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应用不同微生物方法检验念珠菌的效果比较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妇科炎症应用不同微生物方法检验念珠菌的效果比较分析

阳芳

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湖南冷水江417500

【摘要】目的:探究妇科炎症应用不同微生物方法检验念珠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0例妇科炎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培养法微生物检验,实验组,采用凝集法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阴道内念珠菌检出阳性率为78.5%,对照组为75.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科炎症,凝集法与培养法均属于有效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妇科炎症;微生物检验;检验效果;

念珠菌,是一种真菌,是诱发妇科感染疾病的关键因素。近几年,由念珠菌所引起的妇科炎症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导致患者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带动了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为及时发现传染源提供保障,成功阻断传播途径,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1]。鉴于此,为探究妇科炎症应用不同微生物方法检验念珠菌的效果,本院以140例妇科炎症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培养法和凝集法进行微生物检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0例妇科炎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21岁至49岁为患者年龄区间,(34.87.92)岁为患者平均年龄。20例未婚,50例已婚。17例阴道炎感染,31例盆腔炎感染,22例附件炎感染。实验组,24岁至45岁为患者年龄区间,(35.67.04)岁为患者平均年龄。17例未婚,53例已婚。19例阴道炎感染,35例盆腔炎感染,16例附件炎感染。所有患者均符合妇科炎症诊断标准,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指导患者处于仰卧位状态下,采用无菌棉拭子,取患者阴道侧壁30%面积左右的分泌物,作为检验标本,且将无菌棉拭子放置于-40℃环境下的软琼脂试管底部进行保存,于24h内完成接种工作。(1)对照组:采用培养法微生物检验,即刻将采集到的阴道分泌物,常规接种于沙保罗培养基,经由阳性样本中,选出菌落,移至科马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传代3次后,于35℃环境下,进行为期1d的孵育,观察培养结果。培养板上无真菌生长迹象,则表示检测结果为阴性,若有真菌生长,则检测结果为阳性。(2)实验组:采用凝集法微生物检验,应用凝聚器械,检测分泌物。将处理后的分泌物放置于相关仪器中,以顺时针方向为标准,旋转卡片,并观察卡片。卡片上若伴有凝集的颗粒,则表示检测菌落为阳性,卡片上若没有凝集的颗粒,表示检测菌落为阴性。

1.3观察指标

通过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比其阴道内念珠菌检出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予以卡方(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结果

基于不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阴道内念珠菌检出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妇科炎症,是女性常见疾病,指女性生殖器官的炎症,主要表现为急性炎症与慢性炎症,具体而言,包括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外阴炎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炎症于各生理部位相互蔓延和交叉感染,诱发多种并发症,甚至出现恶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

念珠菌,属于真菌范畴,其中,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是诱发阴道炎的关键所在。念珠菌,呈卵圆形,是由芽孢、细胞发芽伸长而形成的假菌丝。念珠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h后,便可死亡,然而,其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念珠菌,是真菌中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常寄生于人体皮肤、口腔、引导、肠粘膜等部位,一旦机体免疫机能处于低下或正常寄居部位的微生态环境出现失调,易诱发念珠菌病,例如,念珠菌性口腔炎、阴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脑膜炎、菌血症、胆道感染等[3]。若以致疾病症状与体征为依据,对真菌进行分类,DYMD系统(皮肤真菌、酵母菌、真菌)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在组织发生学、生理学和形态学特征的基础上,将真菌分为酵母菌和丝状真菌,以组织亲和性为依据,进一步将其分为皮肤真菌与真菌。就妇产科而言,不同种类的真菌,医学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临床上,妇产科常见的真菌感染主要来源于白假丝酵母菌属的酵母菌[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化学药物和放射性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带来了诸多不良现象。同时,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不断出现耐药菌株,导致妇科炎症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增加患者身心负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对妇科炎症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凝集法和培养法是较常用的微生物检验方法。

凝集法,是近几年推出的阴道内念珠菌检验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以念珠菌抗体特性为依据,采用快速凝集测试方式,凝集念珠菌,通过肉眼,便可观察检验结果,是一种初步筛选微生物的有效方法。然而,凝集法无法明确念珠菌所属菌种,难以开展药敏试验[5]。培养法,对病原体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明确念珠菌所属菌种,且可进行药敏试验,被普遍认为是现阶段真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然而,培养法,费用高,检测时间较长,受到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限制[6]。

本次研究以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140例妇科炎症患者为对象,基于随机分组方式作用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培养法微生物检验,实验组,采用凝集法微生物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阴道内念珠菌检出率为78.5%,高于对照组的75.7%,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凝集法和培养法均是妇科炎症有效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临床上,可联合两种方法,在初步筛查基础上确诊,以达到提高微生物检验准确率的目的,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田红.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5,08:79-80.

[2]张宝凤,江广春,陈凤英.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检验效果对比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06:850-851.

[3]孔祥敏.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03:55-56.

[4]李滨.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9:36-37.

[5]贺映富.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33:63-64.

[6]毕迎春.不同方法检测妇科炎症患者阴道念珠菌感染阳性率比较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5,30: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