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事故特点及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电力事故特点及处理

李星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西宁供电公司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保证人民群众享受用电服务的基本要求。但现阶段,我国电网建设明显跟不上用电需求的增长,旧的电力设备、电网结构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电力事故。本文从电力事故的特点出发,分析电力事故发生的原因,探讨电力事故处理的措施,为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电力;事故;特点;处理

电力事故的发生,会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因此,对电力事故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处理措施,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电力事故特点

1.1危害大

电力事故的发生必然会造成一定危害及损失,严重的话会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当电力事故发生时,人体若受到电击,会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严重烫伤或烧伤人体组织。另外,电力事故中,电能运输轨道受到破坏,可能会造成短路、漏电或接地现象,从而引发爆炸或火灾事故。

1.2难以识别

电是一种隐性能量,一般状况下,眼、鼻、耳等人体直观辨别外部事物的器官,极难识别出电能。这种既危险又难以观察到的能量一旦脱离正常通道,往往会在瞬间破坏电力系统,造成电力事故。

1.3影响因素多

电力系统具有应用范围广、涉及领域多等复杂性特点,同时也会受到人员因素、电网结构、电网管理、电力设备、设备检修维护等等多个因素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电力事故。

2.影响电力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2.1人员因素

首先,在电网建设中,受工期、任务量、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以及电网建设区域的广泛性等因素影响,施工过程中的电力安全问题始终存在。在电力工程项目的转包过程中,不能明确发包合同双方责任,且对承包方的施工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导致某些利益至上、法制观念淡薄的施工方片面抓进度、抓效益,忽视安全问题,因此而造成的电力事故很多,同时也为以后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埋下重大隐患。

其次,部分电力系统员工有习惯性违规现象。一些员工对安全工作相关规定章程学习不到位,尤其是刚入职的新员工,在不熟悉的状态下开展电力工作。有很多员工虽然按照安全工作相关规定进行生产实践,但在对电力系统检查、维护保养、监测等相关规定流程中,因为害怕麻烦而走捷径,相关规定执行不严格。还有些老员工由于工龄长,经验丰富,在电力工作中思想麻痹,有走过场现象[1]。

再次,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哪一种事故,几乎都存在一个共同原因,就是相关人员失责。特别是电力工作中,在多工种混合作业时存在统一协调不到位情况。有的员工存在惰性心理,将相关操作规程简化。部分员工在面对其他员工工作出现问题时,基于各种原因不去提醒、纠正和制止。这些失责表现,都可能造成电力事故的发生。

2.2电网结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社会用电量不断增加,给当前的电网正常运行带来巨大的压力。虽然各个地方都在加大电网改造力度,但改造速度仍跟不上用电需求增长的速度,致使供电系统时刻处在高负荷运行状态。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间,供电公司会对部分地区采取限电措施,以此来保证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即便如此,电网结构中的大部分设备仍长期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很容易发生电力事故。

2.3电力设备

首先,电力设备问题一直是导致电力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果在设计和制造电力设备时就有问题,那么在投入使用后,迟早会发生电力事故。设计有缺陷、质量不达标等等问题,都会使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生安全隐患。

其次,设备正常运行,不仅要有质量保证,还要求工作人员做好检修及维护工作。由于电力设备运行的特殊性,各类客观因素都会使设备产生损耗,时间长了设备就会发生老化。任何设备及其部件都有使用寿命,虽然电力设备一般寿命都比较长,但长时间使用后,设备本身各个构件都会老化,并且性能逐渐衰退,从而引发电力故障或电力事故[2]。

工作人员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和保养,都能起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良好效果。如果在设备使用时有不当操作,则会进一步催动设备老化,此时若不能及时检修,设备带病运行,老化速度回更快。另外,如果设备长期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也会加快老化速度。

3.电力事故具体处理措施

3.1变压器事故处理

首先,变压器跳闸是电力事故常见现象,一个变压器跳闸后会相应增加其他变压器的负荷,如果此时发现其他变压器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就需要尽快对其采取降负荷措施或立即使用备用变压器。

其次,要在在短时间判断事故发生原因,一般从外部一次设备情况和继电器保护动作状况为着眼点。如果电力故障原因未查明,电力故障未消除,注意不能给系统送电。

再次,若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有异常现象,如变压器温度一直增加、油枕喷油、油位下降严重、套管有放电现象等,要立即向上级汇报,并请示停电,及时处理,防止电力事故发生。

3.2线路故障处理

单相、亮相或三相短路故障是常见的线路故障。若有投重合闸的三相线路发生故障,进行保护动作且开关跳闸后重合成功,要马上告知变电所人员检查保护的工作情况、故障录波器数据及一二次设备,通知管理人员带电检查线路,以保证线路正常。

现场汇报故障点情况、设备检查及保护动作等相关情况后,要进行故障隔离,避免影响到其他设备的运行。同时,将运行方式调整,最大限度减小停电区域,为其他用正常用电提供保证。

在全面、细致地检查故障并无异常后,可以尝试一次强行送电,此过程中应选用正确强送端并确保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若是跳闸次数已达到或开关有问题,可转代旁路恢复送电。若强行送电失败,就通知检修人员抢修。

2.3互感器故障处理

互感器分为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首先,接线错误引起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异常,如绝缘监视用电压表中性点经开口绕组接地,而没有直接接地或经过开口三角绕组的某一相绕组接地;辅助二次绕组误接二次线或绕组极性接错。这些现象很难被工作人员发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分析、判断故障的速度。

这要求工作人员重新接线,接线后进行专门检查方可再次运行。对于辅助二次绕组串接好后,要对开口三角绕组两端的电压进行测量,如果电压为0表示系统正常,否则接线错误[3]。

其次,不少地区高压电流互感器时有爆炸事故发生,对电力系统运行造成威胁。电流互感器事故发生原因主要在于制造工艺不良以及密封不到位导致受潮。

工作人员要保证电流互感器一次端子引线接头接触良好,接触面积适当,避免发生过热性故障。如果测试值异常,要及时查明原因。在电流互感器使用前和运行中,测得的介质损耗因素有问题时,要对其与温度、电压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当电流互感器电容芯底部发生事故时,为避免事故影响范围的扩大,要在检查工作结束后,合理连接二次绕组极性,正确安装一次端子,保证母线差动保护正常运行。

4.结束语

本文只是从技术上分析研究电力事故处理的措施,其实,仅仅知道如何处理是不够的,还要电力企业加强管理,搞好电力施工建设,严格员工工作纪律,做好设备检修维护等工作,从而保证电力运行正常,维护用户利益。

参考文献:

[1]毛平.电力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8):184-185.

[2]裴立铭,李婷.电网事故分析及处理[J].民营科技,2014(11):36-36.

[3]王超,罗虎.电力设备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J].现代制造,2010(24):64-65.