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上好化学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浅析如何上好化学课

张艳

贵州省六枝特区第七中学

知识是无限的,知识是需要学习、挖掘的,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激情则是“学习的最佳动力、学习的挚友”,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学生的学习需要激情,学习激情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能使学生的智力开足马力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能使学生的智慧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以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一)调动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好奇心强,而好奇心又是激励人们探索知识的起点,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在化学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改进课堂教学,做大量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什么样的教学过程才能更适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学生十分熟悉的物体做实验适合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此外,为了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时时牵住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而且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气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积极情感的培养。

2.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穿插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一直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学习。

根据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的时间不太长的特点,穿插使用讲授、实验、举例、设疑、投影等不同的教学手段是很有用的。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应采取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手段,最好一节课中能设计一个或若干个能激发学生求知欲高潮的阶段,使学生一直处在研究、分析、探讨问题的兴奋之中。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巩固、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之逐步深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对将来在事业上的选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兴趣的发生发展一般要经历有趣、乐趣、志趣这三个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巩固、强化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掌握化学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教育,通过间接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深化。具体做法如下:

1.进行科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打下基础。

化学学科的发展史是极其生动有趣的。在化学课上我向同学们讲述了诺贝尔、拉瓦锡以及阿佛加德罗等化学家都是在成功和失败、顺利和挫折的斗争中,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事迹。并用古今中外以“勤”补“拙”而取得重大成就的实例说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一个人如果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并时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意志力,那么将会对自己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巩固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易转移,除了认识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本人认为无法克服的困难。由于学生对一些化学概念、规律的理解感到困难,这些都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让学生掌握这些较难掌握的知识,解决学习上的疑难,尽量缩小学习上的两极分化,让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树立信心,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积极情感,提高教学效果。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呢?

1·热爱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修养,“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掷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人到化学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2·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处在主导的地位上,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3·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在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的教学内容中,教学要求更应压得低一点,考试题目要易一点,教学内容千万不能随意拔高,否则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有些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人。关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情感。

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向上的情感,所引发的学习激情可以转化为学习动机,用这样的动机去推动学习,必然会产生积极的效果。这种效果不仅仅表现在分数上,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并向更高的层次——乐趣、志趣发展,甚至有的发展为终生的志向。在积极向上的情感支配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情感可以是意志行为的动力,反之良好的意志品质又可以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