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孙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新时期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孙睿

孙睿

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办事处江苏南京211810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各建筑企业也在不断地寻求提升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升企业的造价管理实力,已经成为企业寻求出路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从新时期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有效的提升企业造价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新时期;土建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建工程如同雨后春笋,纷纷崛起,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不可谓不大。同时,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使这个行业内部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竞争状态。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提升造价管理的实力,获得行业认可。

一、企业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造价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土建工程高速发展的今天,造价管理已经引起了企业的重视,很多企业都因此成立了专业的团队或部门对造价进行管理,甚至还派遣专人负责造价的相关事务。但是,这些部门或者专员所能得到的管理权力有限,且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各方的阻碍,对造价并不能施以很好的控制。同时,企业对造价的管理没有制定一系列完善的制度,使得造价管理部门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职权混乱,工作内容不明晰的现象,而这些又是引起企业各部门之间矛盾的根源,更加不利于造价的管理[1]。

(二)过程管理意识缺乏

在针对造价的管理中,我们很容易就发现一个问题,管理人员过于偏重工程进行阶段和最后收尾阶段的造价管理,但是在设计阶段,管理人员的重视明显不够。据统计,在影响工程总投资的所有因素中,设计阶段造价占据的比例最大,甚至高达3/4,而在工程的进行阶段和收尾阶段,造价对于总投资的影响微乎其微,仅占5-10%。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管理部门对造价没有实行全过程的管理,使得项目的施行得不到科学、准确的指导,很容易出现实际施工费用大于预计支出的情况,这大大的损害了企业的既得利益。

(三)造价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造价的控制力度和精度。而在很多建筑单位,由于造价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不高,使得企业频频出现财政问题。这些素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造价管理缺乏专业的认知。这是因为管理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管理人员因所学专业并非与造价有关,造价管理能力捉襟见肘。还有些管理人员虽毕业于造价管理专业,但是对造价管理的认知大多停留在课本的层面上,没有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业务不熟练。这些都使得造价的管理力度不强,管理精度不准确[2]。

第二,对造价的管理过于理想化,过于依赖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过于相信造价的预算,对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造价超支或者盈余现象不甚关注,对造价波动不能进行很好的管理把控。

(四)材料、劳动力价格波动

据统计,工程总投资中有85%是用来支付劳动力和材料的费用。可以说,劳动力和材料的价格变动对造造价有重要影响。

第一,劳动力价格不断变化。由于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民在闲暇之余都会外出打工,使得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但由于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有限,很多都只能工作在建筑工地上,这就造成了建筑施工劳动力市场的饱和状态,且这种饱和状态长期存在。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了疲软倾向,工程项目越来越少,劳动力市场逐渐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可这种现象不但没有使劳动力的价格下调,反而在施工淡季出现价格上涨的情况。尽管政府针对这种情况及时采取了措施,可见效不大,企业经济利益仍面临风险。

第二,工程材料价格。因为国家对经济实行的一系列的干预政策,使得市场经济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进而影响了施工材料的价格,从而导致工程的最终收益不稳定[3]。

二、应对策略

(一)完善造价管理机制

企业想要提高造价管理的有效性,首要完善其造价管理的制度体系。完善造价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企业应该规定造价监管人员的职能范围,明确要做什么,怎么做。这样才能保证部门成员之间的独立工作,职能明晰,确保监管的有序运转。

第二,界定管理部门的权限。造价的管理成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一定要强化对造价监管的力度,这就涉及到了管理部门的权利范围。企业要大胆下放管理部门监管的权力,让管理部门可以大展拳脚,严格监管造价的动向。

第三,制定严格完整的造价监管流程。造价监管必须要有完整的流程,不能出现“断层”现象,同时,造价监管要有强有力的力度,只有完美地结合这两点,造价的监管才会准确有效。关于流程的制定,企业还可以适时借用电子平台,实行线上监管,以数据的形式进行造价审查,可以节省很多力气。

只有规范了造价管理的标准,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清楚界定管理部门的权限范围,造价的管理才会井然有序。

(二)造价监管的全过程把控

万事开头难,体现在建筑施工中,即设计阶段为施工的首要前提和重中之重。因此,造价监管人员应该对此阶段予以更多的重视,同等对待造价监管的每一个阶段,抓好监管的每一个细节,从根源处解决监管不利的问题。这种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把控,是减少企业利益流失的最佳途径,也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管理力度,增强企业实力[4]。

(三)提升造价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

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造价监管的质量。因此,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是提升造价监管质量的必要途径。对于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升,首先表现在对其专业知识的培训上。监管队伍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非专业的人员,这就要求企业要将监管人员集中起来,进行专业培训,增强监管人员的专业认知和专业能力。其次,企业要对监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增强造价监管的质量。最后,企业还应该定时对监管人员进行思想指导,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以保证监管人员不会监守自盗。

(四)保证劳动力、材料价格的稳定

劳动力价格和材料价格对工程总投资有着重要的影响,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得市场经济萎靡。因此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要时时把握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涨伏趋势,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做出及时的价格调整,保证市场经济的平衡和价格的稳定,也有效保证了企业的利益。

三、结束语

造价管理过程繁复,牵扯众多,想要一次性解决造价管理中的所有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因此,企业在造价监管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决心,并投之以高度的重视,实行全过程严格把控,减少每一个环节出现造价问题的可能性,强化企业在造价管理中的管理实力,有效保证企业的利益,提升企业在同行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郭燕萍.浅谈新时期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127-00127.

[2]干益惠.论新时期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业,2016(11):00238-00238.

[3]崔晨,杨元辉.新时期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68-00068.

[4]国帅.新时期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6(4):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