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添加背景不容易

/ 2

妙手添加背景不容易

黄晓姝张普(青海日报社,青海西宁810000,西海都市

上篇:背景不能取代主体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平面媒体愈发注重新闻背景,使之新闻报道厚实、丰满,服务性强。新闻背景在整合新闻资源、拓展新闻报道、实现独创和原创新闻上焕发出新的魅力,对提升新闻价值起着愈发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新闻传媒上一些报道(特别是新生事物类的报道),受众看了云里雾里,半懂不懂,究其原因,缺乏新闻背景。为何在一件受众瞩目的新闻事件中忽略背景呢?新闻报道有其自己文体的特殊性,当然在字数有特殊要求,为了能与精短“勾肩搭背”,不知道在精简背景材料方面下工夫,而是干脆不加一个字的背景材料。这样做的后果是少去了很多的麻烦,文字简短了,可是新闻单薄得就剩下“鸡肋”了。新闻报道的含金量自认为一清二楚,受众也一定了如指掌,所以将新闻背景扔到一边去。或者以为从前的报道中已交代过的背景而不必再交代。孰不知,这样的新闻(多指没新闻背景、专业术语多的报道)会气得受众指头直戳采写者的光辉大名:见鬼去吧。采写者和编辑相互依赖,都清楚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的道理,心往一处使:偷个懒,懒得加背景。让受众去看谜语似的新闻,挠受众的痒痒:要么看不懂,要么不过瘾。最后这种情况倒是可以理解,一时情况不明,难度蛮大,找不到有关的背景材料。而新闻又要讲究时效性,只有向受众道一声:对不起!便将“菜”匆忙端上来。不过,话说回来,新闻背景不能滥用,不能冲淡新闻事实,更不能取代新闻主体,反之就舍本取末,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亏本买卖甭做。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篇幅较长的“大手笔”(一个整版以上),新闻背景要比新闻主体长,以链接等方式附在新闻主体后面,“很大一坨”,使整个新闻报道看起来不美,不协调。新闻背景不能过长,不能反客为主。

比如西海都市报2009年1月12日刊发的报道《社区讲堂:全国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曹茜社区说心里话》:—夜里,曹茜驾驶出租车路经一个工地时,突然看到几个男子正在偷工地上的东西,便上前制止,对方气势汹汹,冲过来要收拾他。经过一番搏斗,曹茜抓获了一个男子……曹茜讲这个小故事时,坐着的五十多个孩子听得入神。在这间不大的会议室内,还站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他们静静地听曹茜讲述自己的经历和人生观点。对这位全国道德模范,每一个人的目光都流露出敬佩之情。

1月10日上午,经西海都市报社区联络站和仓门街办事处牵线搭桥,全国道德模范曹茜与孩子们、社区居民面对面畅谈公民道德建设。一些居民得知曹茜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后致电本报,表达了想邀请曹茜到社区与居民座谈的想法。当本报记者将居民的心愿转达给曹茜时,他爽快地答应了,他说自己很乐意到社区走一走,和居民们聊天。为了让辖区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仓门街办事处还邀请了五十多名小学生参加座谈会。曹茜来到石坡街社区,孩子们见到他,立即给他戴上了红领巾。道德模范和大家谈得最多的,还是道德教育。曹茜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公德教育要跟上,只要大家乐于助人,讲正气,有爱心,我们们的社会就会充满温暖。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曹茜逐一解答。一些居民说,经常在媒体上看到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真没想到道德模范能来到居民身边,同大家交流,看不到道德模范的架子,道德模范平易近人。

采写者为了让受众对曹茜有进一步了解,在文章主体后面附上一百来个字新闻背景(小资料),要知道未见报之前的背景字数就较长,汤汤水水,大有喧宾夺主之势

曹茜,男,汉族,1960年1月22日出生,中共党员,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宁市环球运输有限服务公司出租车司机。1982年,曹茜从部队复员在地方参加工作,1997年下岗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在开出租车的这10年时间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先后抓获了数百名盗窃、诈骗、抢劫、贩毒、贩枪、涉爆的犯罪分子,以实际行动谱写了精神文明的新篇章。在青海老百姓心目中,他已成为一个正义的符号。1982年,曹茜从部队复员不久,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两名持刀行凶的犯罪分子;1983年,将公安机关通缉的犯罪分子朱某抓获归案;1984年,任采购员时与7名盗窃分子搏斗,保护了国家财产;1985年,在大通回族土家族自治县公园,抓获一名伤人歹徒,并将受害人送到医院救治。1997年,他主动提出下岗,自谋职业,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他把自己变成“编外巡警”。2003年12月8日,曹茜开着出租车行至建国路小商品市场门前,两名身材高大、西装革履的男子上了他的车。“您好!请问去哪里?”两名男子前后张望、心神不定地说:“往前开”,曹茜心里顿时有了警觉。果然,他们先后在铁路分局门前、共和路、东树林巷等地与吸毒人员接头交易。当曹茜确定他们在做毒品生意后,为了获取证据和寻找最有利的抓捕机会,曹茜在车上与对方机智地周旋。当车行驶到东稍门十字路口附近,曹茜见到城东区交警队教导员车永军与民警陈林正在值班,便猛踩油门紧靠警车停下,下车高喊:“有毒贩!”曹茜在多次被对方击倒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与两位交警配合,最终将毒贩马林抓获。事后,公安机关向曹茜赠送了“目光敏锐,缉毒先锋”的锦旗。从1997年至今,曹茜单打独斗制服的犯罪分子超过200余人,他先后受伤十几次,身中6刀,多次骨折。近年来,曹茜先后荣获青海省劳动模范、青海省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见义勇为英雄、青海省维护社会治安见义勇为英雄、首届感动青海十大人物、全国文明出租车驾驶员、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全国首届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全国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当初编辑在操刀修改这篇报道时,将上述背景材料大幅度精简,力求文章显得匀称,而不是“尾大不掉”。花儿失去提供营养的枝叶,必定是要枯萎的,没有绿叶扶持、映衬的花儿也谈不上艳丽。新闻报道中的主体与背景也是如此。任何一条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新闻报道要正确处理新闻背景。恰到好处的新闻背景才能使报道锦上添花。新闻背景在传统新闻写作理论中被定性为新闻报道主体的补充和衬托,原则上不能喧宾夺主,只能“养在深闺”。尽管有时起到近乎主角的关键作用,定位依然是配角。

下篇:交代背景想表达什么

尽管新闻报道进入解读时代、挖掘时代,传统背景理念正为实践所颠覆。新闻背景越来越受到重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的报道:有的新闻事实较为复杂,为了阐明事件的意义,看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这就必须交代新闻背景。所谓新闻背景,就是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机联系的条件和环境。从新闻人物看,总有他的经历和社会关系;从新闻事件看,总有它的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因此,任何事物都有它或多或少值得交代的背景。交代新闻的背景材料,可使新闻价值升值。交代新闻的背景材料,还能突出新闻的“新”。交代新闻的背景材料,能起到揭示主题、深化主题的作用。从题目和导语中很难理解主题的实际意义,然而中间背景材料的插入,顿使主题思想跃然纸上,深刻地揭示出新闻价值。交代新闻的背景材料,还可以与新闻事实形成强烈的对照,以背景烘托新闻事实或新闻人物,大大增加新闻的宣传效果。新闻背景不能与新闻事实脱节,否则就是报道的败笔。新闻的背景材料最好以在行文中巧妙穿插,不露声色。有的新闻工作者误认为新闻的背景材料往往单另“拎出来”,至少是独立的一大段文字。其实,在篇幅不长的报道中,一句话也能成为背景材料。以西海都市报2009年5月11日《忙忙忙居委会太忙了!》为例。

8日上午,社区工作人员小陈忙得不可开交。她对记者说:“太忙了,真是太忙了!采访的事改天再说吧。”她的语气有些急促,有些焦虑。面对社区居委会的重负,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坦言,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如果某一天不加班,反倒有些不正常了。一位社区居委会主任掰着指头,将目前社区所承担的任务做了一个统计。结果令人瞠目,大项三十多个,细小的项目竟有284个。有些工作被重新组合,小项仍然有一百多个。这位居委会主任说:“数据的变化压根儿改变不了居委会承担超大工作量的现状。”据了解,目前,我省现有的399个社区中,不少社区居委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人员少,经费缺,但工作量越来越大的现状。消肿减负,成为社区工作人员热切盼望解决的问题。在部分社区居委会,仅各项工作存档的文件夹就能占满一间十平方米左右的办公室。每位工作人员的案头还摆放着一些文件夹。有的工作人员说:“如果是法定的社区工作范围内的事情,有多少,我们都毫无怨言地。而现在的许多工作,是一些行政部门硬派下来的。”据介绍,社区居委会一般只有5到7名选举产生的工作人员,虽然有的社区居委会配有数名协管员,但人员依然紧缺。开会多、检查多、评比多、统计多,造成社区居委会工作压力过大。省民政厅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量大,社区行政化倾向确实严重。这种现象在全国都普遍存在着。社区居委会承担过多行政性事务,主要原因是关系没有理顺。因此,一定要遏制社区居委会工作行政化,让社区居委会工作消肿减负,还建设新型社区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这篇不到七百字的消息中,背景材料大致有:1、目前,我省现有的399个社区中,不少社区居委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人员少,经费缺,但工作量越来越大的现状。2、社区居委会一般只有5到7名选举产生的工作人员,虽然有的社区居委会配有数名协管员,但人员依然紧缺。3、目前,社区居委会的工作量大,社区行政化倾向确实严重。这种现象在全国都普遍存在着。这三句话就较好地“游走”于整篇报道中,使之不沉闷,不累赘,呈现出丰盈、轻灵的姿态。

我们写新闻交代背景想表达什么?请记住这四个字:文以载道!我们采写新闻,是要说出我们想说的,想表达我们的思考和秉持的观点。但我们在行文中切忌浅陋、直戳戳地说教和矫揉造作,无限放大新闻背景的“神功”。有的新闻事实本身简洁明了,一清二楚,就不必多此一举,添加背景材料了。恰到好处添加新闻背景,谈何容易!这需要编采人员的硬功夫,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才能写出上佳的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