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与德育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美术教学与德育渗透

李航宇

李航宇

摘要:教学的目的是教书育人,教书很重要,育人更重要,教学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德育主要通过欣赏课、绘画课、工艺美术课、综合实践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和影响。

关键词:教书育人;培养;德育;渗透

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指专业知识的传授,授业很重要;育人是对做人标准的传道,更重要,美术教育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更要注重德育的渗透作用。这也符合《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的要求。

美术课的德育功能是十分强大的,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出现。美术课作为德育手段的一种,有其他学科没有的优势。学生大量、广泛地接触美术作品,能增进他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鉴赏和创造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使其情感升华、心灵净化。

美术课大致可分为“欣赏课”“绘画课”“工艺课”“综合实践活动”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所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根据目的的不同,采用的形式也会有所不同。

一、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

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但是,其他的课堂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欣赏内容。美术课所包含的欣赏内容很多,有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祖国珍贵的美术宝库,表现了中华民族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

在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社会道德、人生价值、人生追求与理想。在欣赏课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根据直观感受产生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艺术表现的深入学习理解,在理解体会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欣赏以及教师对艺术作品生动仔细的讲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了情操。

如,在欣赏《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时,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教育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欣赏徐悲鸿的作品时除了对其精湛的技法进行讲解外,也要介绍徐悲鸿本人的生平,特别是法国留学回国后,对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在建国初期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其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郑板桥擅画兰、竹。其笔下的竹子,坚劲傲岸,欣欣向荣而又兀傲清高,意境耐人寻味。他的作品,处处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关心,愿为民做事的良好愿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赏析郑板桥的画,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道德的熏陶。

二、在绘画创作和训练中渗透德育

美术课中绘画创作和训练占的比例较多,在绘画课教学时需要教师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其中德育的材料,利用绘画课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进行写生课教学时,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启发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各种美丽的线条,领略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爱大自然、爱家乡的情感;在国画课教学时,告诉学生笔墨变化、线条的应用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活动中,创作和制作往往表现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这种关系的有效调控和引导,也会影响到作业中的学生之间在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时的态度和合作精神的形成。如分组训练时,就要培养学生相互帮助的高尚品质,使他们学会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三、在手工艺教学中渗透德育

手工艺制作的种类很多,有纸工、泥工、布艺、平面造型、软金属材料造型、植物材料造型等项目。在手工艺制作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制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爱艺术、爱劳动、爱人民、爱集体的高尚情操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手工艺制作的学习、制作,懂得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教育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动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手工艺教学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学习习惯。手工艺课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如,在学习了《学习服装搭配》后,学生学到了关于服装美术的知识,这些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各种元素,搭配出符合自身气质特点、体现个人审美风格的着装,使自己的形象更加美好,这样可以指导学生的日常着装,提高学生的服装搭配能力和对服饰文化的审美品味。

四、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美术教学中,要组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勤动手、勤思考、善观察的好习惯。通过丰富多彩、有吸引力的美术、书法等课外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如,在教学《宣传品的设计制作》时,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宣传品的种类,让学生了解宣传品强化主题、烘托气氛、体现文化内涵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探究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德育渗透不仅要落实在课内,还要延伸到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参观社会举办的摄影展、在班内举办小型的手抄报、书画展等,通过这些活动,逐步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从客观上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美术学习的同时接受德育。

德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根据德育工作的特点,重视德育与美术学科的整合,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有始有终地坚持教育渗透,在教学的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