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刘十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刘十芬

刘十芬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益阳413500

【摘要】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通过风险管理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风险管理,对照组仅做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风险认知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护理配合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患者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风险认知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高龄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老年患者日趋增加,而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容易导致骨折的发生,其中以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最大,呈逐年极速频发的老年髋部骨折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威胁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因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日趋衰老,各器官组织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降低,常出现身体多种病变,容易引起髋部骨折的发生并出现各种并发症。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减少患者风险的发生,提高患者对风险的认知,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施有效护理措施和加强风险管理便成为髋骨骨折治疗的关键。临床发现,护理工作对高龄髋部骨折临床症状的缓解具有改善作用,为了降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风险的认知,增加老年患者对疾病治疗信心[1-2],我院特收集8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风险管理分析,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80例,年龄62-81岁,平均年龄71.26±1.23岁,男性36例,女性44例,均符合髋部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年龄64-81岁,平均年龄73.68±1.71岁,男性19例,女性21例;对照组40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2.46±1.49岁,男性17例,女性2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风险管理,对照组仅做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提高并强化医患双方的风险意识:组织科室各级护士每周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取得的成效进行分享,每周进行一次风险管理会议,让护理人员了解相关法律知识,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流程,掌握高龄髋部骨折的疾病知识.要求各级护士在护士过程中对患者及亲属进行详尽、耐心的疾病相关知识讲解,让患者及亲属对疾病有更深入和正面了解的同时也能掌握疾病的相关护理办法。

1.2.2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在护理操作时,应语气柔和,让患者了解每项护理操作的意义,避免患者因对护理工作不理解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心理。护理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解决患者反映的不适症状,多听取患者意见,多给予关心问侯,尽可能使用鼓励性言语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取得患者的信任,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风险认知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注:X2=10.322P<0.05

3讨论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下肢肌肉乏力,协调性降低等问题极易跌倒,造成骨折、裂伤或头部受伤等一系列损伤,甚至部分老年人摔倒会导致猝死。据不完全统计,高龄髋骨骨折中有90%是因为跌倒引起。高龄髋部骨折作为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疾病[3],因为长期卧床,导致老年患者身体各机能也同时出现急速衰退,常常合并压疮、感染、肌无力、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给老年患者正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和痛苦,随着病情的加重甚至导致患者进一步残疾甚至死亡。常规护理措施可以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各种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可以提高患者一定程度的生活质量[4]。但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甚少,抗风险能量差,情绪低落,对治疗效果缺乏信心。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加强护理人员职业素养的同时促进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降低患者风险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本研究证明,风险管理对高龄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5],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降低患者发生风险机率等。风险管理是一种安全性高、满意度高、护理质量高的护理模式,应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锦莲.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4):1728-1730.

[2]张阔,张秉楠,吴捷等.老年人心理弹性、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的结构方程模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83-3385.

[3]梅磊.高龄患者髋部骨折90例临床治疗[J].中国伤残医学,2014,23(1):44-44,45

[4]梁燕霞,龙小艳,杨春霞.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中的应用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5]王丽苇,李恩萍,漆少华等.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12(5):2962-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