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8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80例临床观察

陶冶

陶冶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医院021000)

【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d,给予临床常规的治疗,包括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血糖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加用银杏达莫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临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大胆推广应用。

【关键词】依达拉奉进展性脑梗死神经功能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2-0192-02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局限性脑缺血、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呈阶梯式的逐渐加重,是急性脑梗死中常见而严重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26%~43%,其致残和致死率极高。近年来,我院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所有患者发病72h内,经头颅CT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疾病诊断标准,排除血压>180/120mmHg、严重心、肾功能障碍、心源性脑梗死、对依达拉奉过敏患者[1]。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5.4±3.6)岁,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6.1±2.9)岁。

1.2方法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d,给予临床常规的治疗,包括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血糖、降脂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用银杏达莫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每次在30min内滴完。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治疗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临床治疗效果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有关疾病的治疗标准:①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分降低90%以上;②显著进步:缺损分降低46%~89%;③进步:缺损分降低18%~45%;④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或病情恶化[2]。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3讨论

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可持续6h至数天,其多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血小板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和血栓形成的核心环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暴露了内皮下胶原组织,在炎症细胞的趋化下,以及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血小板粘附在破裂处,活化并释放血栓素A2、二磷酸腺苷、凝血酶等,使血小板聚集,与凝血瀑布的终产物纤维蛋白交联,形成血栓,最终使动脉管腔狭窄。继而使得血路减速甚至停滞,导致梗死面积不断增大[3]。依达拉奉是是一种小分子量的自由基清除剂,其血脑屏障穿透率约为60%,它能够有效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刺激前列腺素的生成,减少炎性介质白三烯的生成,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缩小缺血半暗带发展或梗死的体积,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使其恢复正常。此外,静脉给药之后可以依达拉奉可以清除细胞内的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并不会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的溶解或出血时间,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从而达到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症状和活动障碍的目的[4]。

在本案例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治疗后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无1例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蔺庆春,朱春记,焉传祝,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药学与临床研究,2008,16(1):54-56.

[2]胡新建,宫珍卿,刘维伟,等,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6):27-29.

[3]张丹,李琛琛,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7):43-44.

[4]张胜安,张磊,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9):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