车场、多层工业厂房等各种房屋建筑工程。

4工艺原理

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充分利用构件工厂化生产的优势,实现了预制构件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运输物流化以及安装专业化,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减少了施工废弃物的产生。

(1)预制构件设计标准、生产精度高,同类型构件的截面尺寸和配筋进行统一设计,保证构件生产标准化。在构件生产过程中,对构件的截面尺寸、定位钢筋位置及构件的平整度、垂直度的生产精度提出严格的要求。

(2)预制构件生产及运输计配套根据构件使用需求情况,提前做好构件生产和运输计划。构件加工前,应按照构件需求总进度计划排出生产计划,确保构件生产、运输与现场安装配套供应,保证现场流水施工。

(3)节能排效益显构件工厂生产减少了建筑材料损耗;现场湿作业显著减少,降低了建筑垃圾的产生;模板支设面积减少,降低了木材使用量;钢筋和混凝土现场工程量减少,降低了现场的水电用量,也减少了施工噪音、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叠合板加工:

5.1.1正式有效施工蓝图审查完毕后,应有专业预制生产加工单位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图纸深化设计完毕无误后并经设计单位同意后在开始加工。深化设计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根据单块叠合板或预制梯板最重最远距离合理选配垂直起重设备,同时兼备安全经济。

5.1.2自图纸优化开始到第一批构件到现场的时间约为40天。故施工单位应与生产单位结合,合理排定施工进度计划。

5.1.3项目根据排定的总体施工计划进度,合理地安排叠合板、楼梯板的预制加工生产,确保吊装期间构件混凝土预制强度达到要求。

5.1.4根据本项目工程的特点及甲方的工期要求,项目的主体结构施工进度为10天一层,楼层叠合板安装完3层,楼梯板安装一次的方法(错层安装)施工,预制构件安装前3天通知送生产方送货进场并验收要符合图纸要求。

1)进场的楼板分别编号,并注明楼板所在工程的位置。

2)材料进场及检验:预制板进场材料是否有翘曲、缺棱掉角现象,叠合板已经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100%,项目部与监理工程师一同验收,发现不合格品应直接退场。

3)现场堆放:放现浇板的场地平整,做混凝土硬化处理。.叠合板卸车前应在地面上放置方木.起隔离作用,叠合板堆放不许超过六个高。

4)内墙施工双排落地脚手架、外墙的预制挂架安装牢固可靠.9

5)安装前所需的工具、设备准备工作齐全并安全可靠。

6)标高开间尺寸轴线的复核无误后,并现场的控制线放设完毕,方可吊装。

7)详细检查支撑系统的可靠牢固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5.2施工流程

项目管理人员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认真地做好楼板的现场安装计划。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内容。

5.3叠合板施工:

(1)混凝土叠合板:板厚为60mm。平面尺寸根据图纸制定。预制叠合板的叠合面应有凹凸差不小于4mm的人工粗糙面,表面不得有疏松层和浮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要有出厂合格证。

(2)支座支模及支板带的木板、木方或定型支柱等应按施工方案配制。

(3)机具;垂直运输机械、钢卷尺、撬棍等,针对板吊装配置所需要的吊钩、吊索、钢丝绳;配备必要的对讲机,保证安装顺利。

5.4作业条件:

(1)依据图纸、规范、叠合板图集以及洽商的要求,绘制叠合板安装图。其中应表示出叠合板的平面位置、型号、板缝尺寸、支座搁置长度、支座支模位置、临时支撑位置,以便叠合板安装。

(2)检查叠合板的质量:详细检查有无裂缝、缺损,检查叠合板的表面质量。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得使用。并按安装图核对叠合板的型号和规格。

(3)检查标高及轴线。墙的钢筋及模板办完隐、预检。

(4)叠合板的堆放及场地要求:

①场地应事先整平夯实、并用混凝土硬化堆场。

②板应按型号、质量等级、品种和生产日期分别堆放,并注意受力方向。

③堆放时使板与地面之间应有一定的空隙,并设排水措施。板两端(至板端200mm)及跨中位置均应设置垫木,当板标志长度≤3.6m时跨中设一条垫木,板标志长度>3.6m时跨中设两条垫木,垫木上下应对齐、对正、垫平、垫实。不同板号应分别码放,不允许不同板号重叠堆放。堆放高度宜不大于6层。条件允许时应随到随上楼。

(5)墙四周支模及拼板缝支撑和板的临时支撑,按施工方案安装完毕,并做完预检。

5.5预制板安装

1)线位控制:安装前先弹好叠合板水平及标高控制线,注意核对水暖、消防预留洞的位置,沿着管、洞中心做十字交叉线,在预制板的边缘和墙模板的上端都做好标识,作为预制板安装的水平方向的定位点之一。

2)在混凝土墙上打好标高控制线(结构+500mm水平线),给定预制板楼板底部的标高。叠合板支架:(1)模板安装按规范施工,立杆支撑按设计方案进行,严禁随意变动,支杆顶排木方。(2)楼板的支撑体系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楼板支撑体系的水平高度必须达到精准的要求,以保证得楼板浇筑成型后底面平整。楼板支撑体系的拆除,必须在现浇混凝土达到规范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

3)现浇板及现浇带模板安装:模板面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龙骨为70×50方木,支撑采用承插式脚手架支撑体系。

5.6预制板吊装:

(1)预制楼板的安装铺设顺序按照板的安装布置图进行。

(2)楼板吊装前应将支座基础面及楼板底面清理干净,避免点支撑。

(3)吊装时先吊铺边缘板,然后按照顺序吊装剩下来的板。

(4)每块楼板起吊用4个吊点,吊点位置见叠合板深化图,距离板端为整个板长的1/4到1/5之间。

(5)吊装索链采用专用索链和4个闭合钓钩,平均分担受力,多点均衡起吊,单个索链长度为4m。

(6)楼板铺设完毕后,板的下边缘不应该出现高低不平的情况,也不应出现空隙,局部无法调整避免的支座处出现的空隙应做封堵处理;支撑柱可以作适当调整,使板的底面保持平整,无缝隙。

6结论

PC构件装配式建筑效益要明显优于传统建筑,对PC构件标准化进行推广,更加有利于当下房屋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行业在当下发展迅猛,但是其设计标准不一,导致各单位在配合方面,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在PC构件装配式建筑效益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对PC构件进行推广和应用,扩大其应用范围,成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发展PC构件过程中,加强PC设计的标准化和PC构件标准化发展,将是装配式建筑对PC构件应用的一个必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