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孙彩粉

孙彩粉

(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人民医院儿科744300)

【摘要】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我院临床儿科当中逐渐成为普遍的输液方式,较好地解决了补液用药问题,避免了反复穿刺对新生儿头皮的损伤,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保证了治疗抢救的顺利进行,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但是,由于存在穿刺失败、静脉炎等的并发症以及脱落等各种问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静脉留置针的优势。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院近年来临床应用,本文提出了合理选择血管以及合理固定等对策,以提高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率。

【关键词】新生儿静脉留置针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364-01

静脉留置针也称为套管针,是临床儿科当中一种极为普遍的输液方式。新生儿由于血管脆弱以及免疫能力低下等原因,在进行穿刺的时候容易损伤血管,或者诱发炎症。通过静脉留置针,在对患儿进行药物治疗以及提供营养的时候,因为套管较软、套管软管在患儿静脉内的留置时间较长以及不容易穿破血管等特点,可以有效地保护患儿的血管,减轻对血管的损伤。同时,采取静脉留置针,也避免了由于多次穿刺对患儿所造成的痛苦,也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但是,在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时候,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穿刺失败、出现静脉炎等问题。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有248例患儿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现将应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有132例患儿应用了静脉留置针,其中男73例,女59例;年龄3h~17d,平均8.5d;新生儿窒息42例,早产21例,新生儿黄疸32例,新生儿肺炎20例,新生儿感染17例。

1.2治疗方法穿刺之前要选择好血管(血管比较粗直,而且充盈度好。)由于新生儿的头部血管丰富表浅,比较容易固定,对患儿的肢体活动影响比较小。临床多选择耳后静脉、颞浅静脉或者额正中静脉穿刺。穿刺时可轻抚患儿,操作者要站在穿刺侧,用左手将局部皮肤绷紧,用食指轻轻地敲击血管,使血管充分充盈;右手持留置针要斜面向上,以15°~30°的角度进针,进针的时候要缓慢进行,不断轻抚患儿,以减轻患儿的疼痛;见到回血后将针芯退出0.2mm,然后降低穿刺的角度,再继续沿着血管进针1~2mm,用左手压住针柄,用右手将针芯拔出,拔出的同时送软管。穿刺成功后给予常规固定以及封管。

2.结果

本组132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109例(82.57%),二次穿刺成功21例(15.91%),三次穿刺成功2例(1.51%);留置时间为1~7d,平均5.2d,其中1~5d共有124例(93.93%),6~8d8例(6.06%);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3例(2.27%),静脉炎4例(3.03%),液体渗出肿胀8例(6.06%)。

3.应用问题

3.1多次穿刺(1)穿刺之前没有松动外套管,造成在钢针退出的时候将外套管一起带出血管之外,导致穿刺失败;(2)当针尖进入血管之后见到大量回血未再进针,而外套管还在血管之外未完全进入血管内,这时候退出钢针立即送外套管,造成套管卷曲而无法进入到血管当中;(3)穿刺成功见到回血之后,针柄未固定稳或固定不恰当,导致针尖移动退出血管外;(4)血管选择的不合理。

3.2发生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静脉炎、穿刺感染以及皮下血肿。临床研究发现,感染与敷贴的更换、穿刺部位护理以及操作者的穿刺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静脉炎的发生则与留置针长期使用、导管机械性刺激、药物以及操作不当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皮下血肿的形成则与置管方法以及穿刺血管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

3.3套管针脱落(1)由于患儿的头部油脂汗液等分泌物较多,由于浸润作用使贴膜等失去粘性而脱落,造成套管针脱出;(2)患儿比较容易出现哭闹,由于看护不当,造成患儿自行抓落;(3)由于固定不牢固,患儿在休息的时候容易被棉被碰落。

3.4液体渗出肿胀在留置期间,一般在3~5d之后有的患儿会出现局部渗漏的现象,虽然回血良好,但是有一定肿胀,输液速度开始减慢,同时伴有患儿哭闹严重的现象。可能是与血管壁的脆性增加、弹性下降以及某些药物导致血管壁通透性的增加有一定关系。

4.解决对策

4.1合理选择血管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治疗目的选择不同的留置部位,选择比较粗直、血流丰富、弹性良好、没有静脉瓣以及固定容易的血管,避开细小或者弯曲的血管。穿刺成功之后退出针芯的时候,退出速度不要过快,而且用力也不能太大,以避免管针与针芯一起滑出。

4.2合理固定穿刺成功之后,对其固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将3m透明敷贴置于穿刺点中央,贴敷下垂要自然,针眼以及针翼的周围皮肤覆盖必须要贴牢,在穿刺点的四周轻压敷贴,然后从框架结构的切口处开始将边框揭起,揭起的同时为了留置针的固定更加牢固,可以边揭边轻压敷贴。同时,给予自粘绷带进行包扎,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宜,最后注明穿刺的时间。在头部穿刺的患儿,为了防止患儿挣扎或者哭闹将留置针拔出,可以给予患儿戴弹力帽套在患儿的头部。这样既避免了留置针被意外拔出,又减少了留置针摩擦,避免了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4.3预防感染在进行穿刺的时候,操作者必须要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穿刺部位的消毒,每天要用酒精以及碘伏进行消毒,同时盖好无菌的透明敷贴。对于无菌的透明敷贴每3~5d更换1次,在夏季容易出汗可以2d左右进行1次更换。

4.4静脉炎预防在治疗的时候,如果输注的药物刺激性比较强,要先进行稀释;在输注的时候要控制好滴速。在封管之前,可以先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避免残留药物对患儿局部血管产生刺激作用。在患儿睡觉的时候,不要压迫到导管,以免静脉回流出现障碍,提高静脉炎的发生率。对于留置时间,要根据治疗的效果,一般为3~5d。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来看,留置5d之内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为0。因此在临床当中,可以将5d作为基本的留置时间。

5.讨论

实施静脉留置针既可以避免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疼痛,又可以减轻对血管所造成的损伤,保护了血管。但是,由于存在穿刺失败、静脉炎等的并发症以及脱落等各种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出静脉留置针的优势,导致一些患儿家属宁可采取反复穿刺,也不想使用静脉留置针。因此,在临床当中,护士必须要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技术。同时,在留置期间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有没有脱落以及液体渗出等的出现。加强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降低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何利民,吴金荣.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体会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

[2]宋润珞,张雁冰,魏风辉,张芳.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及对策.中外医疗,2010,32:240-242.

[3]齐鲁护理杂志,2010,15:1082-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