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教学五不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2-12
/ 1

语文多媒体教学五不可

张德乾

江苏泗洪县魏营中学张德乾

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更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展现出了极大的优势。

但是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破坏作用,语文多媒体教学要做到五不可。

一、不可使课件牵强、拙劣

不好的课件或是牵强的拙劣课件会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学生准确的掌握知识。有些教师有时由于准备时间的仓促或找不到理想的课件,不得不用一些并不恰当或不适合的内容代替,而正是这些内容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和教师传授知识的准确性。例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时,我们如果找不到鼎湖山山泉的录音,而用其他录音代替,学生不但不能欣赏鼎湖山山泉声音的美,而且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我想这就是利用多媒体一味地追求形式,而忽视了教学效果。

二、不可影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虽然能给我们教学带来诸多方便和好处,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它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更不能让它替代教师的有创造性的工作,我们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合理有效的东西,特别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是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因为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演示员,更是一个教育者、引导者。但有的教师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有时一节课忙着操作键盘和鼠标,既不深入讲解,也没重视难点的板书,这是由过去教师讲的传统的单调走向新的现代化的单调。

三、不可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需要情感交流的。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扩展,又有感情的交流。“亲其师,信其道”,尤其是我们语文教学更是教师以情感、人格魅力等去感召学生,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一颦一笑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而多媒体教学中“人”与“机”交流缺乏能动的感情交流,教师缺少和学生的交流,教师成了放映员,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自然就会大减。

四、不可使教学过程机械化

检验一位教师的教学是否有经验,从他对课堂灵活性的驾驭能力上可以看出。语文这门灵活性比较强的学科,根据课堂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提出的问题情况,课堂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显示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而老师制作课件时都事先预设好了分析课文的内容、板书、问题及其答案,课堂上很难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去朝自己设计好了的答案上去苦苦地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埋没了一些有创意的见解,这种机械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是不符合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五、不可影响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欣赏

什么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认为,适合学科的,适合文本的,适合学生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语文是学习、欣赏、运用语言文字的学科,该学科因其丰富的想象空间和人文内涵,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一味的用课件播放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就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从另一方讲,教师在剥夺学生欣赏语言文字的权利。

例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飞红滴翠记黄山》时,一股脑儿的把黄山的图片都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就会想到黄山就是这样美了,而我们课文语言的文字描述就给学生以无尽的遐想,他们欣赏着优美的语言文字,头脑就会展开无限的遐想。这是画面所不能代替的啊!如果我们一味的让学生欣赏图,岂不是把我们的语文课上成了美术欣赏课了。而我们语文课应该是语言文字的欣赏啊。

再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伟人细胞》时,我们把电影《男生贾里》这部电影中有关这一课的内容都放给学生看,很多学生就会认为什么都知道了,不会再去想读课文了,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也就失去了魅力。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是每位教师都应该掌握和研究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但在教学中一定慎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