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怎样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2

思想政治课怎样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付宇贵

付宇贵贵州省桐梓县第三中学

【摘要】时代要求思想政治课必须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针对中学生实际,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空洞说教为生动实在的心灵交融,讲解热点问题,扩展教材信息,开拓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转变观念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1-0099-01

在这竞争激烈、充满挑战的时代,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有许多新的变化,他们思维活跃,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要求已经不在满足于背“条条”、考“条条”了。希望教师能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情理交融地解除自己的思想疑惑。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必须针对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理论联系实际,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把教学真正转入素质教育的轨道。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转变: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当前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最可贵的是他们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和对现实人生的思考,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成长道路前进,就必须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为升学而学、教师为抓分数而教的教学观,必须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普遍提高,从升学教育的模式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这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二平等对待学生,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当代中学生的突出特点是思想上的开放和追求人格的平等。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他们渴望老师理解自己,平等待人,反对教师的偏爱,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老师中肯的评价,并能够对老师和同学产生影响。在学习中,同学们能互相帮助,在课堂上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平等竞争,互相促进。封闭式的教学则满足不了学生思想上开放和人格方面平等的要求,学生的视野被禁锢在教材和课堂的范围内,思考和回答问题是教师设计好的逻辑轨道,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甚至在升学考试中获得高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变能力。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以课本为基础,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辐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理论联系实际,变空洞说教为生动、实在的心灵交融

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虽然教材在讲述基本理论时,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剖析,但是学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会遇到许多矛盾,诸如代沟问题、好心恶报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当自我陷于苦恼之中而不得其解时,企盼能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如果教师回避这些问题不予解答,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读书无用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解答。即使学生所持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应给予申述、辩解的自由和余地,不压制、不讽刺,以理服人,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惑,改变其错误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生动活泼的、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

四讲解热点问题,扩展教材信息,开拓学生视野

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思想敏锐的一代,视野的触角延伸到校园以外的广阔世界,尤其是对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持有莫大的兴趣。而且,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在老师面前处于被动状态。在思维方面,他们开始抽象思维,凡事先问个明白,学了理论就与现实相比较,有的甚至对教材里某些知识产生怀疑,对老师的讲课评头论足,大胆质疑。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可喜的进步。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讲解热点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当然,学生渴望了解的热点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与教材有关,有的却与教材毫无关联;更有理论与现实碰撞在学生思想上引起强烈反差的。

对此,仅仅凭借思想政治课有限的课时是不可能完全得到解决的,但又必须解决不可。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基础上,将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归类,采取多种形式加以解决。对与教材有关联的热点问题,可以结合教材进行讲解。对与教材无关的热点问题,则可开设时事专题讲座。对于因缺乏阅历和生活经验以及正确的世界观指导而产生的思想疑虑和错误认识,可以采取辩论会的形式,各抒己见、辨明是非,也可采取黑板报的形式,给予正面的、科学的回答。只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捕捉学生思想方面的热点问题,巧妙地质疑解惑,学生就会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较好地掌握科学的理论观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占主渠道作用,要完成培养“四有”新人的任务,就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进步的要求,把升学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