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群众美术艺术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试谈群众美术艺术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

樊迪

(河北省临城县文化馆樊迪054300)

【摘要】:当前,各地蓬勃发展的群众美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群众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研究、研究其渊源流派、发展脉络和自身特有的内在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其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群众美术艺术社会发展作用

美术艺术的创作是多少有些神秘的,而美术艺术的影响力,也是有很多神秘的。因为作者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线条,有时是融入了作者的心血和苦心思考而读者不一定可能觉察的,就像贾岛先生的推敲故事如果没有讲出来,别人谁会觉得这个敲字或推字有什么学问,也就像一个过生日的少年将自己精心打扮一番,结果并没有人注意到他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同一样。而另一方面,作者不经意的一点一画,说不定在观众或者读者心里激进一阵心动。这也就是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有时你说这是对牛弹琴的结果,而有时这种结果让人喜出望外,有时又会让人啼笑皆非,更有时会让人叹息不已,痛不欲生。群众文化艺术具有认识、教化、审美、娱乐、交流、传承、塑造等功能,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是文化繁荣的基础,社会进步是文化兴盛的条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也必然伴随文化的兴盛和繁荣。完善群众文化艺术服务体系、扩大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增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势在必行。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深刻认识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她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群众文化美术艺术的内涵及其特征。群众文化美术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原始社会先民的生产劳动之中诞生以来,寄托着先民的美好社会理想,洋溢着和谐精神。群众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征以及它的多姿多彩、共荣共茂,更呈现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核。

群众文化美术艺术是指人们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娱乐和陶冶情操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社会历史现象或是指以广大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反映当地社会生活,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文化或意识形态。群众文化艺术是人们自娱自乐、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广大群众的劳动生产、生活过程之中,植根于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例如,广场文化、全民健身、老年活动室、社区活动书法比赛等。正是因为有了群众的主动参与,群众在享用群众文化艺术的过程中才一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艺术的独特性。第一、群众文化艺术概括了主体为群众,客体为活动;第二、群众文化艺术内容广泛,以文化娱乐、自娱自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三、群众文化美术艺术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

二、群众文化美术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群众文化艺术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群众文化艺术促进社会发展是由群众文化艺术的三大基本功能即宣传教化作用、普及知识作用、精神调剂作用决定的,并通过三大基本功能的发挥,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因此,先进、科学、健康的群众文化艺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殊作用,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繁荣群众文化艺术是当今新形势下的一项特殊的任务。群众文化艺术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群众文化美术艺术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信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需要先进文化的引导、整合。群众文化艺术具有传播和整合效能。通过积极创作弘扬和谐精神的优秀群众文化艺术产品,通过广泛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表达和谐社会的理想,宣传社会发展的主张,使社会发展的精神深入人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传统的群众文化艺术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精华。“文以载道”、“寓德于文”、“寓德于乐”、“寓德于情”是群众文化艺术的传统。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由于它的群众性、教育性、娱乐性特征,历来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具有宣传教化和陶冶性情效能,可以培育人的品质,塑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提升人的文化精神,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群众文化美术艺术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和谐社会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经验承载体,具有普及知识作用,即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领域,提高生活能力。在社会发展中,通过群众文化艺术传授交流效能的发挥,可以使人们在参加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增长知识、经验和才智。群众文化艺术的社会教育效能具有广泛、业余、灵活、方便、普及、实用形式多样的特点,可以为广大群众开辟广阔的学习空间,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群众文化艺术通过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素养,促进社会更和谐的发展。

当前,各地蓬勃发展的群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也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辽阔的大地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无不以浓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基础,折射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多姿多彩的时空貌像,散发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日久弥新的独特魅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让丰富的群众文化资源转变为可开发和利用的共享增殖资源,是思想观念的转变。繁荣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但促进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同时,也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