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和问题分析

陈鹏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一大队153队)

摘要:关于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军事和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国防事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几大问题,并探讨了其有效解决对策。

关键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引言

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基础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军校大学生因其身份特殊性,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引起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大到社会环境、小到个人情绪,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认真研究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并针对性的采取对策,是必要的。

1.影响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因素

1.1社会环境因素带来的心理障碍

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个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除了家庭和学校外,个人很大时间都与朋友、工作同事、邻里等群体相处,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读过,因此受外界和他人的影响较大,军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军校大学生正处思维和观念的转变期,容易面对社会竞争、生活节奏、时代发展而产生紧迫感和压力,指引不当会引发心理障碍。

1.2军校氛围因素带来的心理压力

军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1]。首先,军校环境较封闭,这与学生渴望外扩的身心相矛盾,普遍会感到压抑,调节不当的话会产生焦虑、烦躁的心理问题。其次,军校的业余生活较单调。军校是讲究纪律的地方,除了训练,业余生活也只停留在打打篮球这些体育运动上,单调的业余生活和大学生青春躁动的内心相矛盾,易产生心理问题。最后,军校的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大学生除了要处理同学关系,更难的是上下级关系,往往会产生困惑等心理问题。

1.3家庭差异因素带来的心理缺陷

军校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和思维还有待完善,在军校这个大群体里,易产生攀比的心理问题。家庭的差异是导致这种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比如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教育背景等[2]。出身城市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但也长期被娇生惯养,很少远离家乡,顿然离开家来到军校,往往会有寂寞感和不适。出身农村的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如果引导不当,会产生自卑、无助等心理问题。

1.4个体生理因素带来的心理异常

个体生理因素包括了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作用下,会给军校大学生带来躯体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军校大学生是经过严格的身体检验后才入学的,一般不会随带躯体疾病,但是军校的训练量大,尤其是刚入学的大学生身体很难负荷,极易受伤,引发疾病,如果长期以往会造成较大的压力。更有甚者,如果大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压力状态下而得不到治疗的话,就会产生精神分裂、抑郁等神经系统疾病。

心理因素是制约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涵盖生理成熟提前和认知水平滞后的矛盾、认同危机、情绪不稳、个性缺陷等。大学生正处青春期,心理躁动,有一定的性冲动,但是军校的纪律严明,压制了大学生的身心,一旦调节不当的话,就会引发心理疾病[3]。同时,军校大学生对别人的认同感极为关注,在处理自己与学校、与其他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上往往过于在意,稍不顺心,恐造成不当的心理情绪,而且年轻大学生的心性不定,易冲动,情绪不稳。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阶段,军校大学生是为我国国防事业培养的人次,其三观必须要严明和准确,但是往往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和他人的干扰,引导不当的,恐后果严重。

2.帮助军校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针对军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院校、教师、大学生自身都要积极应对,做好预防和调节措施。对军校而言,要设立一些心理健康课程。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军校的课程体系,能达到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作用,防微杜渐,一旦学生发掘有心理健康上的缺陷,也有理可循。同时,军校也要多组织一些轻松、活跃的业余活动,让大学生能在活动中找到情绪和压力的释放出口。对教师而言,要积极给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定期组织心理咨询服务,给学生传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大学生自身而言,也要大学生自我调节。大学生要从思想上认清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军校、个人与同学的关系,一旦有心理健康隐患,要学会自我调节和转移注意力,尽快从不良情绪中抽离出来。

3.结语

总之,受社会环境、家庭差异、心理、生理、军校氛围等因素影响,军校大学生存在焦虑、困惑、心理脆弱、情绪低落、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对此,军校应从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强化心理疏导、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开展轻松愉悦的文体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军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东灿,李俊一,白峰.新生训练前后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2(03):426-429.

[2]梁学峰,张泽.军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分析[J].科研,2017,14(03):26-27.

[3]周习文.心理弹性研究现状及其对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