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思维

胡皓然

广西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530012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频发的一些问题,本文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提出一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从利用以往不同的新思维、新方法进行介绍说明,阐明创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希望引起同业成员的关注,在互相讨论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思维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位于高速增长期的的社会经济也为社会各业的发展带来了众多机遇。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行业面对市场经济下的浪潮背靠不断发展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大环境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也越来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法和较为系统的管理模式,在建筑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整体建筑工程管理行业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部分建筑行业业主不能很好地发挥现有工程管理的方法,不够重视管理手段;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业内部各方面快速更新换代,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新型材料、技术手段等等都对工程管理提高着要求,建筑工程管理亟待改善创新。

1建筑工程管理现况

1.1缺乏完整的体系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最明显的短板在于整个体系的不完整性,就我国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而言,综合性较强而导致整体组织繁杂,在面对具体的工程项目时难以对其多样化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一些监理单位也存在监督力不足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的问题,对于除工程质量之外的其他市场因素的忽视使得在建筑工程中管理缺乏能动性,因此目前都借由国外公司对国内部分大型工程进行承担管理。缺乏系统性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也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增添难度,不完善的规章制度不利于工程的顺利展开。针对这样的情况各建筑企业本应该设置配备相应的管理人才,构建具体管理单位,但由于认识的不足,导致整体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忽视,从人才培养的环节就开始出现缺口,管理人才的缺失一方面加重了在职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阻碍具体管理机构的形成与发展。

1.2与市场脱节

在传统的工程质量与进度管理中往往比较重视技术条件,鉴于技术条件在以往的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很多企业也就相应地将目光投向了技术条件这一方向的管理。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日新月异,其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制约也不断降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规律决定了经济条件对工程项目的制约势必要超过技术条件的限制,技术问题到最后大部分都落脚为经济问题。当然这并不表明技术问题已经被解决,而是说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技术限制正在逐步减弱,而商业条件(如资金,政策,市场环境等等)对于管理的影响逐步上升,只有充分考虑商业条件,重视工程管理对于资金、人员上的调配才能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经济利益。

1.3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落后

建筑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合适的管理理念,恰当的理念能够支撑起整个建筑行业的灵魂,落后的管理理念将导致管理方法与模式上的落后并制约建筑业的发展。而不正确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很难形成正确完善的法律法规(我国目前相关法律相当不健全),因此缺少法律规范的建筑工程管理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科学的施行标准,造成很多工程项目管理难以进行。以工程进度管理为例,不合理的管理方法脱离实际单凭以往工程建设中的经验施行管理,缺乏对具体项目的研究讨论,这样的经验主义很难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降低了工作人员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对能力,无法保障工程如期进行。

1.4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项目中由于重视程度低而导致管理人才的匮乏,以多数工程项目中配置的项目经理为例,项目经理不仅要承担企业与施工层的责任,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要担任项目管理总负责人的责任,因此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能够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管理队伍的水平,将直接促进工程进展,并间接为公司打造一个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并不存在这样的项目管理人才,很难找到既了解当前经济政治形式又能科学化管理团队的员工。而在人才培养阶段,由于我国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比较稀缺,大部分公司也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后期培训。

2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建筑行业多年以来在市场经济下经过持续发展已经拥有相对丰富的管理经验,其中有一些优秀的经验值得总结继承,同时也存在一些组织管理机构中难以解决的沉疴。在新时代下一些陈旧模式的弊端逐渐被暴露出来,因此利用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1组织机构上的创新

项目经理在以往的建筑工程管理拥有较大的支配权利,在签订合同后能够对施工集团各方面(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分配处理,但实际上项目经理并不是法人代表,一旦施工中出现问题,项目经理对于责任的承担则难以界定,这既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期或安全事故的处理。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组织机构上的创新实际上是追求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第一,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分配,对于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都要有具体的责任承担要求与规范;第二,制定考核制度,在工程的不同目标阶段依据任务进度的完成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并作为绩效的评定标准;第三,设立独立的部门负责监督记录,切实保证制度的实施,规范管理过程做好整体的监督管理工作。

2.2管理理念的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理念的指导,想要促进建筑行业长远发展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必须适时改变传统思维方式,重视管理创新引进相关人才,积极学习进步。公司企业也要转变思路正确认知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意义,敢于投资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推动管理制度和方法上的不断创新。简单来讲就是应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论是管理层采取管理措施,还是人员接受管理时都应提高注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同的工程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讨论研究提出相应措施。首先,负责工程开发的企业决策层应改变传统观点,理解建筑工程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作为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导向力量应从思想与资金两方面进行双重支持,充分认识到工程管理创新的目的所在。值得注意的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指向未来的工作,建筑开发企业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放置在什么样的地位,即与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紧密相连。

2.3工程技术的创新

建筑工程整体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工程技术的支持,从一开始的作业工程技术就决定着工程顺利与否的走向,而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则与工程的效益紧密相连。由于复杂繁琐的信息,建筑工程管理离不开技术支持,当下最受欢迎的管理信息化能够对于施工人数、施工工序、项目进度等涉及工程各方面信息进行有效汇总管理,资源共享和动态管理也能使管理人员更好地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快捷高效地作出反应。

2.4人才培养创新

追根溯源,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最依赖还是进行具体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高低一方面制约着公司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决定着整体行业的发展水平。人才培养作为不可忽视的话题,应当引起建筑业的注意,运用新思路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员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够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稳定整体行业,实现持续的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想要切实的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将传统的管理理念摒弃,采取创新思维进行管理,唯有如此,才能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毅.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5(15)

[2]倪高飞.探索建筑设计中的创新[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

[3]彭刚龙.创新思维下的景观设计[J].现代园艺.2013(24)

[4]苑晶.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施[J].建材与装饰.2018(15)

[5]侯华.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江西建材.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