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原材料检测方法分析与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钢筋原材料检测方法分析与探讨

温桂炎

广东人防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有效开展钢筋原材料检测,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有助于推动国家建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围绕钢筋原材料检测展开探讨,并针对一些相关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为大幅度提升钢筋原材料检测质量、充分发挥钢筋实效性、确保各环节建筑施工顺利开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钢筋;原材料;检测方法

引言:城市化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增加,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如今多数建筑工程都是将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此类材料在坚固、耐压等方面均存在明显优势。钢筋是现代建筑应用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可对建筑整体性能起到直接影响,对其开展有效的检测操作具有必要性。

一、钢筋检测项目概述

据相关规定可以得知,现如今开展钢筋原材料检测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检测的项目具体包括:重量偏差、延性、拉伸及尺寸等。其中,针对材料开展的延性及拉伸性能检测,利用的方法相同,因此可通过一个实验进行统一检测。一般来讲,钢筋的拉伸性能即包括其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具体开展钢筋性能择选操作的过程中,应重视考量工程基本需求及现实状况,并注意并非强度越大,钢筋质量越好[1]。

二、钢筋原材料检测方法分析

(一)延性

具体开展相关测量操作时,需要利用钢筋伸长率检测的结果开展钢筋原材料延性的评价操作。具体而言:将已经拉断的两段钢筋样品于断裂除对齐,并应在确保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以后,再实施相应的测量操作。究其原因,拉断后的钢筋中会产生较多缝隙,此类缝隙也应计算到标距长度中。例如,假设钢筋拉断位置和其最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三分之一,那么便能够利用卡尺开展相应的测量操作,将拉长的标距长度计算出来。其中应注意的是,倘若钢筋样品的断裂位置处于标距端点处或者以外,则需要重新开展相应试验。

(二)拉伸性能

钢筋拉伸性与建筑工程质量间存在直接关联,具体开展相关检测操作时,需要对原始标距的标记操作加以重视。以往利用的检测手段多是直接以钢直尺直接实施测量,借助锯条将横线画出,随后再实施具体的材料操作,该手段的弊端在于,利用锯条易对直尺造成损伤。同时,标距误差的变量较大,难以有效确保测量精准性。开展钢筋拉伸性能检测时,也可以利用标距测量仪开展相应操作的,照比上述测量手段来讲,能够更好的确保数据精准性。实际测量过程中,也应注重依照钢筋型号的差异开展相应的标距控制操作,有助于更好的控制测量质量[2]。

相关文件中针对试验力零点进行力明确要求,为了更好的确保夹持系统自身重量,避免机械夹持操作开展时形成的力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应注重对力测量系统开展有效的归零控制。同时,在具体的测量操作开始以后,应注重确保力测量系统不会再出现变化。实际操作时,多种类型的试验误差都是由于未按照规定流程开展力测量归零及样品夹持操作导致的,究其原因,倘若未进行力测量归零再实施样品夹持操作,会使得试验的力值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变化,会导致测量准确性大幅度降低。拉伸速率对质量指标的影响较为明显,也是钢筋抗拉强度检测过程中较为关键的参数之一。

据有关要求,在控制拉伸速率的过程中,可以应用的方法有两种:应变速率控制以及应力速率控制。其中,应变速率控制是现如今开展相关控制操作过程中,实效性较高、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实际开展拉伸速率控制操作的过程中,钢筋弹性模量E的取值为1500000MPa,相应样品的屈服前加速荷速度应保持在每秒8到80MPa之间,倘若拉伸测试正式开展以前,两夹钳间距为200mm,那么其其分离速度需要保持在每秒0.04到0.40mm之间,屈服过程中应变速率应保持在0.00035到0.0035s间,同时应注意的是,屈服测量过程中严禁开展机械效率的调试操作。样品屈服以后,应变速率应≤0.008s,测量操作开展时,应对拉伸的速度开展有效把控,特别是在样品屈服期间,倘若速率太大极易导致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的测量值出现较大误差。

(三)弯曲性能

钢筋原材料弯曲性能检测的过程中,应重视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标准,开展相关的弯曲力施加操作。具体开展各环节测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样品弯曲角度及弯心直径加以充分考量,一般情况下都是依照国家规定标准开展相关测试操作。实际操作时,需要对样品于要求弯心上实施180°或90°的上弯操作,随后,对样品开展裂缝鳞落、裂缝等的检测操作。冷弯技术的应用,不仅可达到有效检查钢筋质量的目的,也可以达到检测钢筋焊接接头的目的。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测机械包括弯曲试验机和万能试验机等,试验过程中,需要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到37℃之间,倘若对测量结果精度存在较高要求,则一般需要将试验温度控制在27℃左右。

(四)重量偏差

开展重量偏差测量操作的过程中,应针对各钢筋样品开展截面操作,在相关检测操作开展时,会择选多根型号相同的钢筋开展截取操作,且需要确保相应截取长度≥600mm,长度控制在5mm之内。开展长度测量操作时,应确保相应测试个体的质量≤样品总质量的1%到2%。一般情况下,钢筋重量偏差均只有几克,也正是这几克的差距可将样品的合格与否明显的区分开来,因此,在开展重量偏差测试的过程中,应注重完善依据所规定标准开展相关操作,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于每一次使用以前开展有效的校对操作。确保样品重量偏差测试实效性,有助于更好的掌握钢筋的质量信息[3]。

(五)撰写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主要指相应检测部门在明确钢筋材料质量以后,出具的书面形式的检测结果说明,内容精准性及客观性要求较高,并需要同时由批准、检测等人员的签字,以及有关政府检测单位的印章。具体而言,撰写检测报告的过程中,需要对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充分考量:

第一,确保报告权威性。检测部门出具检测报告不仅应盖有国家检测机构独有公章,在开展检测项目见证取样操作的过程中,也应另外加盖“有见证试验”的公章。可发挥计量认证职能的检测单位在检测报告内需要盖有“CMA”独有公章。送检单位提供的其他材料试验报告内,应盖有相应检测单位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关独有公章。

第二,保证报告书面性。检测报告作为一种以书面形式呈现出的样品质量说明,相应单位在撰写过程中应注重于其中加入检测内容的文字表述。

第三,修改检测报告的过程中,应注重开具书面证明,并对报告实施二次检测操作。同时,检测单位也需要对修改后的结果及相应修改过程相关的数据记录等和原始报告开展统一的存档操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钢筋质量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及安全性存在直接影响,有效控制建筑的质量,不仅是确保各环节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必要措施,也是各建筑人员需要遵守的职业道德素养。钢筋原材料检测是建筑质量控制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从材料的弯曲性能及延性等方面进行考量,有助于更好的确保材料质量。

参考文献:

[1]辛景舟,周建庭,周应新.考虑材料劣化的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承载力演化试验研究[J].材料导报,2019(14):2362-2369+2396.

[2]郭建明,解咏平,薛炳勇.大尺寸高轴压比钢筋混凝土短柱剪切-粘结破坏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9(12):89-93+133.

[3]于洋,梁豪,杨勇.轴压比对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J].河南科学,2019(06):946-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