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道路施工病害与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探究市政道路施工病害与质量控制

陆明赵蒙

中交三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市政道路是城市中的主要道路形式,在平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政道路时常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其中路面病害就是一种极为常见的问题。基于市政道路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必要性,为了促使其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道路施工管理人员要对市政道路病害及时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及时地提出质量控制措施。这在现如今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病害;质量控制

导言: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有着很大的风险性以及复杂性,所以必须要保证整体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确保每个施工工序的有效性,针对其存在的施工病害,做好及时的分析控制,在保证人员施工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

1市政道路常见的病害分析

1.1路基翻浆病害的出现

路基翻浆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北方地区的市政道路病害,这一病害现象较容易出现在市政道路中地势较低、水位较高的位置。而地势低的地方就比较容易积水,此时如果施工道路中存在粉性土,而在施工过程中隔离层设置又不合理,水在粉性土层中非常容易以毛细管水的形式快速上升。而当土中水分变多时,粉性土的强度又会快速降低,非常容易造成路基失稳。此时的路基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就会产生翻浆的现象。如图1所示为路基翻浆示意图。

图1路基翻浆示意图

市政道路中一旦出现翻浆现象就会直接影响道路的整体稳固性,翻浆区域的强度就会大幅度下降,进而引发路面裂缝、塌陷,使得车辆行驶困难。

1.2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

负责施工的单位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岗位责任制,能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能够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就施工的专业技术方面内容进行教育和培训,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所有的施工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应该要接受岗位考核并持证上岗,另外,在培训后,应该通过考核评价环节,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掌握水平进行评价,督促他们不断提高,也可以有效的衡量培训的效果,对于施工人员要进行资格、技术水平认证。

1.3对于主要施工环节进行妥善处理

针对施工中的一些主要环节要做好处理,应注重对路面的施工管理和养护工作,预防病害发生。要严把好材料质量关,采用优质沥青。在进行碾压路面工作时要确保是最佳含水状态下进行,尽早铺筑上层或封层,减少基层干缩,加强软基处理,对构筑物两侧回填必须充分压实或加固处理,避免不均匀沉降。出现横向裂缝的问题,要根据其裂缝大小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较小就可以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灌缝封堵,较大的话就需要用细粒式热拌沥青混合料填充捣实和热封口。如果是由于山沉降差异引起的横向裂缝,处理方法是要先将裂缝填实,后沿横缝加铺格栅重新摊铺上面层。如果在这些环节中不按照方法进行妥善处理的话,就会导致路面病害发生。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进行规范化的施工程序操作,将土分层压实,严格禁止施工人员在填筑的时候,加入建筑垃圾等其它的杂物,避免一次堆填后就进行表面振压,需要先经过检测,在确认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回填下一层土。

1.4检查井周围塌陷的现象

目前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检查井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于后期市政管线的维修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检查井又会导致市政道路碾压难度加大,容易在检查井附近发生塌陷、下沉以及积水等现象。特别是严重塌陷的情况的产生,极其容易发生跳车现象,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危害。虽然设计之时就已经尽可能地将检查井安置在偏离车辆经常通行的位置,检查井本身所承载的负荷力与其余部分相比要小很多。但是由于城市交通车辆较多,不可避免地会将负荷力传递至检查井附近,而井周部分路基的碾压密度本来就比较差,久而久之就会使得检查井附近发生塌陷、下沉,进而使得雨水难以正常排出,造成积水淤积难以迅速排出的现象。

2市政道路质量控制的分析与对策

2.1选聘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提高建设水平

在市政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市政道路的施工单位要严格秉持高水平的选拔标准选择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尤其是对于现代化施工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择优选聘,按要求进行考核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由施工管理单位定期组织专业人员检查道路的实际施工现场的建设进度和质量状况。此外,强化施工监督单位对其施工人员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及时的指出其在道路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整改工作。

2.2强化施工关键环节,提高控制力度

针对市政道路中常见的病害,市政道路管理单位要强化对市政道路修建工作关键环节的控制,尤其要做好道路路基建设的施工以及路面养护施工工作方面做好严格的控制。具体而言,在路基建设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隔离层或上封层的处理,针对含水量较大的地段做好软基处理工作,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专业化的施工。在路面养护中,做好定期的巡视巡检工作,一旦发现沥青路面有裂缝出现的迹象,尽早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等进行修补,避免大面积的裂缝的出现,从而避免影响路面正常使用的现象发生。

2.3加强设计环节施工质量的控制

市政道路由于其本身设计的复杂性及施工的困难性,在工程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道路的整体质量,首先要提高设计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施工图纸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参考依据,设计环节的科学性、合理性最终都要反映到施工图纸上。一方面,施工勘察人员要对整个施工道路修建区域的地质条件进行细致的勘测,对于含水量较大、强度和硬度本身较弱的土质要详细描述、标明范围;另一方面,要求专业的道路设计师能够针对城市中的地下管道、通信管线等与道路修建相关的城市设施进

行总体的了解,结合地勘报告做出合理的结构安排,并提出施工建议。在勘查设计阶段就把工作做细致,从根本上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2.4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之初,便要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将施工合同当作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细则,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系统执行性强、严密性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质量控制的顺利开展,才能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指导。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相应程序的要求,加强执行力,提高对施工过程中每一环节的监控力度。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设置专门的岗位及人员,负责监督、检测质量控制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控制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严格遵循施工工序的要求办事。除此之外,相关单位也要加强条件建设,最好能够建设专门的实验室、观察室,从而为在施工场地的独立实验、检验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确保监测数据的定期抽验工作、复检工作可以得到有效开展。同时,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全过程中的监督与控制,也是提升检测准确度与施工效率的有效措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把控十分繁复,牵扯的要素多,但也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所以,工程人员必须加强对各工程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市政道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清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病害及防治措施探究[J].建筑知识,2016(8).

[2]刘海洋.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6(32).

[3]曹禹.探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建筑建材装饰,2017(21).

[4]张文武.市政道路路基病害处理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与企业,2013(2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