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好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8-18
/ 2

如何培养好习惯

滕燕

滕燕(盐城市实验小学江苏盐城224000)中图分类号:B842.6文献标识码:A

关键词:好习惯培养教育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本学期我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一、抓住时机,具体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一时很难适应角色的转换,对学校的学习完全生疏,许多规则和道理对成人来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对孩子还得具体从头一点一点地讲清楚,孩子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例如,刚入学的新生,听到上课铃响时,总是乱哄哄的。我根据孩子们爱记儿歌的特点,编出了三字经:“铃声响,进课堂。快坐好,速安静。坐如钟,站如松。手放好,脚放平。老师讲,记在心。”同学们很快就记住了。接着,我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结合《三字歌》的贯彻落实,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三个一",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方,态度自然大方,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吐字要清楚。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通过大家的努力,我班的纪律有了很大的改变,得到了任课老师的称赞。孩子们的习惯正逐步形成,趁势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激起他们更深层的好胜心。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其言行举止、性格习惯等都对学生耳濡目染的感染和熏陶作用,与其夸夸其谈,一次又一次的说教,倒不如自己身先士卒,对此,我深有体会。我班学生的劳动能力、动手能力都很差。记得开学时,好多学生拿了扫把不知所措地站着。看着这一切,我只得压住了心中的怒火,手把手地一个一个教,将近一个月,做值日生成了我的必修课。但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学会扫地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还有学生告诉我他今天帮奶奶扫地了,奶奶夸了他一整天。看着他们天真的笑脸,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三、重视联系,双向配合。

孩子的进步,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家长。为了更好地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孩子进步了,家长也高兴了。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只要班上搞什么活动,家长总是全力支持。双向管理学生主要采取定期召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根据本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父母必读"等,同时对家长提出要求:为孩子在家里创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为孩子做好榜样。

下面谈谈自己在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上的一些做法。

(一)训练法

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我认为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训练法对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一些大道理一时半会儿很难被他们理解,但是,在训练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理解了。这时的习惯已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因此他们会受益终身。训练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中心环节,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在训练中我做到三个结合:

(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练习。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要矫正就更需要有坚强的意志,不断地同坏习惯作斗争才能形成,在训练中要强调“反复”、“严格”四个字,不怕麻烦。

(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

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制定了四条要求:一、书写规范、二、格式正确、三、正确率高、四、按时完成,及时订正。用这四条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予评判,好的印上红旗或小红花,开展一日无错题活动。经常在全班展览,鼓励本人,促进大家。

(3)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我认为检查评比工作必须坚持下去。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对学生的纪律、卫生,做到“天天查、周周评、月月总结”。开展争当“金色少年”评比活动,评出纪律标兵、文明礼貌标兵、劳动小能手……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形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检查评比终究是外力,养成好行为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把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依据小学生评价手册,每月认真进行四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

(二)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正面引导,讲故事、看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办法提高认识。说服教育要注意艺术性、趣味性,用趣味活动激发动机。由于把说服教育与趣味活动结合起来,学生积极性很高,做事磨蹭的现象减少了。

(三)榜样示范法

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法也尤为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当然,转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只靠学校、老师是不够的,还需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携手努力吧!

[参考文献]

《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叶奕乾、祝蓓里.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