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测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测试

王益群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东洲中学311401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英语口语交际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只重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对语法词汇的掌握,而忽略了口语能力的培养,导致目前学校教育所培养出的许多人在口语表达能力上远不如读写来得快。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把英语口语测试带入课堂,对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质量

一、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没有把口语教学放在与读写教学的同等位置上,讲授的更多是以语法和词汇为主的单纯知识点。教学上重笔头,轻听说。把英语仅当作知识来传授,只重分数,忽视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缺乏口语练习的机会。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其英语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大打折扣。

二、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理论依据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当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说有赖于听读,听说有助于读写,写又可以巩固听说和读。此外,教科书不只是要求学生单纯地、机械地重复语言,而是给学生提供机会结合实际运用语言,开展听说读写活动,以便把书中的词语、句型变成自己的语言机制的组成部分。这样,学生的语言技能才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并运用自己有限的语言去应付无法预知的情况;才能通过听读来吸取信息,敢于开口交谈,传递信息,并通过听说来加速阅读,推动书面表达,交流信息。所以,无论从语言的发展、学习语言的还是从用语言交际所采取的形式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都显得特别重要。

三、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必要性

英语口语测试是整个英语教学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测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正确的导向。二是教学理论、教学改革影响测试理论与手段的更新,而测试手段和测试形式的变化与改革必将导致教学理论与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开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考试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导向作用。英语口语测试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及其应试能力,而且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英语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交际语言,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四、初中英语口语测试的类型

刚开始实施可以简单地从书本过渡,加强书本知识的掌握。口语测试类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看音标,读单词,并说出中文。音标是读单词的基础,记背单词的重要方法。通过这一题型,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学背音标。

2、朗读句子,注意语音语调。可设计一般疑问句,肯定句,长句等,让其准备时能注重每册书后的pronunciation中的单元语音练习。注意重音、语调、节奏、意群、连读等。平时老师在教,学生也很少去关注这块的学习。

3、口语应答。对方能作出应答的句子,主要从书本的grammar中来,让学生能去背熟每个单元的重点句型。

4、抽背3a课文一篇,并提2——3个问题。书中的经典文章,学生能郎朗上口。书本上好的句子文章的输入充分,才能有美句的输出。

但到学生已经有这个基础了,可增加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环境,稍微增加点难度。比如以下几个类型可采取:

1、对话

①口试教师就考生所朗读的短文内容提出3—5个问题。

②教师提出3—5个问题与考生进行语言交流。内容可涉及考生的个人信息及其它熟悉的话题。可以先提出Yes/No问句、反意疑问句,再接着提特殊疑问句。此外,为保持灵活性,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范围广泛的主题准备一系列问题。

2、角色扮演

考生通过抽签方式得到一张卡片,卡片上描述某一特定的情景,可由两个考生或考生与主考教师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可先准备一至两分钟。

3、图片描述

①给考生一图片系列,允许其准备几分钟,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要求。命题人应仔细选择测试用的图画,要能控制所需要的基本词汇及句子结构。

4、话题谈论

教师提供一个话题,要求考生就这个话题展开陈述或表达观点和意见,谈一至两分钟。考生有一分钟的时间做准备,也可做笔记。此项测试考查的不是知识,而是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命题人选择的话题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兴趣及知识水平,并且尽量与上一部分测试内容相关。

5、小组讨论或辩论

由考生自由组合成3人小组,就熟悉的话题或所读的故事进行讨论或辩论。这种形式考查学生能否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进行辩论,并发表个人观点和见解。

五、初中英语口语测试应试策略

1.强化语音语调,加大朗读训练

语音语调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发音是否准确、清晰,语调是否、流畅,学生朗读时能否恰当地运用意群断句,连读自然、正确。因此,在平时训练中要多听录音,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听单词辨音,也可以听一些连贯的词组,听短文、对话等,然后要一句一句地模仿。而朗读短文的选读应以学生易接受、好理解的材料为主,要求学生一方面要迅速看懂短文内容,同时对朗读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感进行准备,语音、语调只有通过朗读完整的短文才能得以全面的体现。

2.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情景交流,增加语言输入

听和说作为语言交流的两个方面,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分离的,没有一定的听说氛围,只靠闷头学习,很难在听说方面有所收获。因此,要有意识地、积极地营造英语学习环境,以弥补自然条件的不足。课外,组织兴趣小组、创办英语角,定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时时处在英语氛围中,使学生心情放松、耳濡目染,在娱乐中得到英语听说的训练。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输入,正确处理好“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可以运用课前三分钟的说话法;师生、同桌间的对话法、比赛法等,以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和多样的形式来加强说话训练。

英语口语考试改革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只有完善现行考试制度和改革现行考试模式,在中学阶段增加英语口语测试,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王景和:《英语教学名家谈》,吉林出版社,1998年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

3.《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