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鉴别血尿来源的探讨

/ 1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鉴别血尿来源的探讨

周晓慧王蓉

周晓慧王蓉(贵州省黔南州妇幼保健所558000)

【中图分类号】R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2-0152-01

首先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变化,把血尿分为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这种分类方法以后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同。但显微镜检查法是通过人眼观察单个红细胞的形态,需要熟练的技术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为了探讨其临床价值,笔者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了各种肾小球和非肾小球病变病人尿红细胞,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器材: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日本东亚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及配套试剂。

2.实验对象:该实验选择有显微镜血尿(>25u1)或明显血尿的病例95例(男58例,女37例,年龄10~74岁)。其中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肾小球病变40例;经肾穿刺活检和泌尿系检查确诊为非肾小球病变55例。

3.实验方法:取新鲜清洁中段尿10m1置于专用离心管内,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上测定其红细胞(实验前用质控液对仪器进行监控)。试验在尿标本收集后2小时内测试完毕。

二、结果

参照Hyodo提供的实验诊断标准,80%红细胞前向散射强度(FSC)≥84ch称为均一性红细胞,即为非肾小球性血尿;80%红细胞前向散射强度(FSC)≤126ch称为变异性红细胞,即为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前向散射强度介于二者之间称为混合性红细胞。95例病人尿红细胞UF—100测定结果见附表。如果以临床诊断肾小球病变(肾穿刺活检)为标准,以UF—100检测尿变异性红细胞为肾小球病变诊断依据,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8.2%。典型的肾小球病变红细胞变化图;非肾小球病变红细胞变化图。

附表UF—100测定红细胞结果

三、讨论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它是一系列泌尿系病理变化的初始信号,明确血尿出血部位和性质有助疾病的诊断。虽然肾穿刺活检可确认出血病因及病理变化,但常给患者带来痛苦。近年来屡有文献报道,可用显微镜及自动化血液分析仪通过对尿液中红细胞形态分析,推测血尿来源,结果比较满意。但这些方法比较复杂、费时、且受干扰因素的影响。最近,UF—100问世,为尿液红细胞分析提供了较准确、客观的实验手段,该仪器是采用流式和电阻抗原理通过一定染液染色后检测尿液标本单个细胞荧光强度和前向散射光强度及电阻大小来确定细胞的类型和形态。此仪器除给出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和细菌的定量指标外,还能给出红细胞的均一性和变异性等参数。该实验探讨了红细胞的均一性和变异性参数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价值,选择95例肾小球病变和非肾小球病变病人进行了上述试验,发现如果以临床诊断肾小球病变(肾穿刺活检)为标准,以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变异性红细胞为肾小球病变诊断依据,其敏感性为100%,这与国外报道一致;但特异性只有78.2%,这与国外Hyodo报道的特异性92.5%有一定的差距。出现这种偏差可能与所选择的实验对象有关。Hyodo所选择的非肾小球病变对象排除了血尿同时存在菌尿的病人,他们认为在菌尿存在时,尿中红细胞会变形或体积变小,有类似肾小球病变的尿红细胞改变,shichiri使用血液分析仪也有相同的报道。鉴于尿变异性红细胞对肾小球病变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只有78.2%,因此,临床诊断工作中,如尿沉渣检查为均一性红细胞可认为肾小球性血尿的可能性不大。笔者认为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变异性和均一性来鉴别血尿来源具有一定的过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