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员工薪酬管理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企业员工薪酬管理问题分析

孙靖宜

(国网福建省诏安县供电有限公司福建省363500)

摘要:薪酬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者企业员工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福利,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十分重视薪酬管理工作。但是,现阶段,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企业薪酬管理在制度、岗位设置和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需要企业加快解决。各企业积极探索薪酬管理的策略,保证企业员工的工资待遇。研究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及对策不仅能够完善企业薪酬管理工作,而且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对策,以加强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

关键词: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对策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薪酬管理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做好薪酬管理工作,从而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以实现企业的更好发展。然而目前我企业在实施薪酬管理的过程中问题频发,针对于所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最终确保企业将自身的薪酬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1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模式单一

企业在进行薪酬管理的时候,管理模式单一是薪酬管理在企业运行的首要难题,同时是阻碍薪酬管理高效发展的主要因素。管理模式单一,主要是指企业的管理模式较为传统、保守,针对企业的新型发展无法提出具体有效的激进措施,从而无法全面引领企业的新型发展。其中企业员工的劳动需求与薪酬待遇之间的均衡性,是重要的体现,例如电力企业员工为满足地区居民用电需求,往往处于长期值班状态,但是其薪酬待遇相对其他单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不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同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1.2岗位设置不合理

首先,机关岗位设置不足。大多数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实施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强调机关服务,人力资源岗位人员设置不足,无法全面开展人事、纪检、薪酬管理等各项工作。并且,机关岗位人员不足导致企业薪酬管理工作落后,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其次,经营岗位人员设置不合理,岗位人员流动性较大,严重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

1.3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十分重视薪酬制度的调整和完善,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但是,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企业员工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在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员工不再满足于工资水平的提高,对薪酬有着更加丰富的精神需求和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原有的薪酬管理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员工的需求。具体来说,当前企业基本的薪酬制定标准不够合理,缺乏对员工技能特点的考虑,市场状况对员工薪酬的影响较大,员工的薪酬不够稳定。

1.4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不相符

首先,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考核制度,缺乏对员工业务能力和绩效的考核,导致员工业务能力与工作水平无法融合;其次,部分企业虽然实施了绩效考核制度,但是其奖金分配与效益薪酬没有与员工的绩效挂钩,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部分企业的绩效考核办法不够合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不相符,员工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收获,工作积极性不高。

2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完善管理体系

针对企业薪酬管理的整改措施,首先应完善管理体系,以满足薪酬管理在企业高效运行的需要。管理体系的完善,应结合对企业运行的研究,科学进行薪酬调查,以实现对新型薪酬管理政策的了解,有利于实现新型薪酬管理政策在企业的稳定运行。为确保新型薪酬管理政策在企业的稳定运行,应完善对薪酬管理政策的考核,主要针对员工的薪资待遇、工作积极性和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进行考核,以实现对相关影响因素的全面分析,针对其中不当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薪酬管理在企业的高效运行。

2.2合理运用激励模式

针对企业薪酬管理的整改措施,应合理的运用激励模式,以员工工作岗位为基础,结合其运行效益,采取相应的薪资待遇,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管能动性,推动企业全体员工高涨的工作热情,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合理运用激励模式,以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结合薪资待遇,有利于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客观上有利于改变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

2.3健全薪酬管理制度

首先,根据企业的运营情况建立基本薪酬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引入多样化的薪酬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员工的职务等级、技能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对现有的薪酬制度进行调整,提高员工的基本薪酬水平。另外,企业应加强重视技术人员薪酬水平的提升,加强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其次,平衡收入搭配。企业应按照产业特征和自身的运营水平调整薪酬结构比例,平衡员工的总收入水平,缩小员工的收入差距,增强员工的稳定性;最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应积极引进专业的薪酬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薪酬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为此,企业应积极招聘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对现有的企业管理着进行教育培训,提高管理着的管理水平。

2.4完善岗位设置

岗位人员的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和身体状况,保证机关岗位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企业应加强对机关岗位人员的编制,根据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合理配置岗位人员的数量,避免岗位人员过多现象;其次,合理配置经营岗位人员。企业应对经营岗位人员提出明确的身体状况、经营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企业经营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企业应合理控制经营岗位人员的数量,按照岗位的工作需求合理配置人数。

2.5实施弹性福利制度

首先,企业应积极完善学费报销制度,放宽学费报销的专业范围和学历水平,积极鼓励企业员工接受再教育,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其次,企业应积极扩大员工技术职称的补助范围,拉大职称级别的差距,提高技术人员的薪酬待遇;再次,企业应加强旅游补贴的弹性,对于没有旅游的员工实行现金返还,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最后,企业应合理安排公休假,积极推行轮岗制度,保证员工的休息时间,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发展。

2.5由单一分配方式向多种分配方式转变。

各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人力资源状况,采取多样化的、不同的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使企业摆脱单一分配制度下的制约影响,使企业薪酬分配更加合理。例如可对企业主要经营者、企业核心人员推行年薪制;销售人员采取底薪加业务提成的方式;对企业技术骨干采取“谈判工资制”等。以多种分配方式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求,激发企业薪酬管理的活力。

2.6薪酬股权化

薪酬股权化也是未来企业薪酬管理的一大趋势,更加侧重于对员工的长期激励。通过员工持股,使员工与企业结合成为一个利益整体,企业的经营也将与员工收入紧密相关,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稳定企业员工队伍,还会使持股员工自觉地在较长的时间内关注企业生产经营,关注企业的一政一策。

3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薪酬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其今后的发展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薪酬管理的重要性所在,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对薪酬管理的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能够做得更好,最终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纯孝,伍晓奕,谢礼珊.企业薪酬管理公平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史永川.我企业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市场论坛,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