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推行与发展绿色建筑的制约因素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建筑行业推行与发展绿色建筑的制约因素探析

左维松

左维松

广东大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向环境友好型模式转型之下,走绿色建筑发展之路是建筑行业的不二选择。然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绿色建筑意识薄弱,以及绿色建筑成本较高等等因素的存在制约绿色建筑的推行,使得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步履维艰。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1.引言

在建筑正常使用期限内,尽可能的做到节约资源,能源,土地,水分,材料,等等从根源上控制污染来源,保护环境,同时使建筑与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供健康安全,高效舒适的使用空间,是谓绿色建筑。它并非人们字面理解的简单地在建筑表面做绿化,如屋顶花园等,而是提供一条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发展,又讲究可持续性: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基础上,尽量少的减少对它造成的破坏和损伤;既不浪费,又能得到舒服自由安全高效的居住空间。就我国目前而言,经济高速发展但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之前盲目发展造成破坏和污染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而遗留下来的历史症状,同时国家对能源物资的需求不断增长但能源不能充足供给之间难以调和矛盾,这些现状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辅相成,走绿色建筑发展之路成为不二选择。但是,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绿色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滞后又步履维艰。以下进行分析:

2.制约因素分析

2.1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相关方面立法的缺失由来已久。九十年代正值国家百废待兴之际,国家基础建设需要大量从业人员,可观的前景使得建筑行业泥沙俱下,尤其是在中小县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得不到保障,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相关立法缺失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问题,使得从业人员意识不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致使最终的成果形式上不符合美观的要求,功能上不够舒适安全,经济性和环保性问题更加严重。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土木时,建筑节能环保方面的法律政策迟迟没有颁布。直到两千年,才相继颁布了《节能法》和《公共建筑设计标准》,后者中,公共建筑节能才成为硬性要求必须体现在设计里,居住建筑的节能问题依然没有明确条例加以规范。长久以来建筑节能问题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设计成果能达到节能标准的寥寥无几。市场经济发展机制下,需要政府宏观调控,认识到节能问题的重要性,完善相关立法规范,让建筑行业早日得到绿化。

原有法律问题重重。市场调控经济的发展,有悖于因地制宜的可持续性策略。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政府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此时若放任市场绝对自由的发展,一定会引发劳动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得用,社会矛盾就此产生也势必会加剧。建筑行业原有法律对资源分配,宏观调控等问题解释的粗率,造成实际工作中问题重重,矛盾不能合理的解决。我国目前发展的现状是城市发展两级分化严重,大城市依然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对土地过度开发,而小城市土地则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如此大的反差使得环境形式日趋严峻。故政府需要对原有法律存在不合理不适宜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反思,并及时的修正,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管理体制效率低下。建筑行业兴盛之初鱼龙混杂,并没有形成良性的自我约束机制,每个环节都有放任与疏漏。其中,前期审批繁琐与后期管理不利形成了各个环节知法违法的恶性循环。最糟糕的是,违章建筑大行其道,开发商短视的追求自身利益,不顾城市发展的规划,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违章建造,肆意侵占土地良田,城市绿地一再被压缩,丑化市容,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损失。然而,一心要把它们拆除掉,势必会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给环境造成负担,拆下的材料不能被利用就成了垃圾,这也是不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的。若管理体制是有效的,违章建筑的问题就会小很多,假以时日,城市的发展是合理的有规划的,不存在违建的话,这个城市一定很绿色。

房地产市场浪费严重。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物质条件也有了显著的改善。中国人家的观念很重,房子成了安身立命之本。房地产开发商找到商机,大建特建。但普通百姓购房能力有限,一部分投机者哄抬市场将房价炒的很高,而真正有住房需求的人买不起房,于是大量房子闲置下来成了空房。尽管政府已经在不断的加大调控力度,但利益的驱使下还是有很多人投入到房地产行业中来,致使住房问题一度成为社会矛盾之一。其次,装修行业毫无节制地进行装修装饰,迎合百姓温饱后思享乐的心理,也成为房地产行业浪费问题的一个方面。

2.2绿色建筑意识薄弱

对设计师而言,除了“兼顾实用美观”等基本设计原则之外,绿色建筑也应当成为设计的基本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资源里,尽可能的设计出好用又符合审美要求的作品,不仅是一名合格建筑师的责任,更考验建筑师的设计能力。真正美的建筑,应该是自然的,是与环境有机结合的,像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一样。然而,现实的情景是,大部分设计师认为绿色建筑节能节材节水就好,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他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钻研技术上,进行各种节能设计,却忽略了绿色建筑的精神之美。当下,经济建设从又快又好地发展目标转变为又好又快,解决能源问题应置于首位,但是对于建筑来讲,节约不是它的最终目标,建造出舒适安全健康的居住空间才是它的意义所在。大多数设计师重技术轻理念,甚至是自身知识储备已不足以应对当下社会发展的潮流,即便是绿色建筑的节能问题,他们也只是一知半解,或者盲目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而不对我国国情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和发展。所以,设计之初,就离真正地绿色有所偏差。故设计师应严格要求自己,意识到身上肩负的国民基础建设的重任,充实自己专业知识。

2.3绿色建筑成本较高

从节能方面来说,若要使建筑材料就达到节能的要求,势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相关领域进行研究试验。质量高的建筑材料,当下市场上不一定有,所以需要相关领域的人员“创造”出来,然后才能大量生产投入使用。且不说当中的时间成本,单论物质成本,就高的难以预计,科研经费,生产资本等等都算入成本中,无疑是种巨大的挑战。其次,现有的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材料也一定不是廉价的,低成本就很难买到符合要求的材料。节能材料使用时,后期需要不断的维护,这无疑又增加了一项不小的支出。

从设计本身来讲,绿色建筑的每个环节都是有机的,整体地体现人与环境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从一开始方案基地选择,远离噪声,隔绝污染,通风要求采暖要求等等标准均高于普通的建筑设计要求,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调研的时候要更深入细致,合理规划,工作量相应的就增加很多;方案本身建筑结构体系,配套的设施要求不同于寻常的设计,按照绿色建筑标准来进行量化方案,亦会增加了设计难度。图纸上的方案确定时,需要跟结构,暖通,给排水等各个单位反复协调,以确保各环节都符合绿色要求。

从施工技术来讲,绿色建筑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施工人员首先要懂得绿色建筑的内涵和施工要求,其次更够看得懂设计图纸,在真正理解每个细节的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始施工。具体到建筑的细部,如窗框的透气性对玻璃的精湛技艺的要求,排水管道安装时要精准合理,暖通系统的设备施工要严格按照规范来进行,以确保每个环节一丝不差,最终绿色建筑完成度高,质量上乘。监管人员要更新监管体系,以便施工出问题时,能更好的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时有效地协商,将问题尽快解决。否则,若各方各执一词又相互推卸责任,施工质量会大大折扣。

3.制约因素总结

3.1绿色建筑观念淡漠

在当今我国向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下,绿色建筑理念是建筑行业应对时代发展的不二选择。有别于传统建筑行业,绿色建筑的理念其实也是一种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观念,消费模式,价值判断等等现存方式的挑战。所以,要想把绿色建筑理念推广起来甚至深入人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仅在于技术层面的普及,更难在让普通消费者理解并接受这一全新的模式,逐步改变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个漫长持久又很艰巨的任务。宣传推广工作需要不断地加大力度,更要保持一种坚定的信念。其次,要真正把建筑造出来,空谈口号也无济于事,技术方面还要跟得上,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增强自身专业素质,狠抓技术难题,将绿色建筑的美好设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真正的解决去环境问题,建造与自然和谐统一有机共生的生活空间。再者,当下房地产行业虽然得益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但利字当头,开发商难以接受绿色建筑初期高额的投资成本以及后期维护成本。基础建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房地产依然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妄谈绿色建筑对商人来讲过于理想化而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这势必成为绿色建筑推行的最大阻力。

3.2行业推动力孱弱

除了绿色建筑理念难以深入人心之外,绿色建筑行业缺乏推动力则直接影响绿色建筑推广的持续进行。事实上推广前期声势浩大,后期难以为继不了了之,故发展起来十分艰难。一部分人在前期对绿色建筑抱有极很高的期待,也做了相应的投入,但是迟迟看不到回报或者说回报远低于预期,便会产生对理念本身的质疑。从本质上看,绿色建筑也是一种商品,如果它的生产和销售能够得到供需平衡,那么它自身的发展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但实际上,我国目前的现状是,绿色建筑在生产和消费均存在极大的阻力,整个行业缺乏良性而有效的推动力,故发展起来,困难重重。

3.3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即便绿色建筑生产过程得到质量保证,消费者也非常支持这一理念,绿色建筑在国内发展依然无法又好又快。绿色建筑相关的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自身不能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监管立法没能够很好地起到作用,这些都是当下存在的问题。相关法律规范对绿色建筑标准暧昧不清,甚至前后相悖,监管机制执行力度不够,行业本身的评估和认证不是很明确,导致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步履维艰。

4.总结

发展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应对可持续发展趋势的不二选择。如今环境保护成为全球的共识,我国的环境破坏与污染问题也相当严重,就建筑行业来讲,尽可能的节源节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来源,尊重自然,建造出与环境和谐统一有机共生的人们生活空间,是绿色建筑的内涵所在。然而制约因素重重,绿色建筑的发展并不顺利,故我们要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然后尽量解决掉他们,假以时日,我们会生活在碧水蓝天下,徜徉在绿色空间里。

参考文献:

[1]卢琳彬.建筑行业推行与发展绿色建筑的制约因素探析[J].工程经济,2015,02:81-85.

[2]李叶伟.多伦多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及其启示[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3]金靖.吉林省绿色建筑发展模式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4.

[4]史林林.绿色建筑主要技术与评价综合体系的分析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