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电力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

陈伍军付瑞吴士杰石德芳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太和县供电公司安徽太和2366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电气设备在建筑工地得到普遍应用,建筑施工的用电需求骤然增加。施工现场用电是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动力载体,是整个工程项目高效稳定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用电防护措施,对提高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水平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用电安全

在电力工程作业现场操作的工程装备中,其大多数均是将电能当作其基本动力的。伴着机械化操作效率的提升,利用电力装备,操作电气装备的人员不断增多。而此类人安全使用电力的常识及操作水平却十分低下,不能做到恰当地判断隐患及事故,在碰到人员触电问题后还不会应用恰当有效的处理手段,所以在电力工程安装过程中操作电力装备时极易导致触电问题的出现。基于此,对在电力工程安装现场进行安全联查时发现的部分事故隐患展开总结与评析,且依据电力设备安装临时作业技术规程的操作要求,给出部分整改措施供同行们借鉴。

1现场常见安全用电的故障

1.1保护零线引出点不正确

根据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规范要求,在建筑施工现场,由专用变压器提供的临时用电TN-S保护系统中,各类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必须与保护零线进行有效连接。临时用电系统中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总配电箱电源侧零线或馈电柜总漏电保护器的电源侧零线引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有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保护零线的引出方式不按规范要求进行,通常采取将临时用电保护零线从现场分配电的零线重复接地引出,有的或从总配电箱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的负荷端引出,这都可能导致有些用电设备保护零线达不到保护要求,当遇到安全故障时起不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1.2用电设备与保护零线间连接不可靠

在施工现场发现,很多临时用电系统在初期架设过程中也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布置了保护零线,且零线引出点也是正确的,且安装要求也做了重复接地,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设备专用保护零线连接出现不紧密不可靠现象,如临时用电系统安装人员不仔细,只是简单将保护零线与设备接地体进行简单连接,并且没有经过严格的临时用电验收就投入实际运用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设备保护零线接线不妥当,使设备外壳出现带电或当设备发生漏电时失去安全保护等现象发生,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用电过程中出现触电事故。

1.3漏电保护器失效

漏电保护器是临时用电系统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保障系统,按照相关规范要求,需要至少每天按动一次漏电保护器的试验按钮,以提高其动作可靠性和及时发现漏电保护器故障。但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大多数电工操作人员由于抱有侥幸心理等,没有严格按照要求对漏电保护进行日常校验检查,导致已有故障的漏电保护器依然在现场继续使用,给临时用电系统埋下巨大安全隐患。有的工作人员在安装漏电保护器时,不按要求接好工作零线,导致漏电保护器只能充当一个简单的负荷控制开关,在发生漏电故障时,漏电保护器不能发挥出安全保护作用。

1.4临时施工设备电源线搭接混乱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现场的需要,经常会出现一些施工机械临时搭接用电电源进行短时工作的情况,而在现场操作的电工往往会认为短时接线布置麻烦,忽视这类施工设备临时用电安全。在施工现场经常会看见将刀闸开关外绝缘胶盖直接取下,然后将设备电源线直接挂在保险丝上的违规用电现象,因为这样不仅造成了刀闸内部保险丝裸露在外面,增大了触电危险率;同时还会由于临时不规范搭接点出现剧烈发热氧化,严重时还会引起火灾等事故。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除上述问题外,还存在供电线路没按规范要求进行穿管敷设、金属丝代替刀闸保险丝、配电箱没有采取防雨措施等,严重危险到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

1.5施工现场电缆线路使用不规范

《规范》规定,电缆中必须包括全部工作芯线和用作保护零线或保护线的芯线,需三相四线制配电的电缆线路必须采用五芯电缆,且淡蓝色芯线必须做N线,黄M绿相间的双色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检查中发现,现场单相用电设备虽然使用三芯电缆,但施工人员在使用时接地保护线经常漏接或不接。特别是施工现场的临时电源线,有的单位为了节约开支,电缆很多还是使用三相四线电缆外加一条接地保护线替代五芯电缆,或直接使用四芯电缆作为配电箱电源线。

2安全用电措施分析

2.1提高作业人员资质及加强培训

施工单位应建立电工作业人员个人档案,包括个人身份信息、特种作业操作证书、培训及年审记录等,持证上岗;应对从事电工作业人员组织进行入场前专业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并授权后方可上岗作业;根据工种类别,组织对施工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用电、触电急救方面的培训。电工必须熟悉心肺复苏法、人工呼吸等急救办法。其它施工人员应熟知扑灭电气火灾的方法,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2.2箱内电器装置合理连接

(1)总配电箱的电器应具备电源隔离,正常接通与分段电路,以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隔离开关应设置于电源进线端,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靠近负荷的一侧,且不得用于启动电气设备的操作。

(2)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总配电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3)配电箱、开关箱的电源进线端严禁采用插头和插座做活动连接,电源出线应使用防水快速插头进行连接,进线和出线不得与金属尖锐断口、强腐蚀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接触。

(4)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设备和接线严禁随意改动,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整洁,配电箱、开关箱内不得随意挂接其他用电设备。

2.3合理敷设电缆

供电电缆一般采用埋地敷设,使用期3个月以上的不得沿地面敷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供电电缆应沿道路路边或建筑物边缘埋设,并宜沿直线敷设,转弯处和直线段应每隔不大于20m的距离设电缆走向标志。电缆直埋时,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0.2m~0.7m,电缆上下应铺软土或砂土,电缆与厂区道路交叉处,应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施工现场开挖沟槽边缘与埋地电缆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5m。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外电电缆和管沟的平行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

3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经迈入了全新发展阶段,这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已经成为了支撑信息化技术的无法替代的核心工程,加强对电力工程用电安全检查已工作已经成为了我国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要话之一,做好用电检查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力运行质量与效率,保证人们的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严启明.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广东科技,2008,(4).

[2]王志强.小议电力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J].科技与企业,2012(24).

[3]蒙军.电力工程施工用电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