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研究

董国栋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园林绿化管理服务中心山东滨州256500

摘要: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及形成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城市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载体,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发展进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而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为城市基础设施赋予了全新的内涵与特点,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管理,也是保证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城市建设;基础设施

一、基础设施的定义

基础设施是指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所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载体,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在现代社会中,基础设施对促进资源集聚、经济规模效应以及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均具有重要作用;基础设施的健全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发达的主要标志。基础设施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不可贸易性。大多数基础设施是具有地域固定性,很难被移动,服务于一个地区或国家,很难通过贸易方式来进行交易或取得。例如高速公路、公园等无法通过贸易,不管是内贸还是外贸的方式来取得。第二,整体不可分性。一般情况下,只有当基础设施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并形成规范的系统才能更好的为民众提供服务。例如自来水厂需要具备供水管网才能提供服务,高速公路形成路网系统才能更好发挥作用,而单条道路如果没有其他道路与之相连时,几乎没有使用价值。第三,基础设施还具有公共物品性。公共物品性是指该产品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当市场机制出现了失灵现象,则由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1建设面临的问题

首先,面临的财政资金压力大。深究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呈现出投资金额大以及效益资金回收难等特点,以此也就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即政府部门,一般很少有其他社会上的资金加入其中;其次,无法有效维护市政基础设施。城市的发展得益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除了要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以外,在建成之后的运转阶段也要有专门的资金作为保证。然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却不注重维护,导致市政设施成为残次品。

2.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首先,水源及给排水系统建设。(1)针对水源的管理与利用;(2)针对给水与污水等资源的整合、供给以及排放等;其次,能源系统建设。(1)针对电力供应以及本地电源的建设;(2)针对燃气而言,在城市中建立一个以清洁安全为根本原则的天然气,并将其在全市区加以覆盖;(3)对于城市供热工作,在城市中全面开展供热,建立几种供热系统;再次,通信系统建设。(1)指城市邮政工作,全面提升邮件传递速度,将城市中的邮政运输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水平进行提升,以此实现全网通信实力的提升;(2)电信网络的建设,在城市中加快覆盖网络光纤化,实现宽带化与智能化,建立一个体现通信能力、业务种类丰富的现代化网络;(3)广播电视建设。在电视行业实现网络覆盖,在原来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实现与互联网的结合,以此满足人们对电视转播数字化与智能化的需求;最后,环卫、防灾系统。(1)环境卫生建设。遵循减量化、资源化以及无公害化的基本原则,全面控制城市中的生活垃圾,从垃圾的产生源头与传递途径入手,进而全面实现城市垃圾的有效管理;(2)建立防灾系统:以预防为主,防抗救灾为辅构建一个综合性质的防灾、救灾系统。

三、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有效措施

3.1加强环保建设和教育

基础设施建设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环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关系到后代人的发展,因此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节能减排对于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一是规定企业要将节能减排工作做到位。坚持谁污染谁治理,对未按照规定建设和运行污染设施的企业,个别公开通报,限期整改;二是坚决落实关闭小煤矿、小水泥厂、小造纸厂、化工厂;三是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四是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项目审批问责制、节能减排评价考核制度;五是加快先进节能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支持企业开发节能减排新技术。

3.2政府管制体制的改革

政企分离是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实行政企分离的管制体制,企业能够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管理体制。政府从经营者变为组织者,提高了政府管制的效率,政府不再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直接干预,从而企业可以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了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性改变。

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一是建立法人责任制,建立投资约束机制,实行全过程负责并承担风险。二是推行建设项目招标制,实行公开招标,择优对承包单位加以选择。

加大公众监督机制。对于那些与百姓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参与到城市的建设当中,使民众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

3.3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交通与城市的关系,如果处理恰当,规划和建设能适度超前,交通将会引导城市的发展,反之,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研究,就是为了抓住机遇,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加快建设步伐和管理能力的提高,使公共交通在城市总体功能中处于应有的地位,适应城市的发展。

加快公交一体化和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对机动车停放服务实行高收费管理,对临时停放实行更高标准收费。通过静态交通科学管理,限制城市密集地区个体交通的过度使用,倡导使用公交的出行方式。完善公交场站,在人流集散地、商业聚点建设更完善的交通换乘点,完善一些郊县改为市区的公交线路的建设,规划和新建各类大型公共场所和连片社区,将公交车站建设作为项目的配套设施同步建设。

3.4完善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城市供水排水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主要应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第一,保证城市水源供应。供应充足正常用水和饮用水,这就要求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建设和保护,限制甚至禁止在城市统一供水范围内的个人供水设备,提升水资源统一配置效率,保障水资源供应的安全性。第二,实行排水基础设施的规范建设。在具体设定排水设施的规模水平之前,必须要掌握目前城市排水设施的现状,然后根据当地降雨规模和积水程度来确定。在建设的具体过程中还要考虑各城市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建设排水设施。第三,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对污水的处理首先要对落后的基础设施进行系统改造,保证经污水企业处理过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使污水集中处理,减少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3.5建设高速信息网推进信息化

加快城市邮电通信设施建设包括电子政务建设、宽带接入网建设、互联网建设和移动通信网建设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网络建设。如果将信息网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更能够将信息网的先进性加以运用,例如可以把信息技术应用在道路交通设施和供水设施的管理等方面。引进先进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信息技术网络平台,以实现全市统一的各种城市信息网络平台为目标,全面扩展物联网技术和电商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各城市信息化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建设过程中制定一个完善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对相应影响发展规划实行的因素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为城市的长期稳定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