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调研与对策研究

/ 2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调研与对策研究

王伯涛,李正和

王伯涛,李正和

[摘要]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的基础,通过对相关学校基层党建情况调查,了解高校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建问题与对策

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七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团结、组织广大师生的凝聚力工程,各级党委和高校党组织要加大力度,坚持不懈地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1.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1.1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建设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高校的独特优势在于知识高度密集、人才高度云集、信息高度聚集,在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2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多年来党建工作经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而提出的一项推进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高校要充分利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使高校党建工作跃上新台阶。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党支部人数偏多或偏少

各高校教工一般以职能处(部)、教研室为单位设置党支部,学生则根据学生党员数量按年级、或相近专业设立党支部。由于各处(部)工作性质不同,于是便出现有的党支部人数偏多,有的党支部又人数偏少的现象。

2.2教学、科研团队(平台)党组织设置薄弱

调查结果表明,在高校众多的教学、科研平台、团队中,基本没有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众所周知,高校因其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特殊性,教师不实行坐班制,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大多数教师都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以团队形式,在相关平台上进行的,也就是说,团队、平台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集聚形式和地点,而这些团队、平台往往都是跨学科、跨单位的人员组合。这些群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薄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3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件尚显不足

党建活动的创新,离不开一定的条件保障,但是,目前基层党组织缺乏活动的保障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活动经费不足。大连交通大学党委在此方面做了有意义的探索:学校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基层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设立专项经费,开展党建理论研究,并特别提倡针对工作实际,开展案例研究和调查报告,探索基层党建的新形式和新思路。2011年设立专项调研课题50项。

2.4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

这个问题在基层党支部显得尤为突出。基层党务工作者都承担着教学、科研、或管理的繁重工作,又要承担党务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他们需要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党务工作中,值得我们认真关注。但是,许多高校却恰恰忽视了这些最基层党务工作者。他们往往得不到正规的培训,得不到认真的党务工作指导,虽然努力工作,但在基层党的建设和党的活动方面还是难以更好地开展。

3.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研究

3.1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一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提高全体师生员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二是坚持正面教育经常化,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坚持作讲座;三是切实利用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载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学校的发展目标,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抓好各级党组织中心组学习,提高执政力。加强全体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认识,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严格党组织的学习计划,不断加强学习的制度化建设;丰富学习内容,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创新学习形式,不断提高学习功效。

3.2加强二级学院党组织建设

二级学院党组织是高校党组织中起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构建和谐学院的历史重任。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抓住班子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教授委员会、民主管理委员会制度,对基层党组织集体讨论决策本单位重要问题的进行民主决策,防止二级学院党务和业务工作相脱节的情况。

3.3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

一是加强支部工作制度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开展特色党日活动,创新党支部活动内容,制定党支部考核评分制度,对党支部进行量化考核,使基层党支部开展工作有章法、发挥作用有依据、提高水平有目标。

二是选配好支部书记,选配政治理论水平较高、党性强、作风正派、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教师担任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可试行兼任教研室副主任,使教研室形成坚强的群体。学生党支部书记可选拔一些党龄长,有一定党建工作经验的学生担任,定期举办支部书记培训班,提高支部书记的党建工作能力。

3.4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一是在教学、科研团队中设立党支部。在教学、科研的团队和平台中设立党的支部,完全符合新《条例》关于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原则,将成为党建工作的一项创新,可以使党支部建立在教师集聚的地方,就如同战争年代毛泽东的“支部建在连上”的提法一样,使党的基层活动更有针对性,更结合工作实际,因而也就更有实际意义。二是党建工作进公寓。学生公寓党建一直是党建工作的盲点,把党建工作延伸到学生公寓,既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又是造就全面发展人才,建设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党通过切实有效开展各项活动深入到学生公寓之中,初步形成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声音、有困难的时候就有党员身影的崭新局面,使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5加强制度建设

新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对基层党建的制度建设做了重点强调,先后有8处提到制度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党组织通过及时变换创新工作机制,调整工作方法,满足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的多元化合理需求。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可以促使相关基层党组织的决定决议具有保障措施加以落实,落实相关工作考核标准,使广大党员的行为得到约束。

3.6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一支稳定的、高素质、高工作能力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是做好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基础,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保障。

一是党务工作者要注重自身的学习。高校基层党组织干部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要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勤奋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持之以恒,努力在基层党组织部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组织工作水平。

二是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干部培训工作,尤其是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培训渠道,以政治理论和教育管理为重点,办好专题培训班;可以加强高校之间的联系,联合办班,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培训工作;第三,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增强干部培训的效果,要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培训质量,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要根据基层党组织干部特点和工作需求,设计培训方案,建立培训档案,做好统筹管理工作。

3.7加强基层党组织条件建设

建立基层党建经费保障机制。根据调研得知,多数高校党员党费中60%上交市委组织部,返还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使用的只有5%,远远满足不了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需要,通过设立日常党建活动经费,保证各基层党组织在活动方式上的创新,建设具有强大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注:

[1]蒋莲凤.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问题与改进.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2)

[2]王建敏,等.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3]楼成礼,等.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想教育研究,2003(6)

[4]李家福.基于创先争优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

[5]杨晓慧.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论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6]冯英豪.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党建纵横,2009(8)

[7]刘广东,等.和谐校园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教育园地,2009(1)

[8]李俊.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2)

[9]孙国强,等.加强高校学习型和谐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科教导刊,2010(12)

[10]冯英豪.青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查报告.党建纵横,2010(9)

[11]任连娣,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邮编:116028

(责任编辑陈佑清)

本文系大连交通大学党建思想政治研究会资助课题(DJSZ-2011-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