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屏蔽门安全及应急处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地铁屏蔽门安全及应急处理探讨

邹博文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摘要:屏蔽门作为安全防护门已被大规模应用到地铁行业,它不仅有安全节能的作用,而且美观舒适。随着屏蔽门检测指标的逐渐规范化,地铁屏蔽门暴露出一些安全问题,针对具体情况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避免危险的发生。

关键词:屏蔽门;防护装置;安全隐患

1地铁屏蔽门介绍

(1)地铁屏蔽门。屏蔽门是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广泛用于地铁站台中。它在站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地铁站台并将列车与地铁等候区分离的一种装置。地铁屏蔽门从结构上分为封闭式、开放式和半高式3种。目前地铁系统中屏蔽门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配件。(2)作用。安装地铁屏蔽门有许多好处。一方面可以保障列车和乘客进出站时的安全,另一方面还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司机对前方的瞭望次数,从而减轻司机的视觉疲劳,第三是能有效地减少空气对流而造成的站台冷热气的流失,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噪音对车站的影响,这些都可以为乘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具有节能、安全、环保、美观4大功能。随着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屏蔽门将会在地铁系统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3)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地铁屏蔽门一般都采用不锈钢制成,主体分为门体结构和门机系统。滑动门与列车停车时的每扇车门相对应,并于车门同时开启或关闭,供乘客上下车。手动解锁机构与置于顶盒内的闭锁机构联动,在滑动门关闭时,闭锁机构可防止外力作用将门打开,但在非正常运营模式和紧急运营模式时,站台工作人员或乘客可手动打开滑动门,实现解锁。

2屏蔽门的发展背景

屏蔽门装置于1983年应用于法国自动捷运系统VAL的里尔地铁,其生产商西门子公司向瑞士玻璃门生产商KabaGilge-nAG为列车月台特别定制自动滑门,成为世界上最早安装玻璃屏蔽门的铁路系统。其后欧洲及世界各个国家乃至广州上海等城市的早期地铁线路都准备或已经正在改造月台以便于加装屏蔽门,而兴建中或规划中的新线路都会全线安装。

3地铁屏蔽门存在的安全隐患

(1)地铁屏蔽门虽然很好地改善了乘客上下车的状况,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例如它一般是被动式防护,列车紧急停车按钮、红外线探测等装置,如果没有人为的触碰或影响将不进行安全防护功能,对乘客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2)地铁屏蔽门间隙夹人现象也时常发生,地铁界限分为列车运动最大界限、屏蔽门安全空间、等候区域3部分,间隙位于列车运动最大界限和屏蔽门安全界限之间,又考虑到屏蔽门发生意外的形变程度,而预留出一定的空间,一旦乘客进入其中,司机和站务人员又未及时发现而启动列车时,会造成极大危险。(3)屏蔽门容易受物理破坏。如果受到外力碰撞,焊接缺陷等,会造成玻璃破碎,这种情况下不仅对乘客是威胁,如果碎片掉入轨道,更会影响地铁的正常运行。屏蔽门系统中具有夹人检测功能,当屏蔽门夹人屏蔽门不能关闭时列车不能从站台动车,当屏蔽门检测故障时需检查所有屏蔽门机械关好后,再打“互锁解除”到合位,让屏蔽门系统向列车发出可以动车信号,或是屏蔽门因故障不能关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可以打“互锁解除”到合位,打到发出让列车可以离站信号。由此可见,打“互锁解除”前的确认是否安全是关健。(4)屏蔽门与车门之间空隙设计在行车最小设备限界要求,当车门与屏蔽门都关闭时,其空隙只能容下身材瘦小的成人或是孩童。由于红外线装置的不稳定性和激光方式装置的高昂费用影响,国内外地铁普遍采用物理方式来防止空隙留人。物理方式的安全设备主要在滑动门边缘加装防夹板和在站台尾端屏蔽门的固定门加装软管灯。(5)在屏蔽门即将关闭时乘客冲门或是有乘客仍在上下车都可能会导致屏蔽门夹人,原因有乘客自身原因、关门报警故障无报警声无灯闪、屏蔽门自动关闭或司机过早关门。

4地铁屏蔽门应急事件处理流程

屏蔽门应急事件处理贯彻“先通后复”的原则,即应先隔离系统故障部分,恢复系统正常部分工作,然后再对故障进行处理。在故障处理期间对于系统被隔离部分区域、丧失功能部分区域及重要设备房应组织人员进行定时巡视。要顾全大局,服从事故现场的统一指挥,无论是否责任事,都必须同样认真对待,主动与其它部门密切配合,完成事故抢修。对不能一次抢修完成的,应尽量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得无故延长抢修时间。要尽量减少对行车造成的影响。在抢修作业中要做到服从指挥,不得自作主张。

4.1单个、多个、整侧屏蔽门故障不能开启或关闭

(1)重新开关一次屏蔽门。(2)故障不能恢复时打就地(旁路该故障门)。(3)打就地不能解决打互锁解除。(4)打互锁解除不行切ATP以URM模式运行。(5)通知司机,因司机要开广播引导。(6)通知环调组织抢修。

4.2屏蔽门、安全门与车门不能联动

(1)车站人员上车添乘,协助车站开关屏蔽门。(2)安排车站配合开关。(3)司机人工打开屏蔽门。(4)组织抢修。

4.3现场关好,中央显示屏蔽门打开

(1)打互锁解除组织列车进出站。(2)如打互锁解除不成功,可尝试隔离一个屏蔽门尝试。(不建议使用应急门)(3)如隔离屏蔽门打互锁解除仍然无效,切ATP以URM模式运行。

4.4屏蔽门破裂、破碎

(1)扣停后续列车。(2)向车站了解是否影响行车。如影响行车,组织车站下线路清理。(3)如不影响行车打就地模式,组织列车限速25km/h进出车站。(4)组织门梯人员抢修。

5安全防护装置

(1)物理方法。常用的物理安全防护方法是锁紧装置。即门内安装机械锁并带有高强度把手,此锁紧装置,俗称轨道站台屏蔽门锁———全高应急门锁。工作原理是当电磁铁带动滑块向上运动,销跟随其移动,是锁舌转动并接连带动锁块转动脱离固定销,使小球绕固定点转动,从而触发开关接通电源。继而锁紧,避免出现危险状况。这种方法是传统机械防护方法,自动化程度不够,反应比较缓慢,效果比较差,依赖于人的反应能力。

(2)红外探测器。红外线探测器是常用的安全防护装置,结构和原理:一个红外探测器至少有一个对红外辐射产生敏感效应的物体,和可以让红外透过并划分区域的介质。电流-电压变换器把来自所述热电元件的电流变换成电压信号;在地铁门边安装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发射器在门上方发射红外信号,与接收器形成保护帘幕。一旦遇到障碍,接收器所接受的红外信号就会不均匀,而阻止门的关闭,以防发生意外。红外探测器的优势:环境适合性优于可见光,尤其是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的工作能力屏蔽性好,比雷达和激光探测安全且保密性强,不易被干扰,与雷达系统相比,红外系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安全装置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根据目前的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是锁闭结构原理复杂,开锁时要求各零件之间有较好的配合关系和准确度。

5安全防护装置的前景

随着屏蔽门系统设备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在地铁系统及其他系统的节能等各方面的优越性日渐明显,在地铁线路建设上,屏蔽门符合地铁系统发展的长远要求,因此前景良好。本文主要讨论了地铁屏蔽门的防护装置,并且重点介绍了红外装置的优势劣势及其前景。目前的安全防护装置还是有许多的不足,伴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屏蔽门的防护会越来越先进,其技术要求和做工要求也逐步提升,不仅要保证质量和结构,更要保证稳定可靠及后续的维护维修等,目前很多城市地铁站台都有安全屏蔽门系统,人们对屏蔽门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未来地铁屏蔽门的主要发展方向主要是安全,可靠。

6结束语

地铁屏蔽门在节能、安全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发展前景良好。通过对现有地铁屏蔽门设备及运用的分析,总结了屏蔽门夹人及破碎等事件的处理要求及注意事项,从而达到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地铁屏蔽门的风险区域分析和控制探讨[J].臧凤良.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4)

[2]在安全方面浅谈电子信息系统对地铁屏蔽门信息感应智能化的推动作用[J].张天翔.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12)

[3]地铁屏蔽门事故分析及风险控制研究[J].侯欣然,王楚涵,张九零.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