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

巴春玉

巴春玉(中信银行郑州分行,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商业银行的风险特性决定了加强风险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要保证信贷管理职能的有效运行,商业银行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信用风险管理环境,在组织、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使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风险之一,它对我国宏观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和稳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部控制概述

控制是指控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活动掌握住被控制对象使其不能任意活动或者超出范围;控制强调的是修正、影响、操纵和调节,而不只是强制。按照其实施控制活动的主体不同,其可以被分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外部控制是指来自企业外部的如监管部门、税务机关、审计部门等对企业的控制影响。

为了促进商业银行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认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为了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和机制。银行内部控制作为银行的一种风险控制行为,是以在保证银行各部门和员工的行为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程序化和效率性,切实防范银行各种风险的产生为目的,通过银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各级管理人员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控制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分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风险检查、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全面、审慎、有效、独立的原则,包括:(1)内部控制应当渗透到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并由全体人员参与,任何决策和操作均应当有案可查;(2)内部控制应当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设立新的机构或开办新的业务,均应当体现“内控优先”的要求;(3)内部控制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任何人不得拥有不受内部控制约束的权力,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应当能够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4)内部控制的监督、评价部门应当独立于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部门,并有直接向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的渠道。

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内控制度对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信贷管理制度、程序和方法,为信贷风险进行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其首要目标就是信贷风险的有效控制,保证贷款发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以及信贷经营和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一致性。

(一)加强信贷风险的人力资源控制

以人为本是任何企业经营成功的基本常识,商业银行尤其不能例外,必须对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职业操守以及激励制度实行严格控制,具体来说:

1.信贷人员的从业资格控制:信贷从业人员要具备相当的信贷专业技能,主要包括财务分析、企业营运情况调查、撰写调查报告、通晓信贷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在进行正式的信贷业务操作前,必须进行上岗培训,因为信贷业务具备很强的实务性,任何描述详尽的课本或者相关的操作说明都代替不了基于实践操作的岗前培训。此外信贷人员的专业背景存在差异,也对信贷从业人员提出了弥补其专业缺陷的要求。在对信贷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控制时,要避免专业的局限性。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从业人员长期以来都是以财会或者是金融专业作为其来源主体,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需要银行储备相当的具备行业专业知识的信贷人员,尤其是和一些高科技或者是特殊行业企业产生信贷联系的时候,就更加需要信贷人员掌握该行业的专业技能。比如在办理从事生物遗传基因组产品开发企业的贷款时,一个专业背景是生物工程同时经过银行信贷专业培训的人员在把握该企业信贷风险时候可能就比对生物工程一窍不通但是精通财务专业的信贷人员有优势。

2.信贷人员的基本职业操守控制:信贷工作人员作为金融机构信贷业务运作的具体操作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信贷业务的质量。因此,加强对信贷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管理是加强信贷资产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信贷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和道德规范,遵守职业操守。

3.信贷人员的责任控制:在明确岗位职责的前提下,要确定每个信贷人员的责任,要建立信贷人员第一责任人制度和终身追究制度。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是一个长流程运作的过程,一笔贷款从接收申请到发放和最后收回要经过银行所有信贷职能部门,牵涉到各个方面的信贷人员,为了避免发生责任不清和互相推委的现象,就必须明确各个岗位的第一责任人。比如贷前调查尽职制度的实施就确定了信贷客户经理作为信贷营销和企业调查的主要负责人承担调查失实的第一责任。又如对于银行按照正常程序发放的正常类贷款,确实是由于企业自身经营不善产生不良贷款的,负责不良贷款的风险经理要承担催收和清收的第一责任。

4.信贷人员操作风险的制度控制:信贷人员在日常信贷业务中除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信贷业务活动外,商业银行为了控制其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还必须实施以下制度:(1)信贷人员的轮岗制度:对信贷业务的各个重要岗位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轮换,避免信贷人员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周期太长产生的种种弊端,尤其有助于防范其道德风险。同时轮岗制度促使其能够很好的全面掌握各个业务流程及各个不同岗位的风险控制,比如让一线的客户经理轮换到贷款审批的岗位,那么其审批的深入及其注重实际性的程度要比那些长年累月只呆在办公室进行形式审批的信贷审批人员要超过很多。所以轮岗制度能使商业银行在控制信贷风险的同时使其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2)信贷人员的离任稽核制度:不管信贷人员因为何种原因调离原先的信贷岗位,商业银行都要由稽核部门对信贷人员在该岗位期间的所有业务发生情况进行离任稽核。通过稽核发现其经营的信贷业务可能隐藏的深层次风险,考察其经营的绩效,在控制风险的同时,为该信贷人员以后的任用打下相应的考核基础。(3)信贷人员的回避制度:在出现下列情况时,有关信贷人员应当回避,并且不得干预信贷业务的决策:信贷工作人员的亲属在客户单位任职或持有股份;信贷工作人员或其亲属在客户单位有重大利益;信贷业务发放后,信贷工作人员或其亲属可从客户获取利益;信贷工作人员或其亲属负责同一客户、业务的调查、审查或审批、发放和管理。

(二)加强信贷风险的过程控制

信贷风险的过程控制是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信贷资产的经营风险存在于信贷业务运作的整个过程,不严格执行商业银行业已制定的信贷风险管理制度,忽视信贷风险的过程控制,违规操作是当前银行信贷资金运作中最大的风险之一,所以要加强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工作,切实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必须强化信贷风险的过程控制,具体来说:

1.在做好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选准选好目标客户,从源头上控制信贷风险。确定目标客户是商业银行信贷流程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发放高质量贷款,实现银行信贷资金安全运行的前提。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优秀的外商投资企业、优秀的行业性集团及集团性公司、绩优上市公司,并注重发展经营机制新、规模适中、成长性好和综合回报率高的中小型客户。

2.认真负责地进行贷前调查,从真实性和目的性上控制信贷风险。贷前调查是商业银行加强信贷业务管理,分析和判断贷款客户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正确发放贷款,实现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的基础。经办信贷业务的客户经理是贷款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要求客户经理按照规定认真履行贷前调查工作职责,严禁在贷前调查中的弄虚作假和营私舞弊行为。

3.把住贷款审批关严格控制贷款业务的审批权限。贷款的审查和审批是商业银行信贷流程管理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质量和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贷款决策的正确与否,影响到银行的信贷资产的质量。

4.从合规性审查上控制信贷操作风险,审慎发放贷款。贷款的发放是商业银行对客户贷款实现之前,对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内容和信贷正本文件进行再审查的最后一道程序。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放款审查岗在信贷风险管理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将发放贷款审查岗位集中设置在银行本部;放款岗位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负责地审查每一笔贷款的合规性和完整性,切实把住贷款投放的最后一道防线。

5.加强信贷检查管理

信贷的持续检查与监控,是在贷款发放以后,银行对借款企业的经营风险实行跟踪和动态管理的过程。其目的是将信贷资产风险防范的关口前移,及时发现贷款使用中潜在的风险,尽早采取预警或者抢救措施,化解风险,减少信贷资产的损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重贷轻管、重贷轻收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在继续搞好贷前调查,贷时审查的同时,要有效地加强贷后检查管理。

三、小结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其面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技术比较落后,在很多方面已经跟不上日益复杂的宏观经济和信贷运营环境的变化。所以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必须大力加强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逐步强化银行内部控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