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1

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究

闫文彬

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闫文彬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班级像一座长长的桥,通过它,人们跨向理想的彼岸。”而班主任就责无旁贷地当起了那个过桥的引路人。如何建设一个健康而又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学生在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熏陶下学习生活,是我一直追求并不懈努力的。

接手一个班级,首先,初步了解学生,哪些学生思想好,哪些学生学习好,哪些学生家庭困难,哪些学生是单亲,哪些学生爱调皮捣乱,……,这些都要做到充分了解,只有了解好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做学生的工作。

其次,培养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我们都知道,其实不是人人都能当“领导”的。有些孩子成绩好,却只能是管好自己,有些同学成绩平常,却有着极强的管理才能。入学之初,就要从各方面加强观察,一周下来,我就选择几个能干的学生组成班干部队伍。利用各种机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每周开班会前,我总是先和班干部先开会,说一说上周出现的情况,师生交流一下,以便于更好地开班会,解决出现的问题。开班会时先让有问题的班干部说一说,主要是学习、纪律、卫生三方面,我再强调有关事宜。学校里需要班干部做的事或是班级里有比较大的活动我也会让班干部出面,参加学生会,演讲,文艺演出,自信操比赛,运动会等都会放手让她们去干,从各方面锻炼她们,事实上,我们班现在的班干部经过一年多的培养确实不错,无论老师在于不在,她们照样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帮了我很多忙。

第三,建立一个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公共平台。我把学生的详细联系方式打印出来,家里一份,学校一份,有什么情况,第一时间和家长联系,小事电话里谈,大事见面谈,共同商量出解决办法;平时发现学生有什么问题,也会随时随地和学生交流,谈心,直至解决。

第四,细致培养习惯,学生自己管自己。其实我们都知道,对于学生,有时习惯的培养胜于优秀的分数。“习惯”是什么?我这样告诉学生:上课的时候上课,休息的时候休息,看书的时候要安静,讨论的时候就大声,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

好的卫生习惯

每一节课的课间都会有专门人员去负责课间卫生的维护,(室内、室外、楼道)都有专人管理,哪怕摆放扫帚、倒垃圾都承包到个人,做不好的撤换,每天的每一节课都是如此,这样我们的卫生区会始终保持干净,给同学们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好的纪律习惯

早自习的管理是语文和英语课代表负责,学生们到校后,由她们负责领着读单词,背课文;课间操由体育委员负责,整队,跑操,喊口号;午自习由值日班长负责,记录好发生的有关事情,以便于老师及时解决;课间的纪律由小组长负责,管好组内的每个成员。这样班级内会井然有序。

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养成更是需要细水长流,循序渐进。而每天中饭后的时间一直是阅读和背诵的时间。我会把与课文相关的诗句、成语打印下来,让孩子们背诵,让他们记在“读书笔记”本上,有时我们还举行比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五,班中师生和谐,处处关爱。学生生病了,倒上一杯水,递上一片药,送上一句温暖的话语;学生有困难了,生活上的,学习上的,师生都会及时伸出双手去帮助,去解决;学生过生日了,全班共同来庆祝,一个可爱的小熊,一辆小小的汽车,……,都是温馨快乐的礼物;无形中师生关系和谐了,温暖了,大家庭也更团结了。

第六、确立一个严谨的奖罚制度,以奖为主。这周哪个小组进步了,哪个同学上课积极了,谁的读书笔记得优了,谁的作文发表了,谁的竞赛得奖了,……,都可以获得奖品。

第七、积极配合任课老师。我也当过其它班级的任课老师,我知道一个老师身兼好几个班级,有时候难免一心不能两用,虽然有些专业课我不是很懂,但是我会帮着收收本子,帮着管管纪律监督监督,有问题时与家长的联系等等,这些事我还是能胜任的。因为一个班级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光靠班主任或在语文、数学课上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她需要全体老师共同的努力!

班主任工作琐碎、平凡却任重道远。也许是喜欢孩子吧,虽然有时力不从心,却也是无怨无悔,相信“一份付出,一分收获”。也许心中有爱,便觉得是快乐的。我不是很优秀,但我会很认真,很细心的继续干好我的工作,我的花园里一定会开满芳香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