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护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肺癌术后护理要点

邹筠

邹筠

【摘要】本文从7个方面讲述肺癌术后护理要点,包括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合适体位、控制疼痛、休息活动与饮食营养、维持引流通畅、术后预防感染和心理与社会支持,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护理;肺癌术后;要点

【中图分类号】R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41-02

近年来肺癌患病率不断提高,肺癌术后的护理对疾病的预后和康复越来越重要。首先应加强对术后生命体征、体位、疼痛的护理,其次应增强术后休息活动与饮食营养、胸腔引流、预防感染的护理,最后应重视心理与社会支持的护理。因此通过本文可以进一步了解肺癌术后的护理要点。

1术后生命体征、体位、疼痛的护理要点

1.1监测生命体征:安置术后回病室的患者:搬动患者时动作轻稳,注意保护头部及各引流管和输液管道。术后2~3小时内,每15分钟监测1次生命体征。待脉搏和血压稳定后改为30分钟至1小时测量1次。注意有无呼吸窘迫的现象。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并协助处理。术后24~36小时,血压常会有波动,需严密观察。若血压持续下降,应考虑是否为心脏疾病、出血、疼痛、组织缺氧或循环血量不足所造成。

1.2给予合适体位:麻醉未清醒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分泌物吸入而窒息或并发吸入性肺炎。血压稳定后,采用半坐卧位。肺叶切除者,可采用平卧或左右侧卧位。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者,应避免手术侧卧位,尽量选择健侧卧位,以促进患侧肺组织扩张。全肺切除者,应避免过度侧卧,可采取1/4侧卧位,以预防纵膈移位和压迫健侧肺而导致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有血痰或支气管瘘者,应取患侧卧位。避免采用头低足高仰卧位,以防因横隔上升而妨碍通气。若有休克现象可抬高下肢以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

1.3控制疼痛:当患者主诉疼痛时,一方面,要相信患者有关疼痛的主诉,全面评估疼痛。评估内容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持续时间;使疼痛加重或缓解的因素;影响患者表达疼痛的因素,如种族、文化、性别、年龄等,对患者有关疼痛的描述及行为表现应如实记录。一般非肠道给药应在给药后1530min,口服给药应在服药后1h开始评估疼痛缓解的程度及镇痛的持续时间。另一方面,合理控制疼痛。1)药物止痛,遵医嘱按时给药。在观察药物镇痛效果同时要警惕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使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的便秘,预防方法是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按时给缓泻剂,便秘严重时需口服或直肠给予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浓缩汁或高渗性药物;2)物理治疗,如按摩、针灸,经皮肤点刺激等;3)心理治疗,调整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如松弛术、引导想象分散注意力、音乐疗法、生物反馈等,必要时请心理医生、精神病医生进行治疗;4)促进舒适,如帮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提供舒适整洁的病床单位、保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调节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等。

2术后休息活动与饮食营养、胸腔引流、预防感染的护理要点

2.1休息活动与饮食营养:术后应保证身心休息,合理营养。根据患者病情及体力,适当活动,保证每天睡眠7~8小时,促进机体免疫力增强。术后早期,可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做深呼吸运动、四肢主动活动、自行翻身和坐起、足趾和距小腿关节的伸屈运动等。对痰多者帮助叩击拍背、指导其做有效咳嗽,以利痰液排出。促进手臂和肩关节的运动,预防术侧胸壁肌肉粘连。向患者解释早日下床活动的重要性,督促其根据耐受程度逐步增加活动量。

术后饮食的恢复视手术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进食高蛋白(合并肝性脑病除外)、富含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食欲差的患者可劝导少量多餐,保证每日充分饮水。当患者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时,应由静脉供给充足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必要时早期提供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

2.2维持胸腔引流通畅:按胸腔闭式引流常规进行护理。密观引流液量、色和性状,当引流液出多量血液时(每小时100~200毫升),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告知医师并协助处理。全肺切除术后所置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以保证术后患者胸腔内有一定的渗液,减轻或纠正明显的纵膈移位。一般酌情放出适量的气体或引流液,维持气管、纵膈于中间位置。每次放液量不宜超过100毫升,速度宜慢,避免快速多量放液引起纵膈突然移位,导致心脏骤停。同时应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预防肺部感染、出血、肺水肿及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2.3术后预防感染: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指导,如患者在术前应练习床上排便,深呼吸、咳痰练习及肢体活动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黏稠度及气味,根据病情需要给予患者体位引流、雾化、吸痰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观察切口的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敷料的干燥;注意切口的温度、湿度,同时加强皮肤和口腔护理。

3心理与社会支持护理要点

当肺癌患者怀疑(或已知)自己患有肺癌时会引起强大的身心应激,心理应对的结果对疾病本身可产生明显的正性或负性的影响,因此护士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角色,可通过各种途径给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心理与社会支持和帮助。

首先,亲近患者,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护士的责任是了解其哀伤过程,针对不同时期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帮助。重要的是充分理解患者的言行,设身处地的从患者角度考虑问题,不加批判。

其次,帮助患者面对现实,树立信心。根据患者本人的意愿,决定是否要将癌事告知本人。如需告知,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和场合逐渐告知患者患癌真相。让患者正视现实,调整情绪,投入与癌抗争的状态。

最后,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抗癌挑战。①保持积极态度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和解决遇到的问题;②提供更多资源,如友好访视,介绍抗癌协会,提供有关抗癌的资料及活动等信息;③切实帮助患者安排好日常的生活、休息、饮食和活动等。

4结论

本文给出了肺癌术后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帮助,对疾病的预后又有很大的意义。对于护理人员,熟悉并掌握肺癌术后护理要点,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对于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并认识肺癌术后护理要点,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医护关系。

参考文献

[1]李乐之.肺部疾病病人的护理.//曹伟新.李乐之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0.6:417-427

[2]卢惠娟.肿瘤病人的护理.//曹伟新.李乐之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0.6:154-164

[3]许勤.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曹伟新.李乐之主编.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0.6:154-164

[4]陈荣凤.曹梅娟.舒适.//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0.11:249-253

作者单位:437000湖北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