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营养评估及饮食护理

/ 2

肝硬化患者的营养评估及饮食护理

孙兆翠楚秀菊陈进敏

孙兆翠楚秀菊陈进敏(山东省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医务科山东济宁272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8-0070-02

【关键词】肝硬化营养评估饮食护理

肝脏是机体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能量物质代谢的中心器官,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和代谢障碍,而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与肝病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1]。早期发现肝硬化患者的能量代谢异常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对于预防或延缓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和营养素需要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提出肝硬化患者能量摄入与营养支持的护理原则,减少肝硬化患者的残疾和死亡。

1养素需要量的评估

营养不良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严重削弱肝脏的储备和再生能力;营养不良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对临床预后有重大影响。合理的营养素需要量的评估及有效的营养支持将有助于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各项治疗(包括手术)的耐受力,可望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时间[2]。

1.1能量的评估

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功能损害,存在蛋白质或能量营养不良。Moriwaki等报道,肝硬化患者中约30%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40%为蛋白质营养不良,10%为能量营养不良,仅20%患者的营养状况尚属良好。高能量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有利于应付机体对能量的需求。目前已Hamis-Benedictg公式计算,所求得的热量值约25-40Kcal/Kg/d。

1.2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的评估

对碳水化合物没有特定的饮食要求。主要是应该从碳水化合物中获得合理比例的热量摄入。另外,每天应至少摄入50~100克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预防碳水化合物缺乏症。肝硬化患者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能力是有限的,仅及正常人的35%[3]。患者出现胰岛素水平增高,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表现为葡萄糖耐量异常及高胰岛素血症,15%-30%的患者可发生肝原性糖尿病。

1.3蛋白质需要量的评估

肝硬化患者机体蛋白质更新速度加快,分解速率也同时上升,处在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并且分解速度显著快于合成速度,因此需要摄入更多的蛋白质才能达到正氮平衡。几乎所有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表现为白蛋白、前白蛋白下降以及明显的负氮平衡[4],每日蛋白质需要量应为1.8g/kg。

1.4脂肪需要量的评估

肝硬化时,能量代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以葡萄糖代谢作为主要能源转化为利用脂肪作为主要能源。由于脂肪代谢严重紊乱,正常甘油三酯合成和分泌的平衡被破坏,将游离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增高,过多的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以脂肪小滴的形式储存形成脂肪肝。为了防止肝脏脂肪浸润,脂肪的补充剂量应在1g/Kg/d左右。

2营养饮食的护理

2.1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混合性饮食

肝硬化患者合理饮食及营养,有利于恢复肝细胞功能,以保护肝细胞,并修复与再生肝细胞,稳定病情。优质高蛋白饮食,可以减轻体内蛋白质分解,促进肝脏蛋白质的合成,维持蛋白质代谢平衡。蛋白质的补充应按蛋白质的缺乏程度及病情决定,能够进食的患者采用口服,而严重消化不良,吸收功能差者,应考虑输入氨基酸、蛋白和血浆。肝硬化患者长期进食富含支链氨基酸的食物更能提高血液白蛋白水平,加速能量的新陈代谢,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营养状态[5]。每天膳食中有60g高效蛋白以满足需要,可交替食用鱼、瘦肉、蛋类、乳类、豆制品。当肝功能衰竭或肝性昏迷征出现时,应严格控制蛋白饮食,每日供应适当的热能,以糖类为主,给予葡萄糖和支链氨基酸制剂。恢复期每日给予蛋白质40克,以后增加到60克。

2.2足够的糖类供应

既保护肝脏,又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蛋白质分解,糖类在饮食中比例占40%。每日供给量350-450克高碳水化合物,以复合糖为主。在静脉营养时,葡萄糖的输注速度不宜超过3-3.5mg/Kg/min,葡萄糖日共给量宜少于180-200g,由于病人肝功受损,过多用糖转化脂肪沉积于肝脏形成脂肪肝,加重肝脏负担,防止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

2.3脂类的供应

肝功能减退时,脂肪代谢障碍,脂类代谢受到影响,同时脂类的代谢又可引起肝脏损伤,因此肝功能明显受损时,严格低脂肪饮食,以减轻肝脏负担,防止脂肪肝发生。但脂肪能增加食物味道,过少会影响食欲,每日供给50克左右的适量脂肪为宜。静脉营养时,脂肪乳剂应提供40%-50%的热量,减少因摄入大量葡萄糖所导致的不良代谢反应。

2.4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肝硬化时由于多方面因素可造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新鲜蔬菜、水果含丰富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是最好的食品。注意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微量元素如锌如硒,已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的应口服、肌肉或皮下注射。多进食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C、A、D、E、K、B12及叶酸的食物,当饮食中不能满足需要时,也可以用维生素制剂对维生素进行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多种维生素,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促进机体对钙、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6]。肝硬变患者血清锌水平降低,尿锌排出量增加,肝中含锌量减少,而微量元素锌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故必须注意锌的供给量,每日饮食中不应低于15毫克。宜多吃瘦猪肉、牛肉、羊肉、鱼、虾等富含锌的食物,增强锌的供给量。肝硬化时易发生低血钾,蔬菜、水果中含钾及维生素较多,应足量补充。

2.5限制水和盐

禁用食盐以及其他含钠多的食物,食盐摄入量以不超过2克为宜。进水量应限制在1000毫升以内。严重腹水患者每日摄入钠量应控制在500毫克以内。但由于肝硬化产生腹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肝功能减退,肝脏制造白蛋白的能力不佳,使血浆中白蛋白浓度减退而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因此,对肝硬化患者来说,限制水、钠是比较消极的办法。只有增加食欲,加强消化、吸收能力,增加患者蛋白质的摄入和吸收,是饮食治疗中最关键的。

肝硬化患者应食用细软易消化、少纤维、少刺激性的半流质或软饭等食物,并实行少量多餐的原则。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禁食硬食、油炸、粗纤维食物,以防损伤食道粘膜而出血。严格禁食含酒精的饮料。慎食某些辛辣食物(包括葱、蒜等)、生硬食物和含植物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等,有刺激或渣滓过多的食物可引起曲张的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综上所述,肝硬化病人的合理饮食与营养,供给丰富的营养素,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促进肝细胞修复再生以及肝功能恢复。营养不良(dystrophy)是肝硬化患者较普遍的临床征象,严重地影响其预后.尽管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与代谢异常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但是多数学者认为,早期发现肝硬化患者的能量代谢异常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对于预防或延缓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本文就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做一综述,提出肝硬化患者能量摄入与营养支持的原则和意义,制定并完善针对性的营养支持方案。

参考文献

[1]PattonKM,JaimaAM.Nutritionalaspectinliverdiseaseandlivertransplantation.NutritionalClinicPractice,2002,17:332-340.

[2]张珂,李志伟,王洪波,等.肠内营养在肝硬化手术病人术前支持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1.9(4):245.

[3]ItalianMulticenterCooperativeProjectonNutritioninlivercirrhosis.Nutritionalstatusincirrhosis.Hepatology,1994,21:317-325.

[4]NompleggiDJ,BonkovskyHL.Nutritionalsupplementationinchronicliverdisease:ananalyticalreview.Hepatology,1994,19:518-533.

[5]沈洪亮,张建表,许辰,等.营养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蛋白质代谢变化的影响.肝脏,2006,11:263-265.

[6]CharltonM.Branched-chainaminoacidenrichedsupplementsastherapyforliverdisease.JNutr.2006,136:295.

[7]王宝恩,汪俊韬,丁惠国.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与营养支持[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0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